裝修過後才知道,哪有什麼「完美」的裝修!
不管你前期做了多少功課,等你真正裝修的時候,還是會留下遺憾的地方,區別只是在於問題的多少而已。因為裝修涉及的施工環節、工人交接、材料工藝等各種因素,一不留神就是一個「坑」。
對於裝修小白來說,更是頭疼。就拿我來說吧,準備定製家具前,臨時抱佛腳看了很多板材知識以及網友們分享的定製經驗,結果跑到市場一看,全屋定製基本都是顆粒板。
跟大家分享下,第一次裝修沒經驗,踩中這7個「坑」,希望大家別犯同樣的錯!
沒做大鞋櫃
以前租房子住的時候,基本上就一個鞋架,所以自己裝修的時候,對鞋櫃也沒啥概念。師傅說可以把入戶靠廚房的牆砸了,做個入牆鞋櫃,覺得麻煩又費錢,就婉拒了。
入住後買了個小鞋櫃。
很快就後悔了!因為鞋子完全不夠放!有了自己的小家,買東西也不像以前那麼顧忌了,鞋子也越來越多,各種換季的拖鞋、運動鞋、皮鞋、還有靴子等,疊在一起,又亂又容易髒。
所以鞋櫃一定要做頂天立地的大鞋櫃,底部留空15CM高度,可以放換取的拖鞋,這樣門口鞋子就不會亂放,看起來乾淨整潔。
現在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可調節雙層鞋託,有3檔不同高度調節,適應不同大小的鞋子。大大的節省空間,更主要是顏值在線,整個鞋櫃整潔美觀多了!
可調節雙層鞋託外觀簡潔,清潔起來也方便。基本上可以多出一半的空間,很適合我這種家裡鞋櫃不大的家庭。
櫥櫃全用平開門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我第一次裝修時廚房裡的櫥櫃,全部用的是平開門,一個抽屜都沒有。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為了省錢,吊櫃也沒有做。
房子住久了,廚房裡的小電器越來越多,還有各種廚房用品和清潔劑。雖然廚房還不算小,但感覺收納卻不夠用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使用很不方便。因為全部是平開門,拿東西的時候都要蹲下來彎腰,甚至要鑽到柜子裡面去。後來看到日本人設計的廚房,基本上都以抽屜為主,這樣拉出來尋找物品更加方便,也能充分利用垂直空間。
找到這種帶滑輪的收納籃,算是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各種不同規格的搭配在一起,可以分門別類的收納廚房用品,因為有滑輪,拉出來非常輕鬆省力。
拉手的位置還自帶標籤貼,可以自己在上面註明收納的物品。敞開式的梯形口設計,取東西出來非常方便,也不擔心碰倒。
帶滑輪收納籃再搭配置物架,可以充分利用櫥櫃地櫃的收納空間,方便實用也變得更整潔美觀。
衣櫃格子多
家裡的柜子都是找木工師傅打的,入住後發現格子太多,掛衣服的太少。
衣服全部疊在一起,加上缺乏照明設計,光線不足,找衣服的時候一翻就亂。而且衣服疊久了,很容易產生皺褶。而平時大部分的外套,還是掛起來比較好,尤其是冬天。
用了一段時間忍不住拆了重做,改成了掛杆為主。這樣用起來方便很多,美觀又實用。
不過衣服掛起來收納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衣架!我全部換成這種寬肩無痕衣架,這種衣架跟普通衣架比,在肩膀的位置進行加寬防滑設計,這樣不管是掛衣服還是曬衣服,都不會導致鼓包變形。
而且掛鈎位置是可以旋轉的,曬衣服的時候就不用擔心衣服被風吹掉,非常簡單又實用。
照明設計
沒有做吊頂,客廳只安裝了主燈,悲催的是,這種網紅燈的光線並不亮,即使全開,晚上只有中間亮,四周暗。
其實沒有吊頂並不要緊,當時安裝設計軌道燈或射燈應該也會好看多。包括廚房也是,只有一個吊頂吸頂燈,水槽的位置,還是存在燈下黑的問題。現在只能用充電式的感應燈解決問題。
所以建議大家在裝修水電改造時,一定要注意燈光的設計,不要留下照明死角,包括衣櫃裡的照明。
衛生間沒有乾濕分離
這個是最後悔的一點,衛生間的面積其實就4平米多一點,當時還是有乾濕分離設計的條件的。沒有乾濕分離,一人洗漱跟另一個上廁所或洗澡時就會存在使用上的衝突。
最關鍵的是,由於沒有分區,洗澡的時候溼氣瀰漫,時間久了有水垢不說,洗手盆打玻璃膠的位置,很容易發黴。
所以除了每次用完衛生間要及時擦乾水分,保持通風外,家裡還要常備除黴啫喱。這種除黴啫喱應對潮溼發黴有很效,只要擠塗在上面靜置一段時間,黴斑就會消失,還有抑菌作用。
對家裡其它位置發黴,比如洗衣機膠圈、冰箱或廚房位置,都可以使用,簡單方便。
家具離地面縫隙過小
如果再裝修買家具的話,建議還是能選高腳的,就選高腳的吧,包括沙發、床和電視櫃。像朋友家這樣的就好。
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衛生無死角,機器人可以直接鑽到家具底下打掃。要麼家具貼地也行,否則吸塵器拖把之類的進不去,喵星人一進去滾一身灰出來。更重要的是也不會踢到腳!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用長柄縫隙靜電除塵撣子來解決的,長度有65CM,基本上床底,沙發底下,冰箱後面都可以清潔乾淨。
用這種家用除塵撣子,那些掃不到的縫隙,都能弄乾淨了。
定製榻榻米
如果再裝修的話,我一定不會再選擇榻榻米了!
在我們這地方,這種榻榻米真心不實用,尤其是冬天溼氣很大,根本沒辦法睡人。睡一晚上床墊背面就溼漉漉的,因為溫差的原因,靠近窗戶的位置還會滴水,還得準備一條毛巾。
另外收納也不方便,每次都要移開墊子。想改變一下布局也是不可能的,關鍵造價還比較高,差不多800多一平米。
希望以上分享的一點小經驗,能對大家有一點小幫助!
碼字不易,覺得有用的話,一鍵關注我了解更多家居知識,謝謝!(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