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共享徵信信息,有法律風險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

文/ 崔咪 肖颯

來源/肖颯lawyer

金融科技企業的信貸合作業務中,大多徵信信息最先從金融信息信用基礎資料庫中取得。之後,獲得徵信信息的企業主要採取以下路徑,以進行數據運作:

① 獲得該數據的企業直接利用信用信息發放貸款;

② 獲得該數據的企業將信用信息分享給集團內部企業發放貸款;

③ 獲得該數據的企業將信用信息加工改造成匿名信息分享給內部企業發放貸款;

④ 獲得該數據的企業將信用信息分享給外部企業發放貸款;

⑤ 獲得該數據的企業將信用信息加工改造成匿名信息分享給外部企業發放貸款。

不同的數據使用情況,依據放貸主體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分為自我放貸的徵信信息使用、助貸的徵信信息使用與聯合貸款的徵信信息使用。我們在之前文章中,曾就企業通用的數據共享中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

本文則著重就不同的貸款取方式中對應的徵信信息共享問題特別分析,以幫助廣大金融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幫助金融科技企業依法合規運作。

為自我放貸而查詢並使用徵信信息

徵信信息屬於個人信息的重要內容。依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將於202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2020年第1號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範》(GB/T 35273-2020)(以下簡稱「《個人信息安全規範》」)附錄,徵信信息更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

敏感信息一旦洩露、非法提供,則可能危害人身、財產安全,極易導致個人名譽、身心健康等受到損害。因此,在徵信信息的獲得與使用上,金融科技企業還需特別慎重。

我國在個人信息的利用上貫徹「授權同意」原則。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徵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在徵信信息查詢管理中要求,「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本文中主要指金融科技企業)要健全徵信信息查詢管理,嚴格授權查詢機制,未經授權嚴禁查詢徵信報告,……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徵信系統。從嚴管理批量數據,按照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嚴格按流程和保密要求辦理批量數據的抽取、留存、流轉、應用和銷毀,確保各環節數據安全」。

結合徵信的敏感信息屬性,在該類信息的收集中,金科企業還應特別注意,獲得金融消費者的明示同意,確保信息主體在完全知情的基礎上,自主給出具體的、清晰明確的意願表示。同時,金融科技企業還應向金融消費者告知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以及使用範圍等。

為其他企業助貸而共享徵信信息

為其他企業助貸而共享徵信信息,又可分為為集團內部企業助貸而共享徵信信息以及為外部企業助貸而共享徵信信息。

相較而言,內部集團企業在獲得信息主體授權同意時,容易具體化、明確化;但為外部企業共享信息時,因合作方的不明確,在授權獲得上,容易存在瑕疵。但無論對內部集團企業助貸而共享徵信,還是對外部企業共享徵信,均可在法律上評價為向第三方獨立主體共享徵信信息的行為。對此,我們予以合併分析。

首先,金科企業徵信信息共享應充分重視風險。根據《信息安全規範》,非因收購、兼併、重組、破產原因共享、轉讓個人徵信信息的:

(1)事先開展個人信息安全影響評估,並依評估結果採取有效的保護個人信息主體的措施;

(2)最先被授權獲得個人徵信的企業,需要向金融消費者告知共享、轉讓個人信息的類型、目的,數據接收方的身份、類型、數據安全能力,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並事先徵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明示授權同意。

對此,需特別注意,一般個人信息的共享,向個人信息主體告知共享、轉讓個人信息的目的、數據接收方的類型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並事先徵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授權同意即可。作為敏感信息的個人徵信,此處關於告知數據接收方的身份、數據安全能力等的要求略不同於一般個人信息內容的規定。

但金科企業在獲取徵信信息時,或許合作的外部企業名稱等並未落定。以上要求,對金科企業為外部企業共享徵信信息以助貸時,帶來較多負擔。但若金科企業與外部企業共享的信息,經去標識化處理,且確保數據接收方無法重新識別或者關聯個人信息主體的,則不再需要再次請求授權等內容。

其次,一些金科企業想,利用公司的數據處理模型,將已收集到的個人徵信進行加工,創造獨屬於自家的衍生欄位或者其他評價性指標,那不是就不屬於徵信信息了嗎?企業用自己生成的數據幫助他人風控,這不兩全其美?對以上想法,還請及時自查。

在法律評價中,能夠單獨或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還是屬於金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也即,對其使用、處理範圍仍不可以超過金融消費者的授權同意範圍。

最後,一點細節提醒讀者,個人徵信的傳輸,需採用加密等安全措施。個人徵信屬於敏感信息,該項也是對個人敏感信息的傳輸特別要求。

為聯合貸款共享徵信信息

聯合貸款與助貸(出藉資金完全來源於第三方機構)相比,聯合貸款對徵信信息使用的特殊之處在於,放貸人為已獲得徵信查詢授權的金科企業與銀行等其他合作機構,各機構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放貸。而放貸業務本身即為徵信查詢的授權目的所在。

就合作機構為銀行而言,近年來《關於規範在滬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第三方平臺合作信貸業務的通知》、《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助貸和聯合貸款風險防控監管提示的函》(浙銀保監便函〔2019〕9號)等等規範均可以看出,監管層認為將貸款管理核心業務外包,違反銀監會監管規定,也容易導致外部風險輸入銀行業體系。因此,禁止銀行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環節外包,且銀行不能異化為單純的放貸資金提供方。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內部意見徵求階段)也提出,「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模式涉及與外部機構合作的,核心風控環節應當由商業銀行獨立開展且有效,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貸款發放、支付管理、貸後管理等核心業務環節委託給第三方合作機構」。

也即,聯合貸款中,與銀行共享徵信信息的意義並不大,嘗試技術輸出,或為可行。

就合作機構為其他同類機構而言,金科企業還需根據《個人徵信授權書》以及與人行徵信中心籤署的《徵信服務協議》等內容來確定,合作機構是否有權使用已採集數據。此處,共享徵信信息的本質則同於上文「為其他企業助貸而共享徵信信息」的內容。

寫在最後

徵信信息屬於個人非常重要的敏感信息,一旦洩露容易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對此,我們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在授權他人查詢徵信信息時,還需特別留心。

同時,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七條,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

但徵信信息查詢次數不宜過多。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個人信息服務平臺對外公布的《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版)解讀》指出,「查詢記錄反映您的信用報告被查詢的歷史記錄,顯示何機構或何人在何時以何種理由查詢過您的信用報告。展示內容包括查詢日期、查詢操作員和查詢原因」。即,查詢記錄是個人信用報告的組成部分。而《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版)樣本》以及《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版)解讀》均表明,徵信機構可以公開特定被查詢信息主體的徵信被查詢記錄。

而過多查詢記錄會被認為,客戶潛在負債壓力較大,風險較高,某種程度上,會影響貸款審核等。審慎查詢,珍愛信用。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感恩讀者!

相關焦點

  • 75號咖啡|共享熱潮下的冷思考——汽車分時租賃有關法律風險及防範...
    希望今天的探討能讓我們在共享經濟的熱潮中回歸冷靜,直面現實法律問題並提出一些可行建議。一、分時租賃新興產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汽車分時租賃有關法律風險及防範探討...當主管部門將由於危險駕駛等違法行為導致駕照吊銷的信息分享至公司時,公司應及時終止用戶帳號。其三,企業依靠交通主管部門的信息支持和行業內部的信息共享,儘快建立出行行業的用戶信用等級,並授權行業內企業能實時獲取用戶信息,通過信息比對以便行業內企業及時識別出風險用戶,進而予以規避。企業也可將違反用戶守則、交通法律法規的用戶信息反饋至信用平臺,積極與主管部門建立徵信或其他信用管理互通。
  • 樂寶袋攜手321徵信 共同建設良好徵信體系
    321徵信負責人指出,樂寶袋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憑藉超強的大數據處理和算法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風險,提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和風控能力。據了解,321徵信網站基於大數據智能化技術,並結合了失聯信息追蹤技術,在可追蹤引擎的基礎上,打造了一個健全的催收系統,在科技處於重要生產手段的時代,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 花唄接入央行徵信,你的徵信報告會受影響嗎?
    後臺有不少讀者在問藍翼對此有什麼評價,在周報裡藍翼也說了,只要不逾期,該怎麼用就怎麼用,不用擔心什麼「花了信報」,你真正應該擔心的是更重要的事……那麼花唄上徵信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今天藍翼就來單獨聊一聊吧。
  • 科技雲報導:屢次「難產」的個人徵信牌照,有了哪些新變化?
    於是人行決定聯合其他企業一起實現信息共享、互通有無,因此在2015年1月批准了第一批展開個人徵信業務的試點機構,從而慢慢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徵信牌照。據悉,獲得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的「百行徵信」由央行主導,有8個機構股東,分別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芝麻信用(阿里系)、騰訊徵信、前海徵信(平安系)、考拉徵信(拉卡拉公司)、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這8家機構共享牌照,使得自家的個人徵信業務可以合法經營。
  • 百行徵信官網上線,統一徵信系統指日可待!
    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百行徵信中除中國互金協會外的8個股東均不是首批籤約的企業。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何廣峰認為,既然是股東,之前可能已經籤署了信用共享的相關協議,股東間的數據共享在百行徵信籌備期間有可能就已經開始在做了。所以這次開業後,籤約的都是外部企業,意在逐步拓展外部數據體系。
  • 上徵信了,報告中的信息最長保留多久?
    關注「分秒律師」,每天分享法律知識!網絡或者銀行貸款,最擔心的就是逾期,加上今年疫情的原因,讓很多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逾期信息在徵信報告中有所體現 。很多小夥伴就問,徵信上的信息保留 多久呢?會一輩子受限嗎?
  • 百行徵信App正式開始公測,計劃到2020年3月31日結束
    記者另從百行徵信方面了解到,該系統獨立於央行資料庫,目前接入機構以網際網路金融類為主,所以一些銀行貸款和信用卡信息還未覆蓋到,查詢所得的個人信用報告也不同於央行徵信系統出具的報告。目前百行徵信客戶端的查詢服務免費提供,若未來實行收費制度,將根據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執行。新京報記者按上述流程操作體驗了一把,整體較為流暢。根據百行徵信提供的個人信用報告樣例顯示,報告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信貸記錄(信貸概要、非循環貸款、循環貸款)、本人聲明、異議標註及查詢記錄。
  • 網上如何查個人徵信,個人徵信查詢去哪裡查
    現如今大家都有使用信用卡,如果一不小心忘記還款的話,個人徵信就有可能出現問題,對於貸款買房的購房者來說,徵信有問題怎麼辦?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4、未來對另一半有影響據說新版徵信不僅會顯示個人信用記錄,還會顯示丈夫或妻子的信用,如果有不良記錄會影響一個家庭,比如老公信用記錄不良,那麼老婆按揭貸款也會遭拒。
  • My錢包借款接入百行徵信,全面防範老賴用戶
    到目前為止,從my錢包良心的利率及風險把控能力來看, my錢包可以說是一款值得用戶信賴的、靠譜的信貸平臺。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網絡平臺借款。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的 my錢包究竟靠不靠譜?相信不少人已經被它正規的平臺背景及對風險的把控能力說服。今天我來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my錢包靠譜的原因。首先,my錢包平臺正規。
  • 百行徵信APP已上線,可提供10次免費報告查詢,看看你還有哪些貸款沒還
    個人信用報告顯示有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證號)、信貸記錄中顯示「系統中沒有您的非循環貸款帳戶、循環貸款帳戶信息」。查詢記錄顯示「系統中沒有您的信用報告最近12個月被查詢記錄。」不過,在百行徵信「App常見問題解答」中顯示,目前百行徵信客戶端的查詢服務是免費提供的。若未來實行收費制度,將及時通知。
  • 花唄接入央行徵信有什麼影響?逾期還款將無法買房
    如果用戶同意授權,該用戶的基本信息、花唄額度以及還款情況將會以月度為單位上報央行徵信系統。用戶也可以放棄升級,並且放棄升級暫時不會影響花唄使用。據支付寶客服透露,目前只是部分用戶群接入了央行徵信,未來逐步對全量用戶進行覆蓋。1、為什麼螞蟻集團要將花唄用戶接入央行徵信?
  • 手機怎麼查詢徵信報告,徵信中心免費查徵信
    如果你的大數據存在網黑異常,可以在微信搜索小程序:查信眼,進入查看即可獲取自身的大數據與信用情況,還可以獲取各類指標數據如:黑名單情況,網貸申請記錄,申請平臺類型,是否逾期,多頭借貸,是否有仲裁案件,等等重要數據信息等。
  • 宜人貸致力於大力提升信用風險管理
    宜人貸作為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平臺,憑藉著自身綜合優勢,藉助金融科技,利用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應用,不斷的加強風險控制體系,給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隨著普惠金融的深入,金融機構的信貸人群越來越下沉,信貸活動越來越多在網上發生,這對風險管理制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金融的核心是風險控制,目前金融服務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是信用風險管理。
  • 聯眾優車接入百行徵信,助推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百行徵信的接入,能夠與央行徵信形成互補,實現個人徵信的全覆蓋。百行徵信作為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的全國唯一一家持牌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是在中國人民銀行監管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牽頭,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考拉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等8家市場機構共同組建的個人徵信機構。
  • 徵信千億大風口來了
    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有序健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確定了促進徵信業發展提質的措施,要求促進金融、政務、公用事業等相關徵信信息跨領域、跨地域依法共享。加快政府相關數據開放和有序利用。積極穩妥推進個人徵信機構準入,加大徵信業開放力度。對徵信評級弄虛作假等行為要依法嚴懲。
  • My錢包接入的百行徵信是什麼機構?一文解鎖90%用戶的疑惑!
    而且my錢包已於2019年年初接入百行徵信,相應獲得了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獲得查詢使用權限。百行徵信也就是俗稱的「信聯」,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牽頭,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考拉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8家市場機構共同組建的一家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百行徵信主要是針對網絡借貸等領域開展的個人徵信活動,屬於民間徵信機構。它是央行徵信系統的重要補充。
  • 玩「變性濾鏡」有風險! FaceApp曾爆隱私疑慮、扣款爭議
    然而感興趣的民眾要注意,這款 APP 不但已經爆出許多「付費訂閱」風波,更有潛在的資安風險。FaceApp雖然是免費下載,也有3天的免費使用期,但民眾要注意,該APP必須「主動取消訂閱」,官方介紹資料有註明「除非在目前訂閱期結束前至少24小時取消訂閱,否則訂閱將『自動續訂』。」
  • 青客公寓拖欠水電費 房東或無辜承擔不良徵信懲戒風險
    (原標題:青客公寓拖欠水電費 房東或無辜承擔不良徵信懲戒風險)
  • 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徵信機構不得過度採集信用信息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中國人民銀行1月11日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提出,徵信機構採集信用信息,應當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則,不得過度採集。
  • 徵信中心官網查詢個人徵信,怎樣查個人徵信報告
    如果你的大數據存在網黑異常,可以在微信搜索:百查寶,進入查看即可獲取自身的大數據與信用情況,還可以獲取各類指標數據如:黑名單情況,網貸申請記錄,申請平臺類型,是否逾期,多頭借貸,是否有仲裁案件,等等重要數據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