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慮」,網絡流行詞。是指在放大顏值作用的環境下,整個社會對於顏值的惡意凝視逐漸催生自我質疑、自卑、焦慮等不健康心理的現象。
美麗的面龐總是人群中聚光燈的焦點。如今,「容貌焦慮」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時代病,困擾著生活在自我審視中的人們,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2021年2月,中青校媒開展面向全國2063名在校大學生關於「相貌」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03%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其中,男生(9.09%)中嚴重容貌焦慮的比例比女生(3.94%)更高,而女生(59.67%)中度焦慮的比例高於男生(37.14%)。
今天,我們將從「整容」的角度,以整容者的性別與年齡、整容醫院的地區分布、整容項目以及整容者的職業等四個方面為突破口,剖析「容貌焦慮」的心理驅動下,人們整容的情況。
我們在百度、百度健康、微博、小紅書、新氧等平臺上分別爬取信息,最後統計分析出了以下三個模塊的內容。
我們在《2020年微博醫美白皮書》上獲悉,2020年我國醫美消費人群增速達35.7%,醫美消費下沉趨勢逐漸明顯,整容消費結構日趨合理,90後及女性群體仍是消費主力,同時31~35歲群體也在迅速增長。
我們總結出該年齡段用戶,目前普遍處於畢業、工作和婚戀節點,往往也是關注「抗初老」的關鍵階段,是以效果性、功能性為主要訴求的人群。
同時,90-00後正以更快更高效率的方式獲取網際網路信息,他們重視自己外貌,且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直接或間接加大該用戶人群對於醫美相關信息的關注度。
我們又從百度、微博、小紅書等平臺,通過搜索「整容」、「職業」、「工作」等關鍵詞,爬取到了785份職業案例,在去除重複98份數據,最終獲取到687份案例中,得出結論:
從事模特、網紅、主播、空姐、演員等此類職業的人們往往會比其他職業更多地選擇去整容微調。
所以整容並未限於某些特定的行業,相較於行業,整容主要還是和個人對顏值的關注度有關。
除了對整容群體本身做調查之外,我們還對公立整容醫院的地區分布做了數據統計。
運用八爪魚軟體,我們在百度健康上以省級行政區劃,和含整形美容科為條件,爬取到了中國大陸31個省市1361家公立醫院數據,去掉重複的124條數據,最終獲取到了1237家公立醫院地理位置及等級信息,最終得出數量排名前14的省級行政區劃。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大陸地區整容科醫院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城市及沿海地區,且內陸人口集中的大省數量也不少。
我們又在百度健康上搜取到了復旦排名中位於全國前20名的公立三甲醫院(含整容科)。其中北京、上海就各有四家,共計8家,在總數20中佔到40%。
顯然,這些地區由於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技術先進等多種原因,有條件整容和真正付諸行動的人更多,需求量更大。
我們從新氧APP上得到全國前100家美容院排名,又提取這些美容院中前5的整容項目排名,將這些項目的名次數量進行分類統計,得出的結果分別是紋繡美容、玻尿酸、眼綜合、鼻綜合、吸脂。
紋繡美容
上榜理由:很多人喜歡睡懶覺或者是手殘黨,通過紋繡師的量身定製設計,省去了每天化妝、卸妝的繁瑣過程!
玻尿酸注射
上榜理由:大臉和V臉、面部褶皺和光滑只是在一針之間,從而無懼鏡頭、他人的直視眼光,是大臉女生喜愛的一款項目,注射用時時間短、所做隨走,恢復期短。
雙眼皮/眼綜合
上榜理由:一雙迷人明亮的大眼睛,是你美麗氣質的點睛之筆,通過訴求,醫生根據你的形象量身定製打造適合你臉型的眼睛,呈現自然的眼部美感。
鼻綜合
上榜理由:挺拔俊俏的鼻子能帶動面部形象的生動活力,呈現立體的美感。眼鼻整形這兩大塊項目都是諮詢量多的整形,同時從事兩方面的醫生數量也是很多的。
吸脂整形
榜理由:不需要意志力就能瘦身成功,且能夠針對性塑形,瘦哪一部分都是可以控制的。S型身材對於男女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為了調查人們的整容結果,我們從醫美修復的方向入手,對整容的後續進行了研究。
根據微博艾遇的數據顯示,總共存在三類修復動機:
失敗修復,以上的修復原因當中超過90%的項目都需要通過手術來進行,僅有不到10%是非手術修復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斷,「容貌焦慮」的重點主要集中在面部,且並不會伴隨著整容而徹底消失,而人們的整容結果通常也並未像最初設想得那樣成功。
由於資源受限,我們無法爬取更確切的整容結果數據,但是通過百度、新浪等網站搜索整容結果案例等關鍵字,大多數為整容失敗案例,整容風險、臉變畸形、整容多可怕等內容在各大網站層出不窮。
如今,「容貌焦慮」反反覆覆以多種形式出現在社交媒體熱搜中,每一次都引來大範圍討論。
「這個世界對胖女孩惡意有多大」成為新浪微博三月份的熱門話題。在抖音短視頻的熱門內容當中,「高鼻梁」、「雙眼皮」、「巴掌臉」的美女帥哥成為現在大多數人追求的審美標準。
而在爬取數據的過程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反容貌焦慮」的內容以極高的熱度出現。我們很慶幸,在「容貌焦慮」盛行的環境下,已經有不少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在以實際行動引導和消解存在「容貌焦慮」的人們了,這也是我們做這篇數據新聞最初的目的。
愛美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嚮往美、追求美,但是如果因為「容貌焦慮」而產生心理疾病,或者冒著極高的風險整容,最終失去健康的話,代價是高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真實美、健康美和自信美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標準,大家要以正確的心態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豐富自己的內在,挖掘自己的天賦和優勢,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不要忘記悅納自我,因為,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數據新聞 新聞六班第五小組
數據圖文:B19110618劉子琦
B19110619王卓睿
B19110620汶春蕾
B19110622張亞楠
B19110623史楓
編輯:B19110619王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