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11月20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海峰會現場,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在城市建設、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培育人工智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據悉,此次戰略籤約是去年騰訊與上海市政府籤署了全方位的合作協議之後,雙方深入合作的進一步落地。騰訊公司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希望能與合作夥伴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一起推動上海和整個華東地區,在產業經濟、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多層面實現全面的數位化升級。
據介紹,騰訊整合自身在政務領域的產品能力推出的智慧城市品牌「WeCity未來城市」,是以騰訊雲的基礎產品和能力為底層,為政務民生、城市治理、城市決策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並通過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觸達用戶。
騰訊雲副總裁羅朝亮介紹,「未來城市」是騰訊關於智慧城市提出的理念,「WeCity未來城市」是騰訊於今年5月提出的全新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未來城市,「智」在哪裡?
首先在「停車」這個老大難問題上,據介紹,為了解決傳統停車管理效率低、依賴人工、操作程序繁瑣、用戶體驗差等問題,騰訊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可以通過騰訊地圖、微信支付、微信ETC方案等產品,在楊浦區推進智慧停車全區覆蓋,實現停車無感出入、無感支付、無人值守。
再有表現在城市服務、城市治理方面,通過開放政務辦理小程序、城市基礎設施上傳小程序,縮短辦理流程與處理時間。
教育方面,據介紹,騰訊雲正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探索教育信息化2.0,幫助雲計算、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慧三大平臺建設。同時,騰訊覓影AI癌症篩查及騰訊在自主就診方面的能力也幫助上海打造智慧醫療生態。此外,騰訊還與上汽集團合作,騰訊雲助力構建一體化運維平臺,共同探索智能製造。
「WeCity」目前已先後在長沙、武漢、宿州等地落地。
未來城市,如何實現?
騰訊雲副總裁羅朝亮提到,城市在跟隨人們需求的改變而更新迭代,從以系統為中心的數字城市、到以場景為中心的智慧城市、再到今天以人為中心的未來城市。數字城市是通過搭建各種系統完成城市要素的信息化,人是系統的接受者。智能城市通過眾多平臺將城市全場景與人聯繫起來,實現服務不受物理空間制約以及局部智能。「WeCity未來城市」是基於新的人城關係,提出的以人為中心的城市治理模式,是智慧城市的進化之道。
據介紹,在這個理念之下,「WeCity」構建了一個集後臺、中臺和前臺的框架。其中,集約後臺將底層數據打通;中臺解決的是應用的問題,解決數據融合、結構創新的問題;前臺,則是要用生態方面的力量來共建城市,讓人感知城市智慧。
羅朝亮表示,以前智慧城市建設就是B端到G端建設,比較少考慮C端的感受,做完之後老百姓很難感受到變化,所以我們希望以人為中心,讓用戶體驗更有溫度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