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關注,多肉植物愛好者,定期為大家分享多肉養護知識、多肉最新行情及動態。
喜歡小M的分享,請分享給您的朋友,讓更多的多肉愛好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成長!
多肉世界裡最萌的當屬熊童子,胖乎乎、毛茸茸的樣子很是招人喜愛,甚至有些人得了一見到熊就想買買買的病,但是經常有肉友跟我說分不清那三隻熊,甚至在當地的群裡分享都沒人聽說過白熊和黃熊,那我們就來科普一下,來真正了解熊童子和它的一些習性。
熊童子為景天科,銀波錦屬。一般分為綠熊、黃熊、白熊三種,黃熊和白熊的價格要高於綠熊好多。
綠熊其實很容易看出來,白熊和黃熊呢?
白熊的葉片是兩邊白色中間綠色,黃熊則是兩邊綠色中間白色。
熊童子單頭小苗(一般網購均為4葉砍頭扦插小苗):
小熊爪紅指甲特寫:
熊童子特寫(綠熊):
熊童子特寫(黃熊):
熊童子特寫(白熊):
不管是那種熊,最討人喜歡的還是上了指甲油的爪子哇!
形態特徵:
熊童子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呈小灌木狀,莖深褐色,肥厚的肉質葉交互對生,葉片卵形,長2釐米至3釐米,寬1釐米至2釐米,頂部葉緣有缺刻,爪樣齒,在陽光充足生長環境下,葉端齒會呈現紅褐色,活像一隻小熊的腳掌,很是可愛。葉表綠色,密生白色短毛。夏末至秋季開花,總狀花序,小花紅色。
生長習性:
熊們較為喜歡陽光,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忌寒冷和過分潮溼。夏季無明顯休眠狀態,即使最高溫度超過30℃,仍然生長旺盛,但超過35℃時,應減少澆水,防止因盆土過度潮溼引起根部腐爛。同時應適當遮蔭以防止烈日曬傷葉片,留下疤痕影響整體的觀賞性。冬季澆水要根據室溫和陽光等情況而定,若陽光不足則勿使盆土過溼,能耐5℃的低溫。
日常管理:
日照時間: ☼ ☼ ☼ ☼
所需水分: ۵ ۵
(☼表示每天日照時間,۵表示每月澆水次數)
要想葉片變得肥厚飽滿,就要充分日照。如果過於陰暗,會使莖葉纖細柔弱。水分的控制需要特別注意,春秋生長季節,土幹透後澆水,以避免過溼葉片腐爛或過幹葉片皺縮,過溼過幹都會引起葉片掉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1~2年換盆一次,宜在春季進行,盆土要求中等肥力、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土壤,可用粗砂、園土、腐葉土各1份,混勻後配製使用。在栽培過程中還要避免長期淋雨,葉面髒了可以噴噴水洗刷灰塵,但也不要經常向植株噴水,如有水分留在葉心容易造成爛心。
繁殖:
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在生長期選取莖節短、葉片肥厚的插穗,長5釐米至7釐米,以頂端莖節最好。待切口稍乾燥後再插入沙床,插後約20天至25天生根,30天即可盆栽。
接下來,主要講一下葉插,人家都說熊童子葉插很難,葉插能出芽的拼的都是人品,其實人家拼的並不是人品而是技術。
看明白了嗎,100%的出芽率是這麼來的。具體方法如下:
1、截取枝條的中段
2、把枝條從中間一分為二
3、晾乾
4、和普通葉插一樣放土上
5、出芽後適當給水
其實原理很簡單,熊童子本身就是在葉腋處生側芽的,這種做法實際上就相當於利用葉腋出側芽,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枝插。
下面和小M一起來欣賞熊童子出錦吧~
想了解更多有關熊童子,請添加小M微信:
18030195861
想了解更多?--那就關注【多肉植物愛好者】微信公眾號吧!
我家大棚基地在福建漳州--素有東南花都之美稱!
大棚總面積30畝,去年又新增一基地,種植品種近千種多肉,下面展示新增大棚基地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