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前尋訪北京城裡最美的十座教堂建築

2020-12-11 貓眼看到的事

今年的4月12日,在西方信奉耶穌上帝的教徒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節日,這就是復活節。按照《聖經.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到第三天復活,復活節也因此得名。歷史學家根據《聖經》和先進以色列人逾越節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之後月滿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聖經》中講到耶穌復活的日子。

復活節在西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聖誕節。基督教徒們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所以每到復活節,多數的西方國家會舉行盛大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雞蛋是復活節的象徵,因為它預示著新生命的降臨,相信新的生命一定會從中衝脫出世。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教堂建築也成為了世界各地旅遊時候重要參觀的景點之一。在北京的街頭巷尾也有著這些來自異鄉的特色建築,與中國自身的風格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西直門天主堂,又名聖母聖衣堂,俗稱西堂,位於西直門內大街,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歷史最短、規模最小的一個,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個不是由耶穌會士建立的教堂。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義大利籍神父司鐸德理格購買了此處並開設了教堂,最開始叫做聖母七苦堂。其間的幾百年中,這座教堂命運多舛,直到1912年仁愛會修女博朗西耶氏,才籌資恢復原貌,改名聖母聖衣堂。今天我們看到的西直門天主堂,是2008年返修後的成果。;白色中文祭臺形似諾亞方舟,而最前邊的拉丁祭臺是早期教會遺留下的珍貴遺產。與祭臺形成中軸線的後方,是北京教區所獨有的一個藍白兩色的八角形洗禮池。

宣武門教堂也是著名的南堂,是北京城內的第一座大教堂。早在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著名的利瑪竇就在此處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在這個基礎上,湯若望神父在順治七年(1650年)建成了一座20米高的巴洛克式風格的教堂,奉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同時還在西側修建了神父住宅、天文臺、藏書樓和儀器館,四米高的鐵十字架矗立在教堂的頂端。

王府井天主堂,也就是東堂位於繁華的王府井大街,是耶穌會繼宣武門教堂後的第二座天主教教堂。由義大利籍利類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兩位傳教在1655年修建,由順治皇帝親自賜給宅院和土地。王府井教堂是一座羅馬風格的建築,並結合中國傳統建築特色,是一座居於典型中西結合的教堂建築。目前王府井天主堂主體建築保存完好,正立面共有三座穹頂式鐘樓。2000年王府井改造後,圍牆被拆除,教堂院門向西移動,在教堂西側形成了一個城市廣場,成為王府井大街的一道景觀。

位於西什庫大街的西什庫教堂也是北京四大教堂中的北堂,早在1703年就已經建立,西什庫教堂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北堂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教堂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建築平面呈十字形,曾經是北京內城最高的單體建築。

聖彌厄爾教堂因為處於著名的東交民巷,又稱作東交民巷天主堂。這座修建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的教堂屬於法國領事館範圍,因此又稱為法國教堂。相比前面提到的四座教堂,無論從規模還是歷史來說,都小了許多,但是這座兩層哥德式建築小巧精緻,加之其在北京市區內來說,屬於沒有被徹底破壞並保存完整的教堂,也是值得關注打卡的地方。

從東交民巷再往東走,到了後溝胡同,這裡也有一座基督教堂。這就是建於1870年的崇文門基督教堂,這裡曾經是美國衛理公會( 美以美會 ) 在北京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建立的第一所禮拜堂,當時又叫亞斯立堂。周邊的同仁醫院、匯文中學等許多建築都是當年修建者以及神職人員留下的遺蹟。

在東板橋街玉河公園的岸邊有一座新建的基督教堂,顯得非常的吸引人。這就是基督教會寬街堂。這裡曾經也是美國衛理公會在北京開辦的8個教堂中的一座,因為修建平安大街,才從最開始的寬街搬到了這裡。當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這裡曾經接待了不少外國政要來此參加主日禮拜。

北京基督教會珠市口堂位於廣安大街和前門外大街兩條繁華路段的接合處,始建於1904年,是1900年以後美國衛理公會開設的八座教堂的第一座。珠市口教堂是北京南城唯一一座具有簡易哥德式風格外貌的基督教堂,線條輕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輕盈通透的飛扶壁,修長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種向上升華、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覺。著名的哥德式教堂有巴黎聖母院、夏特爾教堂。

最後推薦給大家的就是北京城內現存的、最早的基督教會。這就是建於1863年建立的缸瓦市教堂,位於西四南大街,由英國倫敦會創建。當年老舍先生就曾經住在缸瓦市教堂的後院西邊第二排平房裡,1922年老舍先生正式在缸瓦市教堂正式領洗加入基督教,並在缸瓦市教堂西北城地方服務團附屬銘賢高等小學及國民學校裡任職。

相關焦點

  • 尋訪世界上最美的書店
    儘管如此,書店依舊對閱讀者葆有魅力,大家渴望親身駐足、徜徉於其中,享受被書籍環繞的時光。亞特蘭蒂斯書店 (希臘)▲換言之,對於書店,我們始終抱有不倦的渴求。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了解開其中的奧秘,本書的編者與著者們開啟了尋訪「世界上最美書店」的旅程——自網絡抽身,實際踏足於全世界各個都市,一間間地走訪,與在店中工作的人對話,交流。
  • 北京建築的魅力,歷史悠久的10個教堂你知道幾個?
    北京夜景一座座的高樓大廈構成了繁華的城市,城市的魅力就在於一幢幢的高樓,特別是古建築最具特點。我國古都北京的建築形式多樣,教堂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在這樣高樓林立的北京到底有多少座教堂呢?我想應該沒有人做過具體的統計。大概的算一下,也足有一二十座吧。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北京,在宣武門內建起了宣武門天主教堂,亦簡稱「南堂」。
  • 世界上最雄偉的教堂之一,英國最美的哥德式建築,威斯敏斯特教堂
    這座教堂建於十一個世紀前,它不僅是英國王室舉行加冕禮、婚禮和葬禮的地方,而且還是眾多大不列顛名人的身後之地,比如牛頓、達爾文、狄更新。這座地處泰晤士河,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古老教堂,在英格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世人稱為西敏寺。今天小魚有幸能來到西敏寺參觀,快來和小魚一起看看吧。
  • 義大利最浪漫古城,藏著世界最美教堂,建築藝術成就超巴黎聖母院
    在這座如花之城中,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當屬聖母百花大教堂(Cathedral of Santa Maria del Fiore)。這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最高建築,也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一,其在建築學史上的地位,排名甚至超過法國的巴黎聖母院。
  • 石室聖心大教堂,中國風的哥德式建築
    它在老街巷的騎樓裡賣了幾十年清清淡淡的粥品,做了幾十年街坊早餐夜宵的零碎生意,然而卻是廣州城裡最聚人氣的食店,成就了一段關於粥的傳奇。廣州最負盛名的粥店店面平實,亦如一·碗清粥。騎樓樸素的立柱中間橫著白色大招牌。店裡空間狹小,只容靠牆各放一排桌子。牆上到處貼著昔日各類媒體採訪的剪報,寫著「客似雲來」的匾額下更是貼滿名人到店的照片。
  • 教堂婚禮|全球最美的教堂,你想在哪裡舉辦婚禮?
    輕井澤石之教堂石之教堂是世界上少有的既擁有絕對的建築美感,又顛覆傳統意義的教堂。匠心的設計,將「石、光、水、綠色、樹木」等自然元素與愛情、婚姻、幸福等浪漫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典型。該建築的思想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是真正祈禱的地方」。
  • 推開教堂大門 邂逅「最美書店」
    書店相信大家逛過不少,那開在教堂裡的書店是不是就很「稀罕」了呢?今天,文旅君就帶大家去這樣一個地方逛一逛。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新華通訊社西門對面,有一棟擁有112年歷史的建築——北京中華聖公會教堂。因為教堂長期棄置,長年以來,經過這裡的人們很少駐足。
  • 接近上帝的藝術,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地標建築
    建築按照時間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即早期英國哥德式(1180年-1250年),裝飾哥德式(1250年-1350年)和垂直哥德式(1350年-1520年)。以下是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建築。1、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建於1220年至1258年,是英國公認的最優秀的哥德式建築之一。
  • 教堂裡重生的鋼鐵建築,全上海最美的詩歌書店!
    位於上海皋蘭路16號,曾名為聖尼古拉斯教堂這座舊遺址,經過設計師俞挺的改造,已經成為了全上海最富人文情懷,也最有韻味的是個書店。這座建構於舊教堂內部的鋼鐵叢林奇觀,在兜兜轉轉半個世紀後成為了全上海最值得一去的思南書局。
  • 瀋陽唯一的哥德式建築,入選「中國十大最美教堂」,非常宏偉
    最早由法國傳教士方若望所建,這座教堂整體格局也沿襲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式。作為瀋陽唯一的一座哥德式建築,可見其極具價值以及觀賞性。在新中國成立前,小南天主教堂一直都是瀋陽城內最高的建築。雙塔直插雲霄,高度達40米,當時如果能夠登臨此高度遠眺,瀋陽景致盡收眼底。
  • 英諾曼式建築杜倫教堂: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取景地
    戲裡戲外都是故事的教堂  《哈利·波特》前六部的故事主要發生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裡,這座散發魔幻氣息的學校讓無數人為之著迷。當《哈利·波特》搬上大銀幕後,這座學院裡的無數經典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其中,英國恢弘無比的諾曼式建築杜倫大教堂便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取景地之一。
  • 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 西什庫教堂看到窗花瞬間想起巴黎聖母院
    北京有四大教堂,西直門天主堂,宣武門教堂,王府井教堂,西什庫教堂。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西什庫教堂。它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北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左右兩側各有一中式四角攢尖黃色琉璃瓦頂的亭子,亭內是乾隆親筆題寫的石碑從建築藝術和視覺效果來看,這座建築的精美程度,應排作京城前列。
  • 哈爾濱市最大的教堂?我們來看看這座現代哥德式風格建築
    有粉絲提供地址說這裡有一座哈爾濱市最大的教堂,小編本以為是一座古建築。這座建築始建於1998年,由黑龍江省基督教會跟哈爾濱市基督教會共同修建的現代化教堂,命名為哈利路亞禮拜堂,地址位於香坊區升永街2號。
  • 這座教堂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特色,是基督教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
    廣場的建築可供大家細品,細細品。都是精雕細琢,很費功夫,很花力氣的。在聖馬可大教堂的右手邊的建築上面還有飛獅,這是威尼斯的守護神啊。下面的雕像感覺像是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啊。今天我們重點說說聖馬可廣場上面的聖馬可大教堂。這個聖馬可呢,是聖經裡面的人物,算是耶穌的同母異父的兄弟。
  • 聖若望洗禮堂:天堂之門,世界最美教堂,混颱風格的建築!
    聖若望洗禮堂建於1152年,是一座羅馬式和哥德式混颱風格的建築,擁有一個直徑 35公尺的巨大圓頂,和四座雕刻精緻的大門,是洗禮堂外表予人的強烈印象。其內部則有非常好的採光和音響效果。若望洗禮堂是聖母百花聖殿所轄的洗禮用教堂,在正南、正北和正東三面留有出入口,其餘五面封閉。
  • 推開教堂大門,邂逅「最美書店」
    今天小編整理了七座最有靈魂的教堂書店與大家分享~兄弟情誼書店Waanders In de Broeren在改造中,建築師 Chevalier Morales 在教堂外部造了一座現代感的附屬建築,以提供一個更加透明敞亮的空間入口。採用這一創新策略,主要是為了展示、補充和保護現有建築的遺產價值,也有效避免了改變建築的原始構成。
  • 世界十大最美城市TOP榜,中國城市無緣上榜,亞洲僅新加坡市上榜
    這座30米高、伸臂的雕像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裡約狂歡節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這個盛大的節日在復活節前40天開始,持續5天。這個節日吸引了2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每年有200多所森巴舞學校參加森巴舞遊行。裡約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海灘之一,有著綿延數英裡的白色沙灘和藍綠色水域。Tijuca森林佔地12.4平方英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森林之一。
  • 1914年建的保護建築也敢做違建?來看看哈爾濱這座哥德式教堂
    大家好我是莊皓文,今天給大家拍的是哈爾濱東大直街的一座哥德式教堂。大直街是1899年形成,1966年改為東方紅大街,1970年紅軍街以東稱東大直街,紅軍街以西稱西大直街。努力看完重點在後面哥德式建築風格起源於11世紀的法國,後來流行於歐洲,主要見於天主教堂。建築特點就是高聳入雲的尖頂跟窗戶上的玻璃畫。
  • 十枚高級腕錶呈現的十種建築藝術之美
    在精心的修飾和雕刻下,教堂內的十字形平面、彩色玻璃窗、穹頂、鐘塔及扶壁等建築細節顯得氣勢雄壯,華麗威嚴。帕瑪強尼提煉出這座英格蘭最大教堂的建築美學特徵,將中殿裡精美細膩的石雕紋路及交叉處的元素融入到Toric Quaestor Winchester腕錶的錶盤中。這枚腕錶的深色調「黑金」錶盤以倒角工藝進行鐫刻,讓錶盤呈現出多切面的立體造型,完全再現了大教堂天花板的視覺效果。
  • 義大利的拜佔庭式建築——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
    義大利的拜佔庭式建築——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St Mark's Basilica),又被稱為"金色大教堂",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