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是一個什麼樣的年紀?
高中生活剛剛開始,有人好好學習,有人玩玩遊戲,有人偷偷談戀愛。
但有一個美國少年,也是15歲,當了FBI史上最小線人,還混成販毒集團骨幹。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統統經歷。
17歲,我們波瀾不驚度過兩年高中生涯,生活裡最大的困難是堆積如山的書和試卷,最強的反派是教導主任。
但這個名叫Richard Wershe Jr,aka白人男孩裡克(White Boy Rick)的少年,也是17歲,被發現藏有近8公斤的古柯鹼,判處終身監禁。
從黑白兩道通吃橫著走,到一無所有淪為階下囚,人生的大起大落,不能再刺激。
入獄照片
說起來隻言片語,但這個真實案件精彩過小說,並且真真切切的發生在80年代毒品猖獗的底特律。直到今日還在美媒中時不時拿出來討論一番。
《白人男孩裡克的審判》,2015年深度報導
他年紀輕輕,就成了「底特律犯罪傳說」。但他是如何在FBI的線人和毒販兩種對立身份之間失衡,然後被關進監獄的?
這部由他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白人男孩裡克]告訴你。
[白人男孩裡克]海報,寫滿粗暴直接的大字
從剛放出的預告看,這部馬修·麥康納、詹妮弗·傑森·李加盟出演的片子,絕對值得期待。
沒關係,不想打開預告,往下拉也可以
▼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80年代。聽著不大遠,但算算離現在也有30來年了。對於年代感的處理,就成為比較重要的一環。
在畫幅上,預告就玩了一個小心機。從4:3到2.39:1,由電視機到寬銀幕,配上電子樂的動感,時代的氣氛就有了。
畫面風格元素營造年代感
從預告看,影片的線索,有兩條,一條是「事業」,裡克的販毒和線人的雙面之路,一條是「家庭」,裡克和他父親(馬修·麥康納 飾)的情感。
兩條線索是相互糾纏的,裡克的「事業」離不開「家庭」。來到底特律,是因為他的老爹想帶他來這座城市大幹一場。
詩意的告訴你,底特律任我行
裡克的老爹,也不是什麼善茬,看到自己的女兒和人在床上聳動,直接子彈上膛準備開槍。
槍在手,朋友,請你趕緊溜走
有這樣猛的一家人,自然裡克也不會差。跟著毒販頭子從零基礎做起,苦練製毒本領,慢慢提升知識水平。
製毒入門操作十八式
慢慢的,「白人男孩」的名頭也就在道上起來了。
為什麼他的綽號叫「白人男孩」?
很簡單,他在底特律做這行,就是異類。這塊的白粉生意,是黑人兄弟的天下。所以他一入行,別人給他的標籤就是「White Boy」(白人男孩)。
穿貂的大哥,是黑人兄弟
穿背心的打撞球小弟,也是黑人兄弟
在這兒插一手,能混出名堂的白人,還僅僅15歲,神人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裡克能在毒品界逐漸鞏固的一霸地位,可能借用了FBI的信息。但FBI對裡克只是利用,在FBI眼裡,裡克可能只是一個隨時可以放棄的線人。
探員一見到裡克拿槍,立刻作鳥獸散
而販毒恰恰相反,你有能力,幫派老大就對你另眼相看,幾天就轉正提拔。最重要的是,給裡克敞開了無法抗拒的花花世界。
錢?就是一堆紙了
大金鍊子不能少,要不然怎麼能算THUG LIFE
老爹父憑子貴,過上紙醉金迷的日子
盛極必衰,蘇秦身佩六國相印,終逃不過五馬分屍。裡克的生活也分兩半,一半黑白兩道夾縫裡遊刃有餘、風頭無兩,另一半成為階下囚、終身監禁。
鮮衣怒馬,開車帶老爹兜風
一朝進炮局,和老爹深情談話
從白手起家到奢靡生活,再到鋃鐺入獄,這部片子,堪稱青少年版的黑幫大佬史。
影片還會在深度上做文章,畢竟「白人男孩裡克」引發了巨大的社會討論,影片一定會在這個事件復現的基礎上,反映問題,添加評判。
▼
除了改編真實故事相當具吸引力之外,陣容也絕對是一大看點。
出演父親的馬修·麥康納,挑角色一直是出了名的穩準狠。
從[林肯律師]裡專替勞苦大眾辯護的正義化身律師,到[殺手喬]裡的怪異職業殺手,再到[真探]裡的孤僻破案高手警探。犯罪題材裡,對立的角色被他演了個遍。
但馬修從沒有把自己局限在犯罪題材,各種跨度大的角色都能上手。為塑造角色更是不惜健身、暴瘦,頗有一股身體就是表演材料的超脫氣質。
像[魔力麥克]裡說脫就脫,說幹就幹。
[魔力麥克],雖然43歲,脫衣露肉絲毫不虛,胸肌腹肌肱二肱三頭肌,一個不少
像讓他拿到包括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大小小19個提名和獎項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更是演技爆發,還為這片不惜形銷骨立。
馬修·麥康納和他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片中形象對比,為表現愛滋病瘦到脫形
犯罪題材已經駕輕就熟,為演戲也肯幹肯拼,水平更是沒得話說。
再加上本片的父親角色,他也有過經驗,之前在[星際穿越]就演過一次父女情深。這片子,他演穩了。
[星際穿越]父女擁抱
至於詹妮弗·傑森·李,她在影片中的角色還未公布,但根據預告判斷,她應該是FBI裡強勢的高級警探。
預告裡的驚鴻一瞥,疑似FBI接頭,坐副駕駛,命令裡克交槍
繼[八惡人]中窮兇極惡的女匪徒黛西,以及[湮滅]中藏有秘密的文崔斯博士之後,她再次出演一個的相對強勢的角色。
[湮滅]
而預告裡叛逆的青少年女兒,則是由出演過[少女日記]、[野生狼性]的少女蓓爾·波利出演。
[少女日記],飾演愛上母親男友的青少年女孩
還有一名熟臉配角埃迪·馬森,他在[大偵探福爾摩斯]、[極寒之城]、[全民超人漢考克]、[世界盡頭]都有過演出。
[世界盡頭]中,出演五人組中的彼得
他是那樣一種黃金配角。演員的名字讓你想不起來,角色的出演也讓你分不出來,除非是他出現在劇照裡,才能讓你回憶起來。
「噢,原來是他。」或者是「啊,原來這片子也有他。」這次,不妨測試一下真影迷,在片子裡找到他的出演。
而出演裡克的Richie Merritt,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素人,絕對的適齡青澀少年,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
但正是這樣,才能讓他更好的出演和詮釋角色。年齡一樣,心態相似。
預告裡毫無表演痕跡的少年開心的笑
青少年的心態和情感,甚至不必表演,只需要從自己的真實生活中提取。就像跟拍素人十二年的[少年時代],真正感受融入青少年的心態,影片才最動人。
▼
對於影片來說,共情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觀眾被打動,往往是由於對主人公的認同、代入和情感傾注。觀眾投射情感的多少,就代表了影片在他心中的重要程度,也是影片的「精彩」程度。
編劇手法中的「救貓咪」,就是在這種境況下,為人物塑造而生的。
「先讓英雄救貓咪法則」:「主角在登場的時候必須做點什麼,好讓觀眾喜歡他並希望他贏得勝利。」意思是每部電影都要安排一個讓主角捐錢給盲人之類的橋段,才能搏得我們的好感和認同嗎?不,那不過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先讓英雄救貓咪」真正的涵義是:編劇必須要讓觀眾打從一開始就對主角的困境感同身受。
相比其他而言,犯罪題材因為主人公的特殊性,在建立獲得情感共鳴時會更難。
而販毒這種行為,是一種無可洗白的嚴重犯罪。因此從事販毒行為的主角,想要獲得觀眾認同,而不是讓觀眾始終懷有「這貨怎麼還不死」的期待,更是難上加難。
想讓從事販毒行為的主角,不成為臉譜化的反派,就要足夠的立體,或是擁有有說服力的動機。
比如放不下的家庭,[絕命毒師]裡的老白,已是人生最低谷,身患絕症,決定發揮自己的化學知識製毒販毒,建立毒品帝國,瞞著家人給他們留下一筆僅剩的財富。
或者逃不開的環境,[火線]裡的幫派分子眼裡,販毒販的好,是唯一能夠走上人生巔峰的路。
形象立起來了,人物活了,並且引發了觀眾思索和討論了,評分、水準也就上去了。
兩部販毒為題材的作品獲得極高的分數
而[白人男孩裡克]的真實故事已經是傳奇。而影片中和馬修·麥康納幫襯的父子感情線,也讓角色和影片更加豐滿,也讓觀眾對人物情感產生共鳴。
不僅如此,「白人男孩裡克」事件,除了有美國深度報導網站The Atavist發表的報導改編成的《The Trials of White Boy Rick》,還牽扯到美國司法體系、腐敗等問題。
美媒報導,「裡克被監禁的背後,是政治腐敗?」
FBI用尚在塑造善惡辨別階段的未成年人做線人,是否正確?把成年人都無法抵禦的毒品以及販毒帶來巨大利潤,放在一個15歲少年面前,是否合理?
裡克販毒,最終對抗FBI是必然。但這種對抗,是否真的存在一方代表「正確」二字?這部片子,可能比預告裡展現的部分更加精彩。接下來,拭目以待。
▼
你印象最深的真實事件改編犯罪片?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看電影
最新最全的電影周邊電影票免費送
最黃暴和最有深度的電影解讀每日定時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為何還不立刻關注看電影微信號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