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4日,2020飼料科技與經濟高層論壇在深圳召開,農牧行業數百名企業家共同參與,探討「後疫情時代的飼料產業發展新格局」,其中「後無抗時代」也成為了會議的關鍵詞,諸多專家、企業家就此進行討論。
在建明承辦的「無抗科技與動物營養專題」 論壇上,建明中國總裁甘智林博士、華南農業大學江青豔教授、安佑集團董事長洪平、布恩集團董事長于娟、嘉吉動物營養豬料技術總監郭鵬飛博士、鐵騎力士技術與採購總監周建川、上海新農技術總監陳英傑博士、新疆天康集團技術總監禚梅、建明中國副總裁段智勇博士等,就無抗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半年來飼料無抗之路順利嗎?
無抗的
總體方略
01
無抗背後的驅動力
建明中國總裁 甘智林博士
「創新是無抗的最大驅動力,而創新又是一個國家崛起、企業成長的核心要素」,建明中國總裁甘智林博士在論壇中介紹,無抗技術依託於各家企業不斷的技術創新,這在中國創新的大背景下格外一致,比如育種技術、養殖設施、獸醫技術、飼料技術以及飼料添加劑領域的創新,讓中國的畜牧業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無抗技術的創新,則為中國的食品安全、人類健康打下了基礎。
此外,甘總還向觀眾分享了兩組世界智慧財產權評價指標的數據: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中國創新能力排名全球第14名。兩組數據意味著,我們正在努力創新的道路上,但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家以科技創新為本的企業,建明無抗解決方案上,已經探索多年,已經打造出以益生菌、植物精油和免疫增強劑為組合的替抗解決方案,深受市場歡迎。
02
關於無抗飼料的技術方案
華南農業大學 江青豔教授
「無抗是一個立體解決方案,需要從原料預處理、配方調整、飼養管理、環境控制、添加劑使用來解決」,華南農業大學江青豔教授在會議中表示,無抗要從立體角度來實施,評價標準則是通過腸道健康表現來判定。
腸道健康的評價又需要從腸道發育及絨毛更新、腸道屏障、腸道免疫、損傷修復、菌群平衡等多個方面來考慮,學術指標則分別是:
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杯狀細胞數量、黏蛋白表達、緊密連接蛋白表達腸道黏膜免疫氧化應激、免疫應激腸道菌群這些評價因素及學術指標,從學術層面上,體現了無抗的要求。眾多企業也正是從這些角度出發,拓展無抗技術手段。
無抗時代的
挑戰
對於無抗帶來的挑戰,眾多企業家給與了不同的答案。
01
如何平衡無抗效果與成本?
布恩集團董事長 于娟
布恩集團董事長于娟表示,她對無抗方案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使用好的原料,而當今飼料原料成本卻是居高不下,這種情況下如何減少成本?
于娟表示,布恩通過優化飼料配方,一方面提升飼料原料利用效率,降低飼料成本;另一方面,優化無抗方案,確保終端養殖戶在無抗下仍然保持優秀的生產成績,保證動物健康、生產高效。比如通過優秀的乳化劑使用,節約油脂,通過選擇優秀的能真正耐溫、過胃的蛋白酶,來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因此,無抗效果與飼料成本控制本身是不矛盾的。
02
正確認識無抗後的動物腸道健康
安佑集團董事長 洪平
很多人認為無抗後仔豬會出現腹瀉,投訴會增加,因此腸道健康需要重新認識。
安佑集團洪平董事長認為,對不同的養殖場,比如飼養管理好的、中等的、差的養殖場,他們面對無抗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因此要幫助管理好的養殖場,平穩使用無抗飼料;對於養殖差的養殖場,需要幫助他們提升養殖管理水平。
嘉吉動物營養豬料技術總監 郭鵬飛
嘉吉豬料技術總監郭鵬飛博士則認為,由於很多養殖場現在採取的「先保健再吃藥」模式,而用大量藥會導致無抗方案效果不能保證,這需要幫助養殖場改變思路。
03
如何從飼料無抗走到養殖無抗?
飼料無抗、養殖無抗和食品無抗是抗生素控制使用的三個環節,尤其以養殖無抗執行的難度最大。
天康集團技術總監 禚梅
新疆天康集團技術總監禚梅認為,飼料無抗和養殖減抗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屠宰肉品不能檢出抗生素,第二步是飼料的禁抗,這是法規規定的,但養殖中的治療用藥,需要有個休藥期;第三步是飼料、養殖都不使用抗生素。養殖上減少使用的,尤其是肉雞一條龍企業,有很多經驗,但還是任重道遠。
如何實現養殖無抗,需要從三個方面解決:第一,選擇好種苗。好苗就好養,減少用藥,淨化疾病。第二,環境改善,圈舍升級、養殖模式升級,空氣、溼度、溫度等調控,減少應激,減少動物發病機率。第三,營養管理。營養要全面,管理好原料。這第三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讓養殖無抗變得更容易。
鐵騎力士技術與採購總監 周建川
鐵騎力士技術總監周建川認為,鐵騎力士從種苗、到飼料和肉品加工,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很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蛋品無抗,這裡的挑戰,除了要解決產品無抗,還要解決風味問題,還要解決效益問題。因此無抗養殖也是全產業鏈控制的問題,從種苗、飼養管理、科學免疫、營養手段、科學使用添加劑等來解決。
從容應對
無抗挑戰
無抗時代的開啟,以及非洲豬瘟的巨大影響,讓飼料企業備受挑戰。
上海新農技術總監 陳英傑
上海新農技術總監陳英傑博士深有感受,他說,非洲豬瘟發生後,新農面臨了巨大的壓力,首要任務是「保命」,讓豬活下來。所幸的是,非瘟發生時新農母豬存欄1.5萬頭,而今存欄3萬頭,算是完成的第一個任務。
新農的第二件事是降低養殖成本,淨化豬場,提高生產效益。具體的做法是五個方面:第一提高種苗生產潛能;第二淨化疾病;第三確保生物安全;第四利用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五,注重飼料營養。
建明中國副總裁 段智勇博士
此外,無抗以來,眾多企業都在尋找過得硬的解決方案。建明中國副總裁段智勇博士介紹,在這個階段,建明的無抗解決方案脫穎而出,獲得「2020畜牧飼料行業十大無抗技術創新企業」稱號。建明益生菌克洛生深受飼料廠歡迎,用來抑制病原菌,促進動物生長,成為替代抗生素的重要產品。另外,建明的植物精油、免疫增強劑也成為幫助飼料廠解決飼料無抗的重要添加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