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消費者淘寶網上購假貨陷入維權難

2021-01-10 央視網
【新聞調查】消費者淘寶網上購假貨陷入維權難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和網絡支付的發展,對於很多人而言,網購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5.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2%。就在大家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各種網購陷阱也隨之頻現。網店售賣的那些「專櫃正品」都可靠嗎?買到假貨要維權,有那麼容易嗎?近期,《新聞調查》記者跟拍了西安一位消費者的經歷,看看網購維權難在哪兒?

  「雙十一」買到了假的剃鬚刀?

  在陝西西安經營手機店的姜先生,在去年「雙十一」網購狂歡的熱潮下,上淘寶網買了一把促銷的飛利浦剃鬚刀,本以為自己借著電商節撿了個便宜,不曾想此後的半年多時間,他為此費盡周折。

  在使用一個多月後,姜先生新買的剃鬚刀壞了,當他去飛利浦維修中心維修才發現是假貨,這讓他很生氣。

  網購前,商家再三向他確保這款飛利浦剃鬚刀是「專櫃正品」,商家這些信誓旦旦的保證全部保留在淘寶旺旺的聊天記錄,但是他沒想到,在證據面前商家不僅不認帳,還反咬一口,認為姜先生拿了假貨來騙錢。

  姜先生和商家各執一詞,記者專程在淘寶上找到了這家「電動剃鬚刀正品專櫃」的網店,並將店內正在出售的兩款剃鬚刀全部買入。商品到貨後,記者帶著未開封的快遞,找到了北京飛利浦維修服務中心,試圖對這家店內所購的兩款飛利浦剃鬚刀進行真假鑑別。

  飛利浦北京工作人員進行現場鑑定

  很快,飛利浦的維修人員就確認這兩款剃鬚刀均為假貨。但在事實和證據面前,網店老闆依然反覆強調,他發出的就是正品,從未賣過假貨。也正是商家的這種態度激怒了姜先生,為了自證清白,他走上了一條曲折而漫長的維權之路。

  舉報假貨得有「假貨證明」,你有嗎?

  因和商家多次溝通無果,姜先生便向淘寶進行了舉報,希望淘寶平臺的介入能還自己一個說法。由於超過了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時限,淘寶客服人員通過電話告訴姜先生,需要他提供四類憑證說明所購商品為假貨之後才能幫他進行維權:

  一、出具賣家承認自己售假的聊天記錄;

  二、由品牌方、廠家出具鑑定真假的官方憑證;

  三、質檢部門出具的質檢報告;

  四、工商部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聽到這樣四個並列條件時,姜先生認為想要證明所購剃鬚刀是假貨並不難,即便賣家不承認售賣假貨,還有另外三條路徑可以選擇。

  官方維修店:不對消費者個人出具鑑定報告

  他首先來到了西安飛利浦官方維修中心,希望能由飛利浦品牌方給他出具一份書面的憑證,幫助他向淘寶網維權,但讓他意外的是飛利浦拒絕了他的請求,公司表示:他們不會對消費者個人出具官方的鑑定報告,主要是因為沒有第三方封存證據,品牌方難以對後續進行監管,一旦消費者個人對鑑定商品進行調包,將會給後續維權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公司不對任何個人出具官方書面憑證。

飛利浦西安工作人員接受採訪

  飛利浦公司的這一說法讓姜先生無法理解,他認為飛利浦有義務幫助消費者打擊市面上的假貨。對於姜先生的指責,西安飛利浦維修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感到委屈,他們認為姜先生作為消費者不應該一味的圖便宜,在網上購買低於官網價格三倍以下的冒牌產品,這樣的價格差異明顯就是假貨,他們認為姜先生是知假買假。

  對此姜先生認為很冤枉,多年來從事手機銷售行業的他,常遇到手機低於成本價清理庫存的情況,他認為在今天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非常迅速,飛利浦剃鬚刀新款層出不窮,老款低價促銷不是沒有可能,而且電商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渠道的貨源會帶來價格上的千差萬別,如果單用價格作為辨別真假的標準,就有可能誘導假貨賣高價。

  在再三協調下,西安飛利浦維修中心最終只願在姜先生網購這款剃鬚刀的假發票上寫明「假冒偽劣飛利浦」字樣,並且蓋上飛利浦官方的圖章,但這樣的證明並不符合淘寶規定的書面證明要求。

  質監部門:只負責線下生產領域的問題

   在品牌方碰壁後,按照淘寶為他提供的下一方案,找到了自己所在的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長安分局,希望質監局能給他網購到的這把假剃鬚刀出具一份質檢報告,但質監局告訴姜先生,他們只負責處理線下生產領域的問題,比如打擊轄區內的制假工廠或者黑窩點,而市場流通領域的相關事情應該歸工商局管。

  在姜先生進一步提及,希望能夠將自己網購的這款假剃鬚刀送檢時,質監局副局長告訴他,消費者自掏腰包是可以送檢的,但產品檢驗是有嚴格的規定,要求未拆包裝,並有相關的證據,而姜先生使用過的這款剃鬚刀屬於舊物,顯然不符合送檢標準。因此質監部門也無法給出淘寶網需要的維權憑證。

  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情況

  工商部門:要找網店或網站所在地區的工商部門維權 電話舉報立案後無進展

  目前,按照淘寶給出的幾種維權路徑,姜先生唯一存有希望的便是求助工商部門,當他找到自己轄區所在的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長安分局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工商部門一直遵循著區域性的屬地管理原則,由於姜先生所購商品的網店並非自己轄區的,因此姜先生只能去找淘寶網所在的餘杭區工商分局進行維權。

  通過餘杭工商局的12315電話,姜先生對這款商品進行了投訴,電話打出去一周之後,他收到了餘杭工商部門已經立案的回覆,但時至今日,立案之後並沒有新的進展。

  姜先生認為,兩地工商部門的互相推諉讓他很是絕望,對此西安的工商部門也感到委屈。他們告訴記者,在傳統的線下實體經濟關係中,買賣、倉儲多集中在一起,屬地管理是最為便捷有效的一種管理辦法,但這些年電子商務的猛然興起,打破了原有商品的整個物流和倉儲體系,買賣關係也不局限於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的商戶對消費者這一種形式,大量的個人商家湧現在網上,倉儲和賣方的分離,工廠直達消費者,這給大家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很多新的問題也隨之誕生。

  目前各地工商部門在面對網絡商家時都面臨著難以查找的難題,網絡商家無需工商登記,更沒有法規的強制性,工商部門往往難以處罰。

  淘寶提供的四種維權路徑,無一成功,到底應該如何維權?姜先生陷入困局。

  記者帶著自己在淘寶網上購買的那兩款假飛利浦剃鬚刀,專程來到了淘寶位於杭州的總部,找到了負責售後的淘寶客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淘寶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他們也很為難,因為他們只是第三方平臺,並沒有鑑定假貨的制止,只能要求消費者提供假貨憑證。

  因記者提供了這兩款剃鬚刀被飛利浦官方認證為假貨的完整視頻,在記者採訪當天,淘寶就將這家售賣假冒飛利浦剃鬚刀的網店關閉了。當記者進一步提出希望可以查看這家商鋪的相關信息時,遭到了淘寶的婉拒,淘寶表示他們有責任保護商家和消費者雙方的隱私。

  姜先生(左)

  誰在制假?誰在售假?記者千裡追蹤 困難重重

  一場維權之路,不僅步履艱難,而且根本無法看到任何可能被推動的跡象。那麼,這款給姜先生帶來如此多困擾的飛利浦剃鬚刀到底是誰在生產?誰在售賣?這家網店是如何運營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開始按圖索驥獨自找尋答案。

  退貨地址人去樓空

  首先,我們按照商家給出的退貨地址,專程來到了江蘇省泰州興化市船廠路32號,試圖找尋那位叫王健的收件人。然而,來到船廠路32號後記者找到的只是一個空調已經鏽蝕的空出租屋,周圍的鄰居也沒人能說清楚這間出租屋裡,曾經住著誰,做的是什麼買賣。

  為了更好地了解情況,在一位熟悉情況的村民帶領下,記者找到了這間出租屋的房主許先生。許先生告訴我們,之前他的確把自家船廠街32號的居民樓租給了一位叫王健的租客,但他們是否在裡面經營淘寶生意,自己並不知情,因為拖欠電費,去年年底就已經退租了,如今王健搬到何處他也不得而知。

  發貨地址查無此人

  隨後,記者通過快遞單上依稀可見的發貨地址:興化市南亭路255號,試圖找尋這兩把假剃鬚刀的發件人王麗。但到達目的地後,記者了解得知,興化市南亭路255號是一家經營不鏽鋼生意的老店,在這裡既沒有叫王麗的人,也沒有飛利浦剃鬚刀的蹤影。

  快遞員表示「說不清」

  為了進一步找尋王麗和王健,記者通過圓通快遞找到了收取這份包裹的快遞員高強,但高強表示,他從未上門收過快遞,所以他也說不清楚王麗和王健到底是誰?家在何處?而這也是電子商務時代各地質監和工商部門同樣面臨的困擾。

  一部分消費者認為,網購到假貨,網購平臺應該為此承擔主體責任,因為平臺就類似一家百貨公司,理應對自家商品進行管理和約束,但一部分專家認為,各大電商平臺並非一部分消費者理解的百貨公司,而是類似於中介公司,只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所需的保障,所售物品真假,這只能依賴買賣雙方自行鑑別。

  淘寶客服

  淘寶網站:一年自行查封網店18萬家 但向公安機關舉報後制假售假所受到刑事處罰的比例不足1%。

  鄭俊芳從兩年前被任命為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部負責人,她認為在打擊假冒偽劣這件事情上平臺也為難,和消費者一樣,平臺無權鑑定商品的真假,而唯一有權對商品真假進行鑑定的品牌方,各有各的想法,淘寶平臺上有10億量級以上的商品,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非每個品牌都願意配合平臺,在商品入駐平臺前對商品進行逐一檢測。鑑定商品真假,這是一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經濟成本的事情,並非每一個消費者都願意投入精力協助平臺進行鑑別。

  兩年間,鄭俊芳帶領著一支2000人的打假隊伍,每年花費近10個億,在阿里平臺上全力與假貨「死磕」,但她認為光在線上糾察,再努力都只治標不治本。因為線上只能關店,線下的制假窩點如果不能得到控制,那線上一切的努力都是無效努力。

  僅2016一年,阿里巴巴共排查製售假線索4495條,案值均高於目前刑法所規定的5萬元起刑標準,截至目前確認有刑事判決的僅33例,制假售假所受到刑事處罰的比例不足1%。這一年,淘寶自行查封關閉的店鋪有18萬家,但鄭俊芳認為,僅自己對售假商家進行懲治並不能對整個電商環境起到決定性作用。

  全球第一大電子商務市場 打假依據的還是24年前出臺的《產品質量法》

  在鄭俊芳看來,中國的假貨產業鏈之所以屢禁不止,原因之一便是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中國早已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第一大市場,但與之匹配的法律法規卻嚴重滯後。例如,我們現在適用的依然是1993年出臺的《產品質量法》,罰款的標準依舊停留在24年前,這直接導致我們行政監管的處罰力度低,對違法者不構成威脅。

  今年3月份,馬雲向全社會公開呼籲「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希望能夠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以及調動各職能部門一起聯手懲戒制假者。其實,儘快出臺一部能夠適用於今天突飛猛進的電子商務時代的法律法規已成為各界共識。在2016年12月19日,我國電商領域的第一部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草案首次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一部分專家認為,目前除了把線上的數據和線下的監管聯動起來,達到社會共治之外,想要剷除制假售假的根源,需要逐步建立一套全社會通行的信用體系。

  誠信問題是中國社會很大的問題,以前中國是一小塊一小塊關係網隔絕的一個社會,非常的不健康。沒有網際網路之前,誠信教育非常難,執法也非常難,但是今天通過互連網絡把我們生活中特別難解決的問題正漸漸被平臺解決。政府管理和保護平臺,平臺管理和保護社會。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

  目前《電子商務法(草案)》一審已經結束,向全國公開徵求意見。

  姜先生最終未能在60天期限內得到杭州工商部門的回覆。經淘寶調解,他更換了一款新的飛利浦剃鬚刀,如今他依然對其真假存疑。

相關焦點

  • 淘寶商城賣假貨 1500隻假卡西歐手錶團給消費者
    近日,廣州消費者王輝(化名)在淘寶團購「聚划算」平臺上購得一款卡西歐手錶,經卡西歐正品專櫃鑑定,所「團」手錶為假貨。     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經淘寶商城確認,該商城正品店「淘易手錶專營店」發起團購所售的1500隻卡西歐手錶均為假貨。
  • 難獲真假鑑定報告 消費者維權難舉證
    經新京報記者體驗調查,發現在很多日常商品的維權上,銷售商、消協及法院都要求由消費者提供鑑定證明,存在廠家鑑定報告不能針對個人出具、難有第三方檢測機構支持、質量檢測費用高昂等問題,導致消費者維權陷入無力可發的怪圈。
  • 揭秘全球代購造假:傍正品有三招 維權遭遇多重難
    接受驗貨、境外物流、專櫃小票,在海內外價差的誘惑下,這種「不出國門,購遍全球」儼然成為消費者的寵兒。  表面看,說明書、保卡、專櫃小票一應俱全,物流信息從國外到入關環環可查,實際上,小票是列印的、物流是空造的、產品是高仿的。海外代購成為假貨「集散地」留下一個思考:誰該被徹查?誰來進行徹查?
  • 暗訪海鮮市場,購買假貨有哪些維權途徑?
    一則消息傳出,記者暗訪了北京的海鮮批發市場,調查是否存在死蟹賣螃蟹的情況,經查,不少攤位用死蟹欺騙消費者。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在購物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被商家欺騙的行為,尤其是在網絡購物中。網上購物也出現了許多消費者購買假貨需要維權。如果你買的是假貨,你有什麼辦法維權?
  • 央視曝光9家電商7家售假 淘寶京東1號店均有假貨
    網購產品難辨真偽驗明正身不容易  26日,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想要為自己網購的商品驗明正身並不容易,高昂的維權成本使不少網購者選擇退讓,而不少正品專櫃卻不給驗貨或驗貨也不給開證明。  去年9月,小張在淘寶上買了一款紫光MP5,但用了不到4個月就鬧起毛病。
  • 新民晚報數字報-淘寶上買來的三星手機是假貨
    近日,讀者劉先生致電本報962555新聞熱線,反映在淘寶網上購物時,買到了一部冒牌的三星手機,但他多次投訴後,賣家卻玩起了「躲貓貓」,淘寶也遲遲沒有給出滿意的解決方案。  網購買到山寨手機  去年11月,劉先生在淘寶上一家名為「彬海數碼」的網店,購買了一部1336元的三星Note3手機。
  • 海購平臺宣傳假一賠十,卻陷入「售假」風波
    這些消費者們組建了「維權群」,目前群內已有245人,據統計其中69人購買過阿瑪尼手錶,其他人懷疑自己買到的口紅、防曬霜等產品有問題。 暢購平臺未向記者透露該款手錶的銷量是多少,但李女士告訴界面新聞,當天上午秒殺結束後,還有很多人想要,下午平臺又進行了補貨。
  • 為什麼某寶賣假貨沒人管,辛巴卻被立案調查?
    因為直播間售賣的燕窩存在著質量問題,辛巴也被立案調查,甚至面臨著15年的有期徒刑。陷入假燕窩風波當中的辛巴如今猶如過街老鼠一半,輿論聲討中辛巴已經近乎身敗名裂。但這個時候大眾也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辛巴賣個假燕窩就要被立案調查,但淘寶上商家賣的的假貨卻沒人管呢?其實解答這個問題並不難。
  • 網上化妝品80%是假貨?雅詩蘭黛等專櫃拒幫驗貨
    網上化妝品80%是假貨?雅詩蘭黛等專櫃拒幫驗貨   網上賣的化妝品80%是假貨?  網店裡雅詩蘭黛眼霜真假都有 最靠譜的是專櫃和官網  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
  • 網購買到假貨如何維權?
    後有抖音「帶貨一哥」羅永浩直播間所售皮爾卡丹羊毛衫為假貨,後來老羅回應直播間售出假冒品牌羊毛衫是因受到渠道供貨商的欺詐。直播帶貨界頂流薇婭、李佳琦、高火火現在直播帶貨也都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那麼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網購時要注意什麼又該如何維權?
  • 退不掉的貨 網購維權的假貨羅生門
    來源:經濟日報7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消費者李女士處獲悉,在經歷了維權十幾日、在社交平臺連續發布7篇投訴帖,並獲得12315介入後,她終於在7月6日收到了兩件退貨商品其中一件連衣裙的退款。此前, DAZZLE官方旗艦店客服曾以「其中一件是假貨」為由拒收退貨。
  • 淘寶全球購店鋪涉嫌售假 消費者維權處處碰壁
    最近,上海市民adaho全球在淘寶購物的商店,買了一袋品牌芬迪。但adaho後我們提供這個包是假的,並進一步確認後存儲於自己的判斷。之後一個接一個的店,淘寶和品牌,結果是令人沮喪的。這是怎麼回事?淘寶全球採購和小金字招牌保護消費者?看新聞記者知道吳hao-liang展開了調查。
  • 約三成海購商品涉嫌仿冒 海購商品真偽誰說了算?
    在這份報告中,網易考拉自營直郵倉、拼多多、淘寶、蜜芽、京東、國美在線等13家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均出現在涉嫌售假名單中。  據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介紹,本次調查體驗實際購買了跨境電商的海購商品93個樣品,涉及37個品牌。體驗人員聯繫品牌商標權益人或授權人,協商出具商品鑑定結論。
  • GUCCI包售假雖退貨 賣家仍遭淘寶封店
    網易科技訊 1月26日消息,近日上海買家林小姐在淘寶一家海外代購網店花
  • 消費者在「阿里拍賣」拍到的名表被第三方鑑定為假貨 如何維權?
    消費者又找到阿瑪尼官方售後部門,對方雖然可以口頭告知商品真假,但不提供任何書面證明。消費者陷入維權窘境。《天天315》本期聚焦:消費者在「阿里拍賣」拍到的名表被第三方鑑定為假貨,如何維權?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女子微信找人代購奢侈品買到假貨 專家:維權難
    兩年時間,她通過微信個人代購,花費近7萬元購買名牌產品,前往鑑定機構後,發現近期購買產品均為假貨,對方則拒絕退貨換貨。專家表示,很難認定代購者為經營者,售假「追責難」。  目前,楊雲已在中關村附近派出所報案。  兩年代購近7萬  住在北京的楊雲,是時尚奢侈品的忠實用戶,喜歡追逐明星同款,在購物渠道上卻一直面臨困境。
  • 網易考拉再陷假貨質疑 跨境電商正品承諾豈能「空口無憑」?
    左為消費者網易考拉購買,右為線下專櫃購買(圖片來源馬先生)  隨後,馬先生嘗試與客服多次溝通,網易方面也表示願意配合,但是對於問題核心——商品真偽與否,網易考拉則始終堅稱其為「正品,平臺無責」,而張先生也無法獲得廠家及其渠道商的正式的官方配合,至此,商品真偽無法判定,「維權」陷入各說各話的僵局。
  • 辛巴再遭質疑賣假雅詩蘭黛 網購買到假貨怎麼辦?
    因此以假貨名義向淘寶申請退款,開始維權時,淘寶店鋪不予退貨,但當「辛巴燕窩」事件爆出後,店方突然就同意退款了。 消費者在維權交涉的過程中,曾向店方索要報關單據,店方提供的單據卻顯示是2000個科顏氏,並非3.5萬瓶雅詩蘭黛眼霜。無論是商品數量和商品品牌,與辛巴在直播間所描述的相差甚遠。 而且在消費者要去專櫃驗貨時,商家卻一再勸阻。更有意思的是在辛巴帶貨之後,該店鋪的名稱,從「洋潮奢品全球購」變成了「全球購時尚美妝免稅店」。
  • Tiffany項鍊在某寶上買到假貨?!電商平臺的海外購還可信嗎?
    就在今年11月的時候,杭州的S女士向媒體反映,她在淘寶網上買的tiffany的手鍊和實體店的有差異,並且手鍊部件還發黑了。記者把情況反映到淘寶公關部門,對方表示會做進一步調查處理。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現在頒布的《電商法》可以幫助大家解決!
  • 馬雲假貨更好論惹爭議 淘寶為何與假貨「相愛相殺」?
    與假貨「相愛相殺」的阿里巴巴近來阿里巴巴因淘寶存在假貨問題而飽受爭議。上個月,國際反假聯盟(IACC)暫停了一個新創立的類別。此前阿里巴巴正是在該類別下被納入聯盟會員。,而奢侈品皮具等商品仿冒難度相對較低,造假成本很低,且大部分消費者對奢侈品牌具體細節不熟悉,無法自行鑑定真偽,造成維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