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知名「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
逃離的安徽蚌埠小女孩
高龍宇。圖/受訪者提供
「愛麗絲」的奇境冒險:
從中國毛坦廠到美國時尚圈
本刊記者/李靜
發於2020.11.16總第972期《中國新聞周刊》
高龍宇最近正忙著準備自己的新單曲,她要和去年剛得過朱諾獎(加拿大的格萊美)的歌手bülow合作,2018年獲得格萊美提名的穆拉·馬薩(Mura Masa)為她們擔任製作。
從去年開始,高龍宇覺得自己在音樂發展上特別順,一步步走近美國流行音樂圈的中間地帶。大衛·伯恩(David Byrne)、賽琳娜·戈麥斯(Selena Gomez)都在社交媒體上推薦、轉發她的歌曲,賽琳娜還專程去看了她的線下演出。「盆栽哥」(The Weeknd)疫情期間發過一個自己在家跳舞的視頻,伴奏音樂就是高龍宇的作品。
2020年3月8日,Lady Gaga為蘋果音樂製作了一個名為「女性之選」(Women of Choice)的歌單專輯,排在第一的是她自己的歌,第三位就是高龍宇去年年底推出的新歌《有錢女孩汁》(《Rich Bitch Juice》),Peggy Gou、Grimes、Charlie XCX等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排在高龍宇之後。
在此之前,高龍宇在紐約、洛杉磯的藝術圈子從事過相當多工種:當美妝、穿搭博主、模特,製作和主持脫口秀Tea With Alice,為各個時尚品牌製作宣傳影片和相片,在川久保玲的概念店實習做裝置藝術,作為DJ去各種派對打碟……再往前推,她是個從中國知名「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逃離的安徽蚌埠小女孩。
到美國後,她給自己取了英文名字愛麗絲(Alice),不是因為這個名字擁有與自己本名相反的女性柔軟,而是因為她嚮往童話中愛麗絲經歷的「wonder」(奇境)。自17歲從令她感到窒息的毛坦廠中學退學,自學SAT來到美國,高龍宇的確是那個跳入兔子洞的愛麗絲,一路狂奔,創造出了自己的奇境冒險。
彩色褲襪的羞辱
《有錢女孩汁》,這個名字古怪,高龍宇只用10分鐘就創作完成的歌曲,自從被Lady Gaga選中,就成了高龍宇被更多人認識的代表作。「有些人說我看起來很傷心,我只是長了張臭臉……有錢女孩汁是香檳和酸橙鹽,明白嗎?」英文原歌詞比中文翻譯更直白、自我,MV中的形象性感豔麗又怪誕扭曲,這既是她到美國以來為了目標不停追逐,沒辦法停下歇一口氣的情緒表達,也是對身為女性總是那麼容易遭受蕩婦羞辱的不滿與對抗。
「如果一個單身男生約會過10個女生,男生之間會說『天呢,老兄你好厲害』,但如果一個女生這樣做,他們就會說『天呢,你這個蕩婦』。」 高龍宇覺得這不公平,甚至女孩穿得出挑一點都可能面臨羞辱。
還是2011年,高龍宇在毛坦廠中學讀高中,在這個以準軍事化管理聞名全國的中學,高龍宇和所有同學一樣,除了吃飯、睡覺,從晨間六點持續到晚上的18個小時裡,都在上課和做試卷中度過。只有周日下午的幾個小時,是難得的自由活動時間。那個時候,她不敢也沒有機會特立獨行,學校規定在校內必須穿校服。
少女的愛美之心總是要找機會冒頭的,一個星期天下午,高龍宇認為那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休息時段,於是換上一條自己喜歡的彩虹褲襪,在校外的小鎮上逛街。她的衣著被學校的一位老師看見,報告給了班主任。「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羞辱我,『蕩婦』還是『婊子』?他用的是哪個詞我忘記了,但當時情形我記得清清楚楚。」高龍宇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上毛坦廠中學是父親為高龍宇做出的選擇。1994年,高龍宇出生在安徽蚌埠的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有自己的企業,雖然不大,但可以支持高龍宇在9歲時就出國旅遊,4歲開始學習聲樂和鋼琴。
在高龍宇眼中,父親是一個非常古板傳統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在高龍宇出生前,父親非常想要男孩,於是在還不知道性別的情況下,就給孩子取了這個男性化的名字。「我小時候非常討厭這個名字」,高龍宇回憶,「每次班裡來了新老師,說『接下來這個問題我們來找個男生』,然後就會叫到我。」 長大後,高龍宇卻逐漸喜歡上這個氣勢磅礴的名字,她覺得自己性格中的那股韌勁和倔強,仿佛冥冥中就是它帶來的,這名字在宿命中推動著她。
從小,高龍宇就嚮往外面的新鮮事物,經常泡書店,去報刊亭買各種報紙雜誌,從音樂、時尚類到新聞時事。時間長了,父親發現,無論別人提起什麼事,高龍宇都知道。「我爸對此非常反感,我一點都沒誇張,他覺得女孩不能這個樣子,女孩就應該穿著藍褲子和白襯衫,老老實實的。」高龍宇說。
2010年初中畢業後,高龍宇被送到離家4小時車程的毛坦廠中學,父親覺得這個封閉的環境可以屏蔽外界信息,讓她收收心,專心考個好大學。
高龍宇一開始並不抗拒,「我不怕吃苦,如果要我經受錘鍊,那麼好啊,來吧。」但她沒有想到毛坦廠中學讓她如此壓抑,入學以後,她感到「那種地方就是要抹去一個人身上一切個性、特點,把所有人組裝成完全一模一樣的高考機器,只為了一個目標,就是出成績」。大學畢業後再回看那段經歷,她對學習有了自己的理解:「學習應該是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這輩子不管遇到什麼難題,都能過去。」
大約是身體裡壓抑多年的倔強終於按捺不住要破土而出,在「褲襪」事件後不久,一個網友去美國讀書的消息敲醒了她,她在毛坦廠中學再也呆不住,「一定要出國念書」,她鐵了心。埋藏許久的韌勁從那時起顯現了出來,「只要我有一個目標,在它實現之前,我會渾身難受,每天24小時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考我怎麼能實現它。」高龍宇說。
高龍宇與好友麥迪遜·勒沃。圖/受訪者提供
從DJ助理到原創歌手
2012年8月29日,高龍宇如願來到美國進入波士頓大學,主修傳媒,輔修哲學。終於,無論自己打扮成什麼樣,都不會再被當作異類,自由降臨了。於是,她可勁兒地折騰,穿成火樹銀花。
臉上像調色盤打翻一樣的眼影,身上各種原宿風的豔麗糖果色蝴蝶結、蕾絲花邊、紗裙混搭,色彩高度飽和的染髮以及絢麗指甲,其實她都不在乎審美,而是她被壓抑太久的矯枉過正。
出挑的打扮和審美,使她很快獲得了媒體關注並有機會涉足紐約光鮮的時尚圈。大學三年級時,波士頓最大的報紙《波士頓環球報》用大半個版對高龍宇的妝發、服飾做了報導。也是這一年,她在紐約一個時尚派對上遇到了伯樂——音樂節目主持人、DJ切爾西·利蘭,並成為她的助理。還沒有畢業,高龍宇就找到了工作。
波士頓的最後一年,高龍宇在忙碌中度過。趕上切爾西在紐約有活動,高龍宇上午11點在波士頓上完課就坐上大巴,下午4點多趕到紐約,幫切爾西拍片、安排媒體,晚上11點多活動結束後,又坐上當晚最後一班大巴趕回波士頓。那時,高龍宇父親的事業滑坡,她不想讓家裡再掏學費,拼命修學分,提前一學期畢業拿到了學位。
畢業後,高龍宇只用了2、3年就在時尚圈和DJ界混出了名氣,她成了《NYLON》《PAPER》《DAZED》等流行文化雜誌上的常客,工作邀約不斷。漸漸的,再和切爾西一起工作,她已經是以朋友和夥伴的身份幫忙。
時尚之路越走越寬時,高龍宇意外地又迎來了一次新的際遇。2018年2月,她在紐約時裝周創作的裝置藝術「PERICURA」成了網紅打卡地,很多明星在那裡拍照,高龍宇的社交主頁漲粉飛快。有一天,INS上接到一條私信,她驚喜地發現居然來自為lady gaga、BLACKPINK等知名藝人寫過歌並擔任製作的音樂人麥迪遜·勒沃(Madison Emiko Love)。
麥迪遜·勒沃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自己早就在INS上關注了高龍宇,主要是想跟她學化妝,同時也因為她是個DJ,發私信是因為一次偶遇。
2018年春天,麥迪遜·勒沃在紐約蘇豪區布裡克爾街上看到對面昂首闊步走過來一個女孩,層層疊疊的裙子好像法國糕點,眼妝忽閃著粉色和淺藍色,亮晶晶的。她一眼就認出來這是高龍宇,那股自我的勁頭把麥迪遜·勒沃一下子迷住了。一到家,麥迪遜·勒沃馬上給高龍宇發了私信,直接問她,是否想做自己的原創音樂或者成為流行音樂明星,自己非常願意與她合作。
高龍宇秒回了這條私信,幾周後,她就飛到了洛杉磯,麥迪遜·勒沃即刻安排她試音,與製作人和詞曲作者交流,並與著名音樂製作公司帕爾斯(Pulse Music Group)籤約。原創音樂成了高龍宇今後的發展方向。
「不想抽那張牌」
高龍宇覺得自己挺幸運的,在這個需要人脈和關係的名利場,她就這麼橫衝直撞地闖入了。她覺得和自己這代人趕上了好時候有關,時機人人都會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韌勁能撐到時機到來的那一刻,而自己這代人等待的成本更低了,遇到時機的可能性卻更多了,只要在社交媒體上好好經營、展示自己,就有很多機會被人看到。
她當然想賺錢,但在這條路上,她最直接的目的是表達自我。「我對於這個世界有很多話想講,對發生的事也有很多反應,我總是想要表達我的觀點。」但她並不想代表誰,或是利用任何標籤來獲利。在做DJ時,她發現有些工作請她並不是看重她對音樂的理解和打碟技術,而是因為她的亞洲臉,或是主辦方只想找個女DJ穿上性感的衣服,她非常抗拒,這也是她決定自己做原創音樂的原因之一。
有人建議她在有了名氣後趕緊回國籤個公司,再利用華人市場回美國發展。「我不想抽那張牌。」高龍宇說。她聽說以前有些中國留學生來美國時,會特意做一套旗袍帶過來,她說,「天呢,你在中國都不穿旗袍,來美國穿什麼旗袍?我知道很多人會打中國人這張牌,但我不要,誰也別想定義我,無論用國籍、性別還是性向。當你不想標籤自己的時候,你才是完全自由的,作為一個人存在著。」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固執的表達自我,高龍宇的作品完全個人化,而沒有任何可歸類的文化特徵,反而獲得了更多自由和空間。
麥迪遜·勒沃說:「高龍宇絕對是我合作過的藝人當中最獨特的,與她合作非常輕鬆,她準確地知道自己在創作時要什麼,而且她似乎總能找到最能夠幫助她把理念變成現實的人。她也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視覺藝術與音樂無縫融合在一起,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直到今天,高龍宇的父母仍然對她的事業不理解不支持。高龍宇對父親說自己已經登上過兩次《紐約時報》了,父親只是回答「哦」。然後每次打電話仍然對她說:「你要不要想想幹點別的?」
她太過個人化的藝術表達也招來很多非議,但反正她只想做自己,對於別人的不喜歡壓根不在乎。很多人對她的興趣在好奇、佩服和不解當中矛盾著,一個網友留言說:「視覺上的藝術風格真的欣賞不來,可是她的人生經歷又打破各種認知,人真的可以活的這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