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學霸演員,因為「北大博士後錄用通知書」和一句「不知道知網是什麼東西」遭學術界質疑、網友深挖。一時間由於涉嫌學歷造假牽涉的誠信問題、人設問題引起熱議。
敏感字眼「博士」、「博士後」、「北大」。
一,博士和博士後的關係、區別。
1,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稱呼,同樣也可用來稱呼已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
博士是一個學生所能拿到的最高學歷。
2,博士後是新近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在正式成為專職研究人員之前,在一所水平較高的研究機構做一段時間的研究工作,享受有關部門的津貼、交社保、拿工資,是工作人員。
博士後不是學位也不是職稱只是一段經歷,短期的工作經歷。
二,翟天臨的博士後與北大的關係。
有學術界人士指出:
1,從資格審查角度來說,博士後站點進站審查只審查獲得博士資格後的相關文件,對於獲得博士的過程,即博士學位是如何獲得的、論文是否涉嫌造假等理論上應由授予其博士資格的學校審核。
有業內人員聲稱,現有的審查制度北大博士後工作站只審查獲得博士後相關資料,論文由授予博士證書的北電審核。
2,對設站單位來講,博士後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員,不列入正式編制,工作期滿後必須流動出站,在其獲得固定工作崗位前,實際上處於流動狀態。
北大只是一個站點,接受翟天臨一段時間從事研究的短期站點。
從這兩個角度分析,有網友表示翟天臨的博士論文涉嫌造假與北大沒有必然的聯繫,從某種意義來說,北大這次躺槍了。
當然也有網友質疑,北大作為中國最富盛名的學府,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又是最好的學院,在資格審查上是不是應該更嚴謹、慎重?
也有很多網友對翟天臨的演技給予肯定:有顏值、有演技,在角色的塑造中有能力!
一個好的演員,重要的塑造角色的能力,即使只有小學文化,觀眾一樣喜歡。如果演員把演技用在嚴謹的學術界會有怎樣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