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0年3月19日,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接受了中國廣電提出的700MHz頻段 2*30/40MHz技術提案,正式採納列入5G國際標準。成為全球首個首個5G低頻段(sub-1G)大帶寬5G國際標準,提案編號為TR38.888。該標準的成功制定,刷新了全球700MHz頻段5G頻譜資源使用的新標杆,這是中國廣電不懈努力的結果。把700MHz納入5G標準不僅將大大提高中國廣電在全球5G產業聯盟的知名度和話語權,而且為促進我國自主創新,加速全球700MHz產業鏈成熟貢獻了重要力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5G網絡加快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無線電頻譜資源配置在推動5G發展中的關鍵作用,2020年4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將部分原用於廣播電視業務的頻譜資源重新規劃用於移動通信系統,並明確了移動通信系統雙工方式、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和無線電臺(站)設置使用許可權限、移動通信系統與現有無線電業務完成協調的相關要求等。至此,中國最後一張5G牌照終於塵埃落定,5G的黃金頻段最終花落廣電。
700MHz的前生今世
我國農村地區地形複雜,地域大,人口密度小,敷設電視信號的有線接入網成本太高。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農村在十幾年前是沒有普及閉路電視,傳統的收信號方法就是天線接收。而700Mhz是非常優秀的無線頻譜資源,波長可以達到43cm,繞射衍射能力強,衰減少,信號覆蓋廣,是發展移動通信非常理想的覆蓋頻段。所以,自2006年地面數位電視DTMB國標發布並在全國推廣以來,700MHz順理成章的分配給了廣電用作農村模擬廣播電視信號的覆蓋。
隨著技術進步,我國農村地區已經大量使用直播衛星收看電視節目,地面數位電視技術也正逐漸取代傳統的模擬電視技術,原模擬電視佔用的部分頻段已經具備了釋放出來的條件。700MHz頻段用戶越來越少,頻譜利用率極低。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多數國家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700MHz頻段的地面電視「模數轉換」,並將釋放出的頻譜用於頻譜利用率更高的主流移動通信系統。近些年來,收回700MHz頻段,避免寶貴的頻率資源閒置浪費的呼聲越來越高。乘5G發展東風,我國把700MHz頻率重新分配給廣電用作5G覆蓋也正是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合作內容解讀:
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合作框架約定:雙方聯合確定網絡建設計劃,按1:1比例共同投資建設700MHz5G無線網絡,共同所有並有權使用700MHz5G無線網絡資產。中國移動向中國廣電有償提供700MHz頻段5G基站至中國廣電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對接點的傳輸承載網絡,並有償開放共享2.6GHz頻段5G網絡。中國移動將承擔700MHz無線網絡運行維護工作,中國廣電向中國行動支付網絡運行維護費用。在700MHz頻段5G網絡具備商用條件前,中國廣電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絡為其客戶提供服務。中國移動為中國廣電有償提供國際業務轉接服務。雙方將在保持各自品牌和運營獨立的基礎上,共同探索產品、運營等方面的模式創新,開展內容、平臺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並開展渠道、客戶服務等方面合作運營。
雙方的合作期限自5G合作框架協議生效之日起至2031年12月31日,合作期限屆滿前,任何一方有意續約的,雙方將就5G合作框架協議續約事宜進行協商。
這場豪門的聯姻實屬互利雙贏。將打開中國5G競爭的新格局。
解讀一:對5G格局的影響
從時間上來看,合作日期至2031年12月31日,縱觀移動通信發展史,每十年一個迭代,應該說,合作期限覆蓋了5G的整個全生命周期。十年合約,面向5G未來的長期主義可以讓兩個生態謀划具有長期利益的合作,不會被短期的功利主義逼迫,損害彼此長期利益。還可以讓電信運營行業少一些動蕩和無謂的低層次低水平的競爭。移動和廣電的聯合將重塑電信業競爭格局,從傳統的三足鼎立,形成了電信+聯通PK移動+廣電的雙雄爭霸局面。2019年9月,電信和聯通成立了5G第一個運營商聯盟。和電信聯通的分片區共建共享接入網來比較,移動和廣電的聯盟更具有共建共享深度。未來5G網絡層面的對決的格局形成,電聯組合最大的優勢在於3.5GHz頻段寬廣的200M連續頻譜資源實現的高速上下行,可以帶給用戶極致的寬帶體驗。而移廣聯盟最大的強項在於700MHz的廣覆蓋,加上2.6G和4.9GHz的多頻組合拳。行業競爭層面,移廣聯盟和電聯組合的競爭將會從價格競爭向生態競爭轉移,將會從價格、服務、網絡、內容、業務等多維度、多層次的展開全方位的競爭,比如在政企市場。同時也會在需要合作的地方會合作的更深,比如在應對網際網路寡頭方面。
解讀二:移廣聯盟和電聯組合的性質
移動和廣電的聯盟不是純粹的商業合作,這是國家信息通信領域的一次制度創新改革,是決策層管制意志的體現和實踐。如果說電聯組合實現的是5G接入網的共建共享,那麼移動和廣電的聯盟可以說是命運共同體。如果說電聯組合比喻成計劃經濟的話,移廣聯盟就是市場經濟。舉個例子,電聯組合相當於大家一起AA制吃飯,酒足飯飽之後分別算帳買單。移廣聯盟則可以理解為一起宴請客戶,共同努力爭取獲得客戶大單。
從生態互補看,廣電移動合作是兩個互補的生態以強補強,以長加長,是共贏型,共生型的合作;電信聯通則是同質型、零和型的合作。
從產業發展的意義來看,移廣聯盟的合作不是兩個公司的商務合作,而是兩個生態的融合。電信系和廣電系兩大生態從三網融合開始的對立、對抗走向5G時代的合作、融合,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成為連接兩個生態的結合點,開創了電信業合作的新紀元。
解讀三:中國移動的付出與收穫
中國移動最大的收穫是取得了700MHz的使用權。本次合作使其獲得了700M黃金頻段,5G網絡建設的頻率組合變成高中低頻段兼備的「700MHz+2.6GHz+4.9GHz」。多頻率組合可以在將來5G網絡運營時期給客戶提供更加優質豐富的服務,輕鬆佔據市場先機。相比崇尚市場力量的IT行業,CT行業更多的是依賴政府的政策引領。縱觀整個CT行業發展,從3G時期開始,中國移動選擇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TD-SCDMA版本,責無旁貸的承擔起了國家責任和民族大義。為了彌補TDD在制式上的短板,中國移動在4G時期建設了240萬個基站,比電信聯通兩家運營4G基站之和還要多。不難判斷,3/4G時代的所承擔的責任是中國移動在5G時期獲得700M政策紅利的主要原因。
作為共建共享來講,中國移動付出了700M基站50%的建設成本,而且出讓了部分2/3/4G網絡的使用權,換來的是700M頻段使用權。而且可以通過出租傳輸網絡給廣電來獲得網絡租賃收益。毫無疑問,拿了700MHz頻段資源的中國移動如虎添翼,是十分利好的結果。中國廣電所依託的廣電系是內容產業的標準制定者、遊戲規則制定者以及生產者,中國移動因合作可以獲得在內容生態的戰略高地。未來中國移動的旗下的咪咕視頻業務也將會如魚得水。
解讀四:中國廣電的機遇和挑戰
作為「雙贏」的另一方,中國廣電同樣收穫頗豐。一直以來,廣電因體制僵化、電視網絡運營能力差、濫用視頻媒體監管權等問題而廣受詬病。5G為廣電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網絡建設方面,依託中國移動豐富的網絡建設經驗來實施700MHz網絡建設,不僅充分體現取長補短,而且可以獲得中國移動充裕的資金後盾作為支持,減少了自身資本開支。作為毫無任何移動通信運營經驗的運營商,借700M政策東風,一舉獲得了中國移動2/3/4/5G的使用權,可謂是彎道超車,一步登天。再加上之前工信部許可的4.9G頻段使用權,可以說,廣電在5G的前景一片光明。內容生態紅利在700M時代或提前釋放。如果廣電能夠抓住 5G 這一波紅利,在思維認知、內容市場管制、大帶寬業務創新等方面放鬆市場管制,那麼將有助於讓「5G媒體2C市場」提前到來。
但是,機遇和挑戰並存,廣電面臨的問題同樣不容小視。首先,就目前來看,中國廣電還沒有完成對全國各省/直轄市的廣電網絡的整合,國家、省、市、縣四級垂直通道沒有打通的情況下,很難在5G上實現有所作為,所以體制的弊病必須要解決。其次,在建設層面,5G網絡的基站部分可以委託中國移動建設,傳輸承載網也可以租賃中國移動的網絡,但是5G核心網是運營商最核心的部分,廣電不可能依託移動完成,必須要自己建設。這對毫無任何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經驗和人才儲備的中國廣電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除此之外,在運營層面,廣電在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產品規劃、技術開發,這些經驗欠缺和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同樣會影響到中國廣電5G網絡的未來。
解讀五:對5G產業鏈的影響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6個國家或地區已經開始或計劃在700MHz頻段部署頻分雙工(FDD)方式的4G網絡,歐洲也把700MHz作為未來5G部署的主要頻段,華為等5G網絡設備及終端供應商也正在積極投入700M網絡設備及終端的研發。對於 700M 產業鏈來說,移廣聯盟的加入,無疑是個巨大的利好,首先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廠商在 700M 的資源投入。移廣聯盟將以一個面孔面對國內的終端商、設備商、晶片商和標準化組織。無論是產業鏈的哪一個環節都不會無視中國移動的龐大用戶規模,必然會加大資源投入,700M 產業的成熟周期將會被極大的縮短。
總結:
風雨欲來滿神州,5G時代是一個未知遠大於已知的時代。如果說700MHz賦能5G網絡是巨大利好的話,那麼移廣聯盟的形成對整個國內5G格局就是一個巨大的激勵。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沒有合作也沒有發展,由競爭合作推動的行業發展才是業界的主旋律。我們堅信中國的通信行業可以通過這種競爭合作有序的,良性的向前發展。讓我們共同期待5G的精彩和5G的美好未來。
作者信息: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 山東分公司 賈漢偉
jiahanwei@cmdi.chinamobile.com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 5G行業應用工作辦公室 孫茂琰
sunmaoyan@sd.chinamobile.com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 政企客戶中心 徐麗娜
xulina@sd.chinamobi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