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女皇這個詞,相信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一定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雖然說武則天唯一的女皇帝並不切實際,但她卻是史學家們唯承認女皇帝。不過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古代西方一堆女皇,中國只有武則天一個,和幾個不被史學家承認的女皇,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大多數人歸結於中國古代重男輕女,其實不然,這件事細說有很多原因,但是總結起來就是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繼承人問題。中國古代帝王嚴格意義上說,是不缺繼承人的。因為他們後宮佳麗三千,有數不盡的女人為其生育。而且不同於西方庶子無權繼承,中國即使是婢女生的孩子,在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也可以上位。
這就促成了一個結果,那就是中國古代帝王,只要有一代生育能力正常,那開枝散葉下去,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也就沒有繼承人的問題了。怎麼著都能找個兒子當繼承人。而西方帝王則完全相反,在基督教一極化後,一夫一妻制盛行於西方王室。這就導致生育率大大降低。而一夫一妻制還不是主要原因,還有近親通婚,以及私生子沒有繼承權的問題(除非合法化)。
甚至極端到拜佔庭帝國那種生於紫室才有繼承權(意思是皇帝繼承帝位後,與皇后生育的孩子才有繼承權)。在這種情況下,女性繼承人的出現,便不難理解了。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會想讓自己因為沒有兒子,而讓自己的家族失去繼承帝位的的機會。所以兒子不行,那女兒就上,無求所謂。
而上述只是中國古代很少出現女皇的主要原因,還有一些次要因素,也很值得分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古代帝王對後宮幹政和外戚的恐懼。在歐洲的君主們,如果妻子出身高貴。都會高興的不得了,因為這意味著,他有權利繼承嶽父的遺產,甚至是國家和王位。所以這些歐洲君主找老婆都願意找地位高,出身高的。
但是你如果看中國君主對後宮,尤其是皇后的人選,為了避免外戚幹政,竭力要找出身低下的女子。你就知道中國君主和歐洲君主,對於配偶身份截然不同的觀點。不過中國君主說是對外戚恐懼,事實上還是對女人恐懼。紅顏禍水嘛?這個詞在歐洲沒有什麼市場,但是在中國卻是幾千年的古訓。
那中國古代為什麼恐懼女人呢?可能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女人太能幹了吧?在中國古代社會早期,女性幾乎和男性平起平坐。男性是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自己的地位置於女性之上。所以對這來之不易的權力,男性將女性接觸這種權力,視為最大的禁忌。不過不清楚的是,為什麼中國會形成這套觀點,而歐洲卻沒有呢?
這恐怕想要了解,又要寫一篇文章進行詳細分析了。各位網友對此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