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狂歡剁手節「雙十一」過去不久,線下購物活動「雙十二」眼看又要打響。近日,據相關消息報導,國內零售巨頭華潤萬家今年「雙十二」期間,將開啟華潤通·潤錢包支付業務,以進一步提升消費體驗和會員服務,深化向數據+體驗驅動的新零售轉型。
華潤通,國產零售巨頭的發力
據了解,華潤萬家將於11月29日至12月12日,率先在浙江各大華潤萬家推出使用華潤通·潤錢包支付,即可享受整單95折優惠活動,「雙十二」當天狂享5折優惠,40元封頂。即同一用戶累計消費80元以內享五折,超出部分仍繼續享受95折優惠。
活動當天,消費者只需下載華潤通app,在app中開通潤錢包支付功能並完成支付,即可成功參與本次雙十二優惠活動,華潤通老用戶成功支付享同等優惠。
行動支付網了解到,華潤通APP是一款由華潤集團打造的綜合電商平臺及基於網際網路的全場景品質生活平臺,其開發商是旗下企業華潤網絡(深圳)有限公司。簡單來說,這款APP即是依託華潤的產業優勢,整合旗下優質商戶資源,將線下商圈拓展到線上。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華潤萬家、沃爾瑪、家樂福在內的幾大零售巨頭,都已經和支付寶、微信達成了合作,以提升消費者的支付體驗。此番華潤萬家推出APP的錢包功能,可以讓消費者更加方便的管理積分參與優惠活動,從而增加用戶的使用粘性。
不過,華潤集團等相關企業並沒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因此無法進行包括銀行卡收單、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在內的各種支付業務,小編推測所謂的華潤通錢包可能只是提供各支付方式,並不涉及資金存管。
據華潤萬家浙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線下相融合是一個趨勢。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購物越來越簡單流行,零售巨頭們顯然不甘心,從線下拓展到線上顯然也是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另外兩家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沃爾瑪,Walmart Pay的逆襲
2015年12月,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推出自己的行動支付服務「Walmart Pay」。而在此之前,沃爾瑪聯合塔吉特以及百思買等零售商開發了一款名為CurrentC的行動支付應用,阻擊Apple Pay和谷歌錢包。
Walmart Pay宣布在美正式上線支持綁定3種卡
而在國內,沃爾瑪顯然意識到了行動支付市場的競爭激烈,無論是CurrentC還是Walmart Pay都沒有出現在國內市場,反而沃爾瑪中國非常開放地約上了微信、支付寶等本土的行動支付平臺。
國際市場上,Walmart Pay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Apple Pay,然而Walmart Pay的發展並不一帆風順。首先是推出之際,Walmart Pay並不被外界所看好。作為不支持Apple Pay的零售商代表,Walmart Pay採用了與支付寶、微信支付類似的掃碼支付,各品牌的手機都可以安裝該軟體,支付帳號也可以和用戶在沃爾瑪開設的儲蓄帳號進行關聯。與Apple Pay的針鋒相對將Walmart Pay推上了風口浪尖。
接著,沃爾瑪子公司連鎖超市Asda也引進了Apple Pay,爾後甚至傳出沃爾瑪可能放棄自己支付工具轉向選擇Apple Pay的消息。不過這些負面消息並未阻止沃爾瑪推行Walmart Pay的信心,去年7月Walmart Pay再度擴大覆蓋範圍,宣布600多家新門店加入支持,到今年6月份,Walmart Pay已經覆蓋了美國將近5000家沃爾瑪超市,推出一年之後其使用活躍度已經超過了谷歌Android Pay,在美國排名第三,僅次於Samsung Pay和Apple Pay。
根據Pymnts.com和InfoScout的一項調查,目前沃爾瑪支付的採用率已高於Samsung Pay和Android Pay。而據金融服務機構Crone Consulting LLC估計,在2018年底,在活躍用戶(每月至少進行2筆行動支付交易)的數量上,沃爾瑪支付將會超越Apple Pay。看起來,沃爾瑪的堅持是值得的!
家樂福,借殼銀聯推Carrefour Pay
2017年9月28日,家樂福和銀聯籤署了全面合作協議,並宣布推出Carrefour Pay,在支持銀聯二維碼支付的同時可以完成會員驗證,獲得會員優惠。
在已經支持了支付寶、微信等掃碼支付的基礎上,家樂福為何要聯合銀聯推出了Carrefour Pay?一方面,家樂福要拓展其會員體系和支付功能,通過APP將線下優勢帶入到線上;另一方面銀聯要拓展二維碼支付的使用場景,通過綁定家樂福APP會員將銀聯二維碼推向市場。所以,二者可謂一拍即合。
以家樂福自有客戶忠誠度計劃和用戶體系為基礎,以銀行金融支付帳戶為保證,集會員、預付卡、權益、增值服務和銀聯掃碼支付功能於一體,Carrefour Pay看上去非常美好,然而通過行動支付網的測評體驗來看,它不過是「銀聯二維碼+家樂福會員卡」的合體而已,同樣也不涉及資金存管,但是家樂福想通過如此簡單的加法來打破線下第三方支付的二維碼支付壟斷局面,顯然是很難的!
不過據了解,未來雙方還將在綜合支付平臺、會員體系、大數據、智慧零售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結語
零售巨頭、大型商超嘗試行動支付服務的例子顯然不止上述幾個,有像沃爾瑪這樣的巨頭不遺餘力地推行自家Pay的,也有像家樂福、塔吉特等擁抱Apple Pay等其它支付方式的,還有像臺灣全家便利店這種「小身體有大心臟」嘗試掃碼支付My FamiPay的。
行動支付的趨勢已經逐漸將線上線下融合起來,線上線下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未來的支付方式也將會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多了,那麼薅羊毛的機會也就自然得多了!
本文為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行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行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