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網上的偶遇,讓我和小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這三年中她總是喜歡把她的悲歡離合、甚至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給我傾訴半天,這個性格開朗的女孩,總是讓人不忍心拒絕。慢慢地,我就把她當成了一個遠方的小妹去看待,也願意去傾聽她的開心與煩惱,也樂此不疲地給她一些建議,幫她解決一些煩惱。
前天突然接到小蕊的電話,說要來我所在的城市旅遊。並虔誠地表示,有時間的話請我吃個飯, 以示感謝。因為我很少與她電話溝通,也從未想著能見面,因為去年時候我知道她正在籌備婚禮,我想著估計比較忙,就聯繫的很少。其實她的感情我知道,她和男朋友小杜是大學同學,從大一開始戀愛到去年準備結婚,已經談了將近八年。當小蕊如期而至,迎面走來時, 我還是一眼就認出她了。
與微信上的照片差別不大,是個素麵朝天的陽光女孩。但是比我想像中的多了一些成熟和穩重。當問到她小杜怎麼沒來呢,她一愣瞬間又笑了。告訴我去年的婚禮是和別人,不是和男朋友小杜。聽到這個信息,我有點驚訝,也瞬間釋然。因為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挺多,而且我心中一直有個理論就是,很多人適合戀愛,卻不是理想的結婚對象。
吃飯過程中,小蕊斷斷續續給我講了一些細節。去年她家裡人開始催婚,因為在農村二十六歲的女孩子,已經是大齡剩女了。於是她和小杜開始談起了結婚事宜。但是當時的他們,在他們上班的城市裡租房,每月工資交完房租後攢不到兩千塊。所以說買房,從來沒有去奢望過。雙方父母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也同意幫孩子湊首付,然後月供他們自己來還。小蕊挺贊同這樣的解決方案,但是男朋友小杜不願意。
因為面對高昂的房價,他覺得兩人工資加一起即使勉強夠還月供,但是肯定會嚴重的影響生活質量,也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所以小杜希望能過個兩三年之後再考慮結婚買房的事情。說到這裡,小蕊沒有再說下去了。我們兩個人其實已經有了默契,我知道她已經把原因和結果講完了。所謂的然後,也就是再也沒有然後了。小蕊選擇了很快的分手,並很快地選擇了相親,完成了想要的婚姻。
中間有兩次提到了與男朋友小杜的感情,我看到小蕊眼裡充滿了甜蜜。她說這已經成了很美好的記憶,也是最完美的結局,這也是她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她和現在的老公,生活得很幸福,也會和老公提起之前的感情。但是都能坦然和欣慰,我想這也許是戀愛和婚姻,最完美的詮釋吧。
從一而終,走過愛情長跑最終走進婚姻殿堂的有很多,我也羨慕這樣的婚姻。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幸運,當我們走過愛情長跑去面對婚姻時,卻發現婚姻需要很多物質條件,需要彼此承擔更多責任時,我們變得手足無措,有人退縮了怎麼辦?
戀愛是婚姻的基礎,我不反對。但是我不喜歡把婚姻強加在戀愛身上,一旦我們帶著一種目的或者希冀去追求對方,結果卻往往造成了這種感情變得不再純粹。
我欣賞熱烈而純粹的人生態度。該愛的時候就轟轟烈烈,不要在意世俗和別人的眼光。當需要你承擔責任的時候,你能揮劍斬情絲,能撐起那一份責任和擔當。
得與失,又有誰能分清;愛情與回憶,哪個更美好;沒有遺憾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種最大的遺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