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在新建人行過街天橋時,添加了電梯、無障礙設施,還有的城市為已建成的人行過街天橋安裝直升電梯。"在今年的市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梁玉山提出《關於為市區人行過街天橋加裝無障礙直升電梯和加裝遮陽棚的提案》。市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答覆表示,計劃在香爐礁橋下跨東北路建設一座人行天橋,全橋共設 3 部垂直升降梯。
建議:人行過街天橋應注重人性化設計
"很多人寧願闖馬路,也不走人行過街天橋。"梁玉山分析,行人過街不願意走天橋,原因包括人行過街天橋的位置對有些人來說有些繞遠,不太方便;或者人行過街天橋本身設計不夠人性化,年輕人都覺得十分吃力,更不用說老年人了。"濟南、長沙、南京等城市都在推廣這項有利民生的措施,為人行過街天橋加裝垂直升降設備,滿足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等人群需求,值得推廣。"
他建議,做好全市範圍內人行過街天橋使用狀態的調研。設計具有景觀功能的電梯,比如安裝透明玻璃的直升電梯,具有一定的觀景功能。要確保電梯安全有效運行,並利用社會資源進行維修養護。
"完善的配套設施更能體現城市建設的人性化。"梁玉山建議,人行過街天橋應多注重人性化設計,比如天橋加裝頂蓋可以遮日避雨。目前我市絕大部分人行過街天橋沒有設計上蓋,夏天日曬溫度很高,行人走在上面很不舒適;而雨雪天氣露天樓梯、地面溼滑,容易摔倒導致受傷。要切實解決階梯太陡、雨雪天滑、晴天曬的問題,人行過街天橋遮陽篷、樓梯地面防滑等配套設施必須跟上,以最大程度減少行人通過天橋的麻煩。建議要建立長效機制,明確管理、維保、監理等各自職責,將責任落實到人,確保管理到位。
網絡配圖
答覆:香爐礁車站人行過街天橋工程作為試點工程
市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在答覆中表示,目前,該中心管轄範圍內人行天橋共 27 座,由於建設年代久遠,受制於當時的設施管理理念和建設維護成本較高等原因,在工程設計過程中均未增設人行電動扶梯。近幾年,該中心在人行天橋管理過程中,也考慮到行人通行便捷、安全等方面工作,加強了對人行天橋等市政設施的日常管理,根據設施運行狀況和市財力投資情況,對影響通行安全的設施逐步列入專項維修改造計劃予以完善,增設了斜坡,對臺階進行了防滑處理。
關於人行天橋加裝電動扶梯的建議,由於加裝電梯,需從天橋整體結構安全角度進行重新設計與評定。目前,現狀 27 部人行天橋的結構狀況和空間暫不滿足電梯加裝要求,暫不具備加裝自動扶梯的條件。
但為加強無障礙設施的建設管理力度,為殘疾人士和老弱群體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環境,該中心積極探索人行天橋加裝電梯的可行性,並將東北路(香爐礁車站)人行過街天橋工程作為試點工程。該工程計劃在香爐礁橋下跨東北路建設一座人行天橋,全橋共設置 3 個梯道,為解決弱勢群體順利通行,在每個上下橋梯道處均設置垂直升降梯,全橋共設 3 部垂直升降梯。該工程目前已完成立項工作,待完成招標後,立即組織實施。工程完工後,將由專業維保單位負責日常運維管理。
下一步,該中心將結合本次試點工程的實施效果,在新建人行天橋工程中,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加裝電動直梯。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齊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