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轟濫炸的推銷、漫天撒網的電信網絡詐騙……長期以來,部分「95」開頭的電話成為騷擾、詐騙電話「重災區」。
工信部對相關亂象進行了整治,關停了部分號碼。關於但是在實際的生活當中,一些「95」號段號碼目前仍然被大量用於騷擾、詐騙電話,部分號碼捆綁AI智能語音,電話智能呼出,持續不斷騷擾,讓人防不勝防。
「95」號段騷擾、詐騙電話依然猖獗 有的還捆綁智能語音
狂轟濫炸,「你好,我是xx金融公司的客服,您需要資金周轉嗎」「沒興趣」「是這樣的先生,我們這個產品是三個月內免息的,資料審核快,不看徵信,申請即到帳...」你有沒有經常收到這樣的騷擾電話呢?雖然隨著整治行動的開展,騷擾電話有所減少,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春又生」,騷擾、詐騙電話依然屢禁不止。曾經一名河南新浪微博用戶上傳了自己近期的電話攔截記錄:一天接到16個騷擾電話,其中15個為「95」開頭的電話。
以『95』開頭的電話,很多只是末尾一兩位數不同,屏蔽一個又來一個,把單個號碼拉入黑名單根本阻止不了騷擾,且無法回撥,不勝其煩,除了營銷騷擾電話以外,當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95」號段號碼也被大量使用。前不久,福建泉州市民王女士接到一個「95」開頭的8位電話號碼,對方 通信管理局,你名下有一張北京的手機卡,每天發一千多條詐騙簡訊,涉嫌犯罪!你的身份證號為320111************你需要到北京報警。幫您轉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
本來還有所懷疑的王女士,當聽到對方準確報出自己的身份證號後,深信不疑。隨後,所謂的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畢警官」在電話中聲稱,要對王女士的帳戶資金進行保全,並要求王女士將身份證、銀行卡正反面一一拍照並發送。當王女士按照「畢警官」要求完成操作後,帳戶裡一萬餘元不翼而飛。
「追溯此類號碼實際使用者困難重重,實名制形同虛設。」
一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將「95」號段號碼與語音機器人捆綁,一天可撥出上千個電話,漫天撒網後找出重點對象,再用人工客服精準詐騙。
通信運營商聯合一些企業對號碼來源進行標記和共享,針對一些被用戶頻繁標記為騷擾、詐騙的號碼,在來電時進行提醒,該做法值得進一步推廣。不過作為個人而言,除了看到這種標誌的電話拒接以外,還是一定要小心了,尤其是索要身份證、銀行帳號個人隱私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