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股份、立訊精密、藍思科技一直是A股價值投資者的標的,但歌爾股份作為蘋果產業鏈上的聲學龍頭最近日子卻不好過,從高點至今已經超過20%的跌幅。為什麼會大跌?今天,貝殼投研就來分析一下歌爾股份。
一、歌爾亮眼的第三季度報
歌爾股份圍繞「零件+成品」戰略布局,零件業務主要是聲、光、電領域的零組件,成品業務則是基於零件業務發展的可穿戴、虛擬實境和智能家居方面的業務。其中TWS耳機和VR是歌爾股份近幾年最主要的成長產品線。
2020年第三季度,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47.3億元,同比增長43.9%;歸母淨利潤20.16億元,同比增長104.71%。同時公司還發布了全年的業績預告,預計全年淨利潤27.5-28.8億元,同比增長115-125%。歌爾股份畢竟是蘋果的核心供應商,跟著大哥還是有肉吃的。
但在亮眼的第三季度業績之下,作為蘋果產業鏈上的聲學龍頭歌爾股份,卻在六個交易日內跌去了300多億的市值,歌爾股份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公司基本面的一些變化。
二、歌爾到底怎麼了?
第一,存貨巨幅增加。
數碼類產品有一個特點:更新換代非常快,一生產出來就開始貶值。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歐菲光了。作為蘋果產業鏈上的光學龍頭,歐菲光在2018年就因為超過100億的存貨,導致大額計提了15.6億,致使公司2018年業績暴雷,隨後股價一字跌停,公司馬上停牌籌劃重組,但重組告吹,復牌後股價一路跌停,幾近腰斬。
歌爾股份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2020年第三季度,歌爾股份的存貨高達122.62億元,同比增長146.74%,而在2019年三季報時候,卻只有49.7億元。
歌爾股份股票(002241)這麼大的庫存,基本上也是需要減值的,如果我們按照10%來貶值,那麼歌爾股份今年的計提減值準備也超過了12億元,將直接影響12億的淨利潤,對今年的業績影響非常大。
歌爾股份對於存貨大幅增加做出了解釋,一方面,因為今年整體的銷售規模擴大,同時考慮銷售旺季備貨等因素,三季度庫存水平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客戶出於成本考慮,將運輸方式從空運變成了海運,在客戶確認收貨之前都不確認銷售,所以庫存增加。海運因時間較長就會積累很多生產的存貨在運輸路途,但其實已經出貨。
但不管公司怎樣回復,有些事情真的說不準,具體的還要等到歌爾股份的年報才能知道答案了。
第二,負債纍纍,嚴重缺錢。
歌爾股份目前處於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狀態,公司通過增加對上遊企業的欠款,來不斷生產增加庫存,而下遊賣出去的錢也暫時收不回來。面對這種情況,歌爾股份只能通過不斷的舉債來維持經營。
2020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短期借款40.99億元,應付帳款高達184億元,再加上別的,公司流動負債高達248億元,總負債更是有320億元,前三季度的利息支出就超過了2個億,可以說是非常缺錢了。
所以說,歌爾股份其實不只是存貨問題,債務問題也很嚴重。
歌爾股份股票(002241)目前就是一心只想搞錢。歌爾的大股東在2020年開始頻繁質押股票,質押的比例不算高,在20%左右。但是因為質押時歌爾股份的股票處於高位,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質押的危險性。
質押股份獲得的資金對於體量規模超過百億的存貨與佔款來說杯水車薪。11月5日,歌爾股份發布公告,使用不超過25億元的閒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而這筆資金原本是用於投資建設雙耳真無線智能耳機項目、AR/VR 及相關光學模組項目等。
除了節流,歌爾股份也想著新的方法開源,其中分拆核心資產歌爾微電子上市就成為公司重要的資本手法。
三、總結
貝殼投研認為,歌爾股份作為消費電子的龍頭,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沒有必要過於悲觀,畢竟沒有能夠一直漲的股票,跌一下很正常。歌爾股份現在最大的隱患就在於120多億的存貨能否消化得了,是否會出現像歐菲光一樣減值。但是,歌爾股份的存貨問題估也只能等到下一張報表披露才能明朗了。(t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