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些國粹,其實都是起源於中國,也包括和服在內

2020-12-09 菸灰講歷史

眾所周知,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的交往密集,而日本的許多文化都源於中土。自漢朝開始,我中原王朝就對日本島國進行過冊封,三國時代魏國曹丕更是賞賜印綬。到了唐朝時期,日本侵略朝鮮半島,又被唐軍在白江口揍了個踏實。

自此開始,日本開始以中華為師,派出大量僧侶充當遣唐使到中原進行學習。而後來日本更是派來使者向女皇武則天賜予國名,真心臣服。「日本」這兩個字,正是武則天在醉了以後,一時興起賞給東瀛的名字。

直到現在,日本的很多古建築其實就是延續我唐朝文化的風格,書法繪畫等眾多藝術更是源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哪怕是日本曾經最引以為榮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儒家文化傳入日本後的延續以及發展,更不用提其他農業諸多方面的影響了。

現在的日本,在我們眼中可以稱之為代表日本文化的許多東西,它們的起源其實也是來自中國。只是,在日本歷史上長久的閉關鎖國以及特殊的地理優勢,得以順利保存下來而已。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源於中國的東西,絕對讓你漲知識。

和服

和服,在許多中國男人眼裡,女人穿上它會顯得婀娜多姿、分外妖嬈。而和服其實是在十九世紀末期才被稱之為「和服」的,取義大和民族服裝的意思。但是在十九世紀以前,卻是被稱之為「吳服」。對,沒錯,三國時期東吳的「吳」。

在東漢末年,窮雄逐鹿,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以孫堅、孫策、孫權父子為首的吳國,佔據了江南沿海地區,面積廣袤。特殊的地理條件,也使吳國航海技術遠勝於曹魏和蜀漢。而當時作為分裂狀態日本四島,正是通過和東吳的貿易往來,才將紡織以及縫製方法引進日本。這種寬鬆的衣服,和中國傳統漢服有諸多驚人重疊,正是由於此種原因。

木屐

在日本,與和服形影不分的自然是木屐。而木屐正是漢朝時候,中國服裝的絕佳配套。木屐,在中國遠古時代的堯舜時期以後,便在民間開始以其為足衣。這種木屐在中國古代,一直到了清代以前,屬於中原的普遍服飾,在漢唐時期尤為盛行。在出土的東漢末年古墓裡面,也發現了陪葬的木屐,更加說明了中國木屐文化由來已久。而今天,許多人卻把木屐看成了日本獨有的傳統服飾。

生魚片

從周朝開始,中國便有食用生魚片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23年,時稱之為「鱠」或「膾。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食用生魚片的方法開始加入蔥、芥之類的佐料進行調味,所謂的「膾炙人口」正是起源於生魚片的食用。而這種飲食文化,在秦漢之交時候開始傳入日本,並逐漸風靡起來。畢竟,在春秋戰國時候,日本的社會還是原生態的刀耕火種。

榻榻米

榻榻米這種事物,我想大家就更不用說了。自古中國便有跪坐的傳統,春秋戰國更是如此。到了漢朝,為了休息舒服,開始出現榻榻米這種東西,唐朝時候的日本使者,將其帶回日本本土。在中國西安出土的古代皇家墓地裡面,就有了榻榻米。到了唐代,凳子以及高腳床開始在中國出現,並為人們普遍接受。久而久之,中國人淘汰了榻榻米這種不適用環境的家具。

茶道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生產茶葉。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花道

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在天時、地理、國情的影響下,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相撲

相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叫做角牴,宋朝時期稱為相撲。據宋代《東京夢華錄》及《夢粱錄》之載:宋代宮廷御用之相撲手,乃御前衛隊左右軍士,名為"內等子"。

宋代的民間相撲同樣非常盛行,那些職業相撲手皆有名號,他們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相撲擂臺賽,而獲勝者將會得到錦旗、獎盃、鈔票、座駕等等,這些豐厚的獎賞那是一個都不能少,正如《水滸傳》中所描寫。而浪子燕青,正是當時一等一的相撲高手。

而當時女子相撲也極為流行,並且在繁華的汴梁城最受人歡迎,擂臺上高大健碩的女相撲手成為了一道風景。汴梁城的宣德門廣場,時有大型文藝表演,期間經常出現女子相撲運動。而當時的大宋天子宋仁宗,正是女子相撲的狂熱粉絲,多次微服出巡觀看表演。有時,還會給予獎賞,鼓勵相撲運動發展。

相撲擂臺賽上女子相撲運動員們的胴體秀,不知怎麼滴激怒了老頑固司馬光(就是砸缸那位老先生)。這位老先生犯顏直書宋仁宗,即著名的《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

「臣愚竊以宣德門者,國家之象魏,所以垂憲度,布號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旁,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

至此,女子相撲被取消,相撲運動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沒落。相撲大約在唐朝時傳入日本,現為流行於日本的一種摔跤運動。相撲後來成為日本的國際性格鬥術和體育運動。

藝伎

以「侍酒筵業歌舞」為職業的藝伎,也並非發源於日本本土。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攜妓吟唱,是當時普遍的習俗,在中國浩瀚的詩詞曲賦中,留下不少詠唱歌姬的佳句。李白、白居易等諸多文人墨客,偏偏喜歡混跡於藝伎之間。藝伎作為吹拉彈唱的演員,文人墨客的許多詩詞,需要靠這些藝伎進行傳唱,藉此達到了天下揚名。畢竟,那時候可沒有什麼網際網路媒體。

櫻花

櫻花,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以及櫻花的種植和鑑賞,櫻花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被日本朝拜者帶回了東瀛。

看完上面這些,是不是很漲知識啊!所以,你完全可以為我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而驕傲。

相關焦點

  • 相撲、和服、木屐和抹茶,日本的這些國粹竟都源於中國
    提起鄰國日本的國粹,大家都能說出一二,比如相撲、和服、木屐、抹茶、榻榻米,這些國粹都是來源於中國,來源於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時期。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國粹如何傳入日本,又是什麼原因在日本保留至今,然而卻在國內式微或者消失的。
  • 被日本奉為「國粹」的摺紙術,起源於中國,卻在日本做到世界第一
    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喜歡玩摺紙,上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手工課、勞動課,不但能夠放鬆身心還能夠鍛鍊動手能力。所以國家也把手工列為學校的一項課程。不過和中國比起來,日本更喜歡摺紙,可以說這個國家是全世界最喜歡摺紙的國家,也是擁有摺紙藝術家最多的國家。
  • 日本街上那些「和服小姐姐」,穿的其實都不是和服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讓很多人都想去看世界,尤其是現在的中國變得強大,中國的國民在外國能夠獲得更好的待遇,這些都成了出國旅遊的基礎。在這些旅遊國家中,東南亞國家是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因為這裡的性價比最高,消費低,護照辦理也容易,很多國家都曾經是古代中國的屬國,文化上有些共通。日本就是其中的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深的一個國家。從漢朝起,日本就跟中國建立屬國關係,開始向中國朝貢,同時也會學習中國的一些知識;到唐朝更是大量派遣遣唐使學習中國的所有知識,甚至還有日本人在唐朝為官。
  • 現代日本人還穿和服上街嗎?起源於中國的和服為何能代表日本?
    文/星醬和服,日本的傳統服裝。以其高雅、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悠久的歷史為人著迷。許多造訪日本的旅客都夢想著穿著這種日本傳統服裝。但是你對和服的文化和歷史了解有多少呢?今天跟星醬一起來看看,和服是什麼、和服與浴衣的區別,以及這種傳統日本服飾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與在現代日本社會的流行程度吧。
  • 驚豔至極的和服,起源於中國?!
    日本作為近鄰,其和服就是受中國文化影響一個典型體現。和服的出現可追溯到日本的古墳飛鳥時代,相當於中國的南北朝時期。當時東吳地區臨海,出現了與日的商貿往來。因此,東吳風格的服飾就經此傳入日本,造就了和服的雛形,「吳服」一詞亦因此而來。真正有文字記載,將中國服飾引進日本,是從奈良時代開始的。
  • 和服、相撲、櫻花、榻榻米……都是日本的?錯錯錯,全是中國的!
    古代日本長期向中國學習,不知學走了多少好東西,以致目前像和服、相撲、生魚片、榻榻米等等等等,不少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它們都是我大中國的。我們來掰掰指頭數一數,那些張口就來的、起源於中國的日本熱門名詞,都有哪一些:先來說和服吧,都說日本人穿得挺美人的,太有歷史文化底蘊了,其實,這個底蘊,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所以在19世紀末以前,日本人把和服又叫作吳服。三國時期,日本與東吳的海上貿易活動十分頻繁,紡織品及縫製方法,都是經東吳傳入日本。
  • 為什麼日本女人和服後要背個"小枕頭"?
    那麼首先,大家應該要了解   日本的和服起源於哪裡?    在唐朝時期,日本派遣了許多唐使來到中國。  這些遣唐使在看到了大唐的服裝風格後,  就覺得:八嘎!吼吼看!好踏馬喜歡!  這些西方的傳教士到日本後,  他們的服飾又深深吸引了日本人。
  • 起源中國的「摺紙術」,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後,如今成為了日本國粹
    就考古的角度來說,造紙技術最早起源於中國南方的樹皮布文化,並在後面法發明了造紙術,而後在三世紀的時候傳入越南,在七世紀初的時候傳入朝鮮,日本和印度,之後再度出西傳到了西亞地區,在公元650年前傳入撒馬爾罕,在公元700年傳入阿拉伯半島的麥加,12世紀傳入西班牙等等,因為紙張的發明和推廣,世界文明的發展被迅速推動,所以人類社會的發展,實在脫離不開那張小小的片狀物。
  • 日本國粹相撲,中國2000年前已經在玩了
    提到體術,每個國家都有引以為豪的國粹:巴西人有柔術、泰國人有泰拳、中國人有太極、韓國人有跆拳道,而我們的鄰國日本的相撲,也是他們的文化名片之一。 相撲是日本國粹,由兩位力士束髮梳髻,下身系一條兜帶,近乎赤裸地格鬥。
  • 日本京都藝伎發源地,建築古樸雅致,隨處可見穿和服的外國遊客
    日本藝伎和歌舞伎這個職業起源於十七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後在日本全國流行,文化底蘊深厚的京都和藝伎文化結合在一起,構成獨特的風景線。從古至今,有能力的外地人到京都旅遊或出差,總是會抽空到花見小路感受這項傳統藝術的魅力。如今,藝伎表演更加平民化。
  • 除了「奧運和服」,日本畫師還製作「奧運同人」,中國版驚豔帥氣
    它是全球性最大規模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每一次會期16天的時間,但在這16天之中卻無時無刻牽動著人們的心思,畢竟是國家之間的體育競技,自然讓每個人都十分注意。說起來奧運會雖然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不過之後停辦了1500年左右,是在顧拜旦的提議下,現代奧運會才又重新面世,所以雖然目前奧運會也有著100多年的歷史,但算起來也並沒有很多屆,就最近的奧運會,應該還是第32屆的東京奧運會。
  • 國粹京劇亮相「讀懂中國」 晨光文具打造國粹禮盒
    會議圍繞「中國發展新動能·全球合作新機遇」這一主題,包括全球近40位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和企業家在內的約600名嘉賓展開了深入探討。會場內外,與會代表們在思想激蕩中感受著中國發展的活力。12月16日晚,由京劇表演藝術家儲蘭蘭任團長的蘭新劇團,為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歡迎晚宴的中外嘉賓組織了精彩的新京劇專場演出。
  • 錦鯉櫻花+和服,其實都源自中國
    《航海王》美麗的和之國其實漫畫創作和文學作品寫作一樣,都有作者的情懷在裡面,折射出的都是文化的稜角。新篇中的和之國作為武士之國,是作者尾田君以自己的國家為原型繪製的,其中關於日本文化元素十分豐富。錦鯉文化歸根結底,其實源於我大中國,因為鯉魚原產於中亞細亞,後傳入中國,在宮廷技師的培育下,仿照金魚選育品種,最後改良為錦鯉,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後來在日本也成功安了新家。二、永巷岸邊垂櫻花《航海王》這一篇中有這樣一個令我神往的場景:羅羅洛亞索隆拎著酒罈悠閒漫步在街道上,滿屏幕的櫻花飄落,他的那抹身影一下子增添了許多迷離的氣質,顯得唯美且浪漫。
  • 日本女人穿和服出門,為什麼要背一個「小包袱」?原因是這樣的
    日本的和服可以說是日本的傳統服飾了,即使到了現代,還有很多的日本女性經常會穿著和服出門。我們在很多的相關影視劇中都可以了解到日本和服的樣式,但是,大家是不是經常會發現日本女人穿的和服,為什麼背後都有一個「小包袱」,這個「小包袱」的作用是什麼呢?
  • 相撲、漆器、抹茶,竟都源於中國:為什麼卻被日本發揚光大?
    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眾所周知,日本的很多文化都起源於中國,並將其發揚得淋漓盡致。日本這個「學生」,為什麼能超越中國這位「老師」?原因耐人尋味。別急,不僅僅是尺八,還有很多我國古代的文化,在國內早已消失了,卻被日本發揚光大,傳至世界。了解唐朝去日本◇ 日本武士刀日本武士刀,在中國家喻戶曉。 ▲ 日本武士刀但它起源於唐橫刀。
  • 這道菜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也起源於中國,紅樓夢裡也出現了
    這道菜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也起源於中國,紅樓夢裡也出現了經常看電視或者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們,肯定聽過茶泡飯,甚至很多人以為茶泡飯是日本的菜式吃法。其實茶泡飯起源於中國,是中國的傳統食物,只是可能日本的茶泡飯出現機率高一點,做法也與中國做法有所不同。
  • 日本妹子來中國旅遊落淚:原來都是中國發明的,我卻以為來自日本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的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學富五車與行萬裡路同樣重要,讓我們一起領悟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世界當中的快樂吧。日本妹子來中國旅遊落淚:原來都是中國發明的,我卻以為來自日本。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人們早已被繁瑣乏味的工作所束縛,越來越多的人想在自己放假的時候,能夠帶著一家老小出門旅遊一趟,不僅能夠放鬆自己長期工作下緊張的心情,同時還能感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旅遊也越來越成為當代社會人的一种放松解壓方式。
  • 圖像史:從和服到洋裝,看19世紀末日本女學生制服文化
    到了第二年,女生都穿上了洋裝制服,有些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進行自製。而1888年開始,普通師範類學校的女子學部,也開始在政府下達的訓令下,落實洋裝制服問題,制服的費用由地方稅收負擔。這在當時一些非常傳統的地區,女生們穿著區別於和服的洋裝制服,常常引來圍觀者的戲謔眼光,甚至還會被罵「國賊」。可見,當時的制服洋化雖然在師範類學校普及力度很大,但個別地方也有著強烈反感。
  • 日本的和服有怎樣的魅力?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穿和服
    日本的和服有怎樣的魅力?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穿和服日本和中國,作為東方國度的兩國。他們的穿著都帶有東方女性所獨有的魅力。其中,兩國之間的文化,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處。比如,日本的和服就是來源於中國。在日本,和服卻是每個女人的最愛,而且常常穿著和服招搖過市。
  • 相撲、漆器、抹茶都源於中國 為什麼卻被日本發揚光大?
    眾所周知,日本的很多文化都起源於中國,並將其發揚得淋漓盡致。日本這個「學生」,為什麼能超越中國這位「老師」?原因耐人尋味。這些日本遣唐使,也把唐橫刀的製造工藝帶回日本,不斷摸索錘鍊,最終創造了自己的武士刀。如今,日本刀已是國際上三大名刀之一,在國外的電影中屢屢亮相。而中國的刀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