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自帶的輸入法我一直用不慣,我總是琢磨著,為什麼我的手指那麼細,卻還總會按錯電容屏的鍵盤位置,所以我不得不放棄原生輸入法而改用第三方。但其實,目前比較熱門的第三方輸入法,不論是騰訊、搜狗、百度還是FIT,都多多少少有那麼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我並不想多談在這幾個輸入法在安裝難易度、佔用資源、流暢度、詞庫、同步方面的問題,因為各家都做的差不多,既沒有值得令人稱奇的顯赫之處也沒有特別讓人反感的地方,所以這些並不在我的「小談」之內,我只想說說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三方輸入法給我的感覺。
百度輸入法 V2.0:
百度輸入法相對做的比較早,因此毛病也特別多。顯著的問題是輸入網址非常不方便。我試圖在英語界面下輸入半角的「.」結果發現只有「.,」一個按鍵可選,點擊後出現的是「,」。這時我不得不按退格鍵刪除逗號,重新返回漢字輸入界面,點擊「符號」,進入標點符號專門頁面後還要多點一下「英文符」,最後才能找到我要輸入的「.」。後來我知道,在英文狀態下長按「.,」會浮出標點符號菜單,但是需要在手指不放開的情況下移動手指到要選擇的標點處才能打標點符號,還是不方便。或許百度輸入法脫胎自當時發簡訊的利器點訊梅花,但是在移動互聯時代,iphone輸入法依然採用「.」、「@」要進入多層菜單才能選到就顯得相當落伍了。選完「.」,繼續切換回英文輸入界面輸入接下來的網址,一條網站起碼要這樣折騰兩次。如果我只是要發簡訊,那我按任意標點或者空格,信息都被被人看懂,但網址和email地址必須用到的「.」、「@」,竟然需要那麼麻煩才能輸入。
百度的英文輸入界面沒有shift,需要長按字母才能輸入大寫,左區的標點符號區域不能拖動,能方便輸入的標點符號就只有全形的逗號、句號、問號、省略號和半角逗號。想要輸入其他的常用符號,必須進入下級符號菜單,想要方便地切換中英文標點,門都沒有。
百度輸入法搬到iphone上後,沒有針對iphone進行優化,跟騰訊、搜狗相比沒什麼優勢。但有一點好,按鍵面積大!
搜狗輸入法 V1.0:
搜狗在輸入法方面一直處在領先的地位,相信越獄的iphone手機上安裝了搜狗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搜狗的界面貼近經典灰色,九宮格的設計符合那些老手機過度而來的用戶們。首先是左側的標點區域可以拖動了,一共有八個常用標點放在左側觸手可及的地方,候選漢字背景是藍色,按動左右按鈕可直接進入下一頁選字,終於不用像百度那樣先點擊三角按鈕才會顯示左右按鈕了。
搜狗的英文輸入界面和原生的很像,有shift按鍵,點擊「符」可以在不同的標籤裡選擇中文或英文標點。和PC版輸入法一樣,搜狗支持預設符號表情的輸入,比如「@.@」「~~^_^~~」等等,表情有四頁,日常使用足夠了。同時它還有一個專門輸入網絡域名前後綴的標籤,例如「www.」、「.com」,不過我認為用處不大,位置不夠明顯,找尋起來非常麻煩。
搜狗在各方面都做的中規中矩,如果QQ輸入法1.8還沒出的話,搜狗應該笑得很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