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的態度帶來簡約生活,簡約生活又給居住在北歐的人們最有機、有效、真實的幸福回報。相比世上很多其它的生活方式,簡約生活可能是其中最舒服也最不折騰的一種吧。
Ulf Huett Nilsson/imagebank.sweden.se
工作日每天早上六點半,60多歲的Bengt照例騎上他還是在服兵役時買的自行車趕到隆德火車站,提著有些脫漆的公文包坐火車去馬爾默開始一天工作。到了下午四點多,Bengt再按原路線返回。吃完晚飯後和夫人聊了會兒天,便各自在燈下閱讀。他們參加了一個讀書會,每周末定期活動,大家分別朗誦一些書本段落,然後互相交流讀書體會。除此之外,他們有空會做些雕塑或帶著狗出門走走。
Heléne Grynfarb/imagebank.sweden.se
事實上,Bengt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外科專家,曾多次擔任歐洲外科協會輪值主席,在外科領域頗有建樹,只是樸素的外表和低調的言語很難讓人第一眼把他和他的成就聯繫起來。他有輛沃爾沃,這幾十年來就換過兩次,一次是到年限必須更換,一次是他夫人肩膀摔傷後把手動檔換成自動擋,每次換車都是同一品牌同一型號,包括顏色也沒變,因為他們覺得夠用了,沒必要咋咋呼呼地開出一輛豪車「擾民」,儘管以醫生的收入他完全可以買得起。另外,他的車只在周末偶爾用用,更多時間他還是喜歡搭乘公交出行。「在隆德的私家車已經十年零增長了。這樣不僅環保,而且更簡單省事。」他說。
Lena Granefelt/imagebank.sweden.se
Bengt說的沒錯,在隆德以及北歐很多類似的小城裡,人們早已習慣一種簡簡單單、安安靜靜的生活狀態。電影院就兩家,一家放文藝片,一家放商業片;餐館不多, 來來去去總能見到一些熟面孔。不管有錢沒錢,大家穿的差不多、吃的差不多,甚至孩子就讀的學校也差不多。有意思的是,在這看似有些乏味的生活中,人們樂在其中,各自活得很精彩。那麼,我們不妨探尋下,簡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麼。
Werner Nystrand/imagebank.sweden.se
首先,在北歐,最環保的簡約生活帶來的是最有機的生活。儘可能利用風能、太陽能、地熱、沼氣等無汙染能源,儘量選擇公共運輸出行,充分分類回收降解垃圾廢物,這一良性循環讓每個北歐居民成為參與者、行動者。空氣清新、水質清潔,抬頭有藍天、低頭有綠地是人們踐行簡約生活後的收穫。我們常說食物是有機的好,其實沒有環境汙染和鋪張浪費等「添加劑」的簡約模式才有可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真正有機。正如一位生活在哥本哈根郊外的老太太說的那樣,「我為什麼要去買一塊化纖做的蹭鞋墊,太麻煩了,我門口的草地就是最好的蹭鞋墊。」
Christofer Dracke/imagebank.sweden.se
其次,簡約生活意味著有效率的生活。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完成所有任務,把有限的時間耗費在無數可以避免的瑣碎雜事上,勢必擠佔其它更重要的部分。依託北歐優質的福利體系,人們無需過多操心生老病死,騰出時間和手腳,就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或自由拓展、或深度挖掘。這裡必須強調的是,所謂簡約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夠了就好。能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知足。沉浸於北歐簡約線條構架下的生活模式中,人們能更快更好地抵達每一個目標。有哲人說,要飛的高就得減輕些重量,而維京人會告訴你,想多打些魚,出海時船就不能裝太滿。
Susanne Walström/imagebank.sweden.se
再者,簡約生活還意味著最真實的生活。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方面,在人際交往中,簡約模式已將繁縟禮節中不必要的成分濾去,以互信為基礎,不必過多警惕交際中可能帶來的負面情況,一切以真換真;另一方面,簡約生活讓人更好地認識自己,活出最真的自我,而不是太多太累地考慮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不需要買昂貴的物品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簡約的態度帶來簡約生活,簡約生活又給居住在北歐的人們最有機、有效、真實的幸福回報。相比世上很多其它的生活方式,簡約生活可能是其中最舒服也最不折騰的一種吧。
作者:張頌恩,隆德大學外科學博士、博士後。
本文為「北歐漫遊」網站特約稿件,僅代表原作者觀點。非經許可,請勿轉載。更多關於北歐簡單生活,簡約設計的優秀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瀏覽「北歐漫遊」網站「北歐簡約」專題。
新浪微博:@瑞典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