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碼錶可以說在機械錶功能類中佔據著非常特殊的位置,在某種意義上說,與製造「陀飛輪」的難度不相上下。同時它擁有非常多的擁簇者和追隨者,雖然它的計時功能和最初原因已經被眾人所忘記。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對計時錶熱衷呢?今天鑫諾德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來聊一下計時碼錶的魅力所在。
計時碼錶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機械式秒表,可以簡單理解為在普通機械手錶的基礎上增加一套計時裝置,在需要的情況時,可以測量時段的手錶。一般而言,計時碼錶依其設計分為單秒針、雙秒針、單鈕式、雙鈕式等結構,若以錶盤設計的用途來說,最常見的有測量時速的計時錶。
作為計時碼錶,一般都是2個按鈕,安置在2點~4點位置,與表把在同一側。啟動按鈕開始計時,再次按下按鈕則可以讓計時秒針暫停,用以讀數;如果繼續按按鈕,則可以繼續計時。可以反覆進行若干次;
而雙追針與普通計時錶不同,在錶盤的中心有兩根重疊的秒針,位於上面的秒針一般是追針秒針,位於下面的秒針為計時秒針。按下追針按鈕後兩枚指針會相互分離,一枚指針靜止不動,用於測量中段時間(分段計時),另一枚則繼續運行;再次按下追針按鈕後,停止的指針會立刻「追上」正在運行的指針。
這類「超級複雜」的腕錶通常只會小批量生產,並需要制表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對之進行調校與評級。
1922年,百達翡麗首次把雙追針計時秒表推向市場,此前懷表已有追針結構。雙追秒最初的創造初衷是為了記錄多個時段的數值,而不是為了計時精準度,正是這樣的設計理念使得雙追秒越來越被制表大師所重視,創造出極其精巧的雙追秒機構。
另外,當時名表論壇的主筆-鍾泳麟先生提到,只要他配戴計時碼錶時,都會啟動計時功能,因為他覺得讓計時秒針運轉,表款看起來才有生命力。
雙追針計時秒表和普通的計時碼錶相比,雙追針計時碼錶不僅製造難度升級,且造價驚人,整隻手錶的厚度也會比類似結構的普通計時機芯多出50%,所以這種手錶的製造數量極少,20世紀60年代以後就幾乎沒有人再去製造這種手錶。
很多認為雙追針腕錶是小眾的複雜功能,無法和陀飛輪、三問等相提並論,其所有的複雜都凝聚於腕錶的機芯內部,無法完全展露出來。
但個人認為計時機構作為機械錶眾多功能中最能體現機械美感的一項複雜功能,它完美地詮釋了機械的真正價值所在。計時機構,特別是在增加了雙追功能,為我們呈現了一份大餐-各種齒輪、奇形怪狀的槓桿以及承載它們的夾板被精心打磨裝飾,同時藍色螺釘和紅色寶石的畫龍點睛般點綴,無不讓人陶醉其中。今天鑫諾德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讚,加個關,下次小編繼續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實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