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不缺深明大義之人。懂事明理不在年高,小姑娘也有通透之人,年長者往往成為賈寶玉口中的「魚眼睛」。替賈寶玉說出這句話的小丫頭春燕,就是這樣一個通透明白事理的好姑娘。而她勸告母親的話,值得人人聽一遍。人貴有自知之明,才不會犯錯。
春燕是賈寶玉房中小丫頭,隨著茜雪、綺霰、檀雲等大丫頭淡出,春燕、佳蕙這些小丫頭開始嶄露頭角。春燕更是借了芳官的光,逐漸成了怡紅院重要人物。
春燕手腳麻利有眼色,賈寶玉也喜歡她,還曾叮囑她多照看不懂規矩的芳官。得到寶玉青睞,春燕前途不可限量。
不光如此,春燕還特別孝順。賈寶玉生日當天芳官吃小灶,剩下兩個卷酥被春燕告知要帶回去給沒吃過的媽媽吃。孝順女兒都是媽媽的小棉襖,奈何春燕媽媽並是不省心的。
春燕媽媽何婆子本是外頭伺候的人,進不得主人跟前,在賈府邊緣沒有體面。她早年出身榮國公家養戲班,元春省親置辦十二個小戲子後,派她和其他有經驗的婆子給小戲子做乾娘,照顧生活,何婆子負責芳官。
何婆子一家沾了芳官的光,條件好了,春燕還分給怡紅院伺候寶玉,按說更應該努力工作報效主人。不想這婆子「最是沒行止、沒眼色、沒規矩的」。仗著主子不在家,她在大觀園內又是佔芳官便宜,又要給賈寶玉吹湯。被丫頭們轟出去後鬧了沒臉,反將怒氣沒道理的撒在女兒春燕頭上。
更有意思的在何婆子的妹妹是藕官乾娘,因為藕官燒紙祭奠菂官,雙方矛盾激化。春燕姑媽又管著大觀園柳樹花卉,鶯兒那天摘柳條編花籃,又引起她不滿。幾方面原因聚合,都發洩在可憐的春燕頭上。「柳葉渚邊嗔鶯吒燕,絳雲軒裡召將飛符」,說得就是這段故事。
一時間大觀園被春燕一家鬧得樣兒翻天,連老實人襲人都忍不了,「三日兩頭兒打了幹的打親的,還是買弄你女兒多,還是認真不知王法?」最終還是平兒過來將何婆子鎮壓,揚言攆出去才令她害怕討饒求情。
事後賈寶玉吩咐春燕帶著何婆子去給鶯兒道歉。春燕才對媽媽說出一段肺腑之言,堪稱明白事理的典範。
(第六十回)娘兒兩個應了出來,一壁走著,一面說閒話兒。春燕因向他娘道:「我素日勸你老人家再不信,何苦鬧出沒趣來才罷。」他娘笑道:「小蹄子,你走罷,俗語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支問著我。」春燕笑道:「媽,你若安分守己,在這屋裡長久了,自有許多的好處。我且告訴你句話:寶玉常說,將來這屋裡的人,無論家裡外頭的,一應我們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與本人父母自便呢。你只說這一件可好不好?」他娘聽說,喜的忙問:「這話果真?」春燕道:「誰可扯這謊做什麼?」婆子聽了,便念佛不絕。
春燕這段話,有幾點說得特別好。
一,不要自討沒趣
生活中總有些人有事沒事刷存在感,春燕媽媽這種人就是如此。不想著幹好自己的工作,四處佔便宜打旋子,結果都是自討沒趣、自取其辱。
二,要安分守己
「安分」「守己」是兩碼事。
「安分」是不挑事。不給別人找麻煩,自己也就少了麻煩。很難相信春燕這麼小,是怎麼知道這個道理。她媽媽又是那個樣,竟然養出這般女兒也是異數。只能說春燕母女,有探春趙姨娘母女的影子。
「守己」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職,更要勇於守護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別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結果再偷雞不成蝕把米。
「安分守己」考驗的是情商,也有個人能力。
三,要懂得珍惜和感恩
春燕和她媽媽說「在這屋裡長久了,自有許多的好處」。怡紅院是賈家最好、最有希望的地方。賈寶玉是下一代繼承人。抱住他的大腿,何愁沒有前程。沒必要丟了西瓜撿芝麻。
春燕認清事實安分守己。她對現有的生活很感恩,也知道珍惜。所以她處處與人為善,怡紅院中人傾軋嚴重,卻都很喜歡她。
後來芳官被攆走,春燕卻一點毛病沒有,就是她與人為善的果報。
四,人生要有目標
春燕最後說出在怡紅院的最大好處,是賈寶玉答應她們,日後要求了王夫人將伺候他的丫頭們都放出去。脫離奴藉,成為自由身,對於春燕這種家生子,祖祖輩輩父父子子都是奴才來說,等於重獲新生。
春燕有人生目標,也為之追求奮鬥,她善良,也清楚自己的定位。她的一番話不光是勸母親,也是奉勸讀書人,實在是至善之言。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點擊關注,點讚收藏,文章每日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