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醫學博士:醫院就診必量體溫,詢問是否去過湖北

2020-12-14 映象網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文圖

全球疫情急劇升溫,截至日本時間25日晚8點,日本累計報告862例新冠肺炎病例。

26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連線日本群馬大學教師、醫學博士金泉。他於1990年就在日本生活工作生活,有醫學背景,和當地醫院有密切聯繫,醫護朋友也很多。

金泉稱,普通居民對於疫情還是比較緊張的,幾乎是一夜之間,戴口罩、買酒精等物資的人多了起來。疫情剛開始時,他還看到很多中國人排隊搶購口罩等物資運往國內。

金泉透露,目前當地醫院在接診時增加了詢問是否去過湖北、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流程,第一步必須先量體溫,醫院消殺工作也有增強。他的醫護朋友則表示嚴陣以待,全力以赴做好救治。

春節從內蒙古返回日本,目睹同胞搶口罩給國內親友或捐贈給醫護

金泉非常忙。2月26日的電話連線頻頻被打斷。

他現在日本群馬縣前橋市,是中國內蒙古人,大學畢業以後到日本讀醫學博士,然後在日本知名國立綜合性大學群馬大學醫學部任教。

金泉還曾經做過外科醫生,有醫學背景對醫院也比較熟悉。目前仍是中國國籍。

今年春節期間,金泉回老家過年,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過年大家都不串門了。」之後他返回日本群馬縣,一開始還覺得疫情離日本很遠,後來仿佛是一夜之間,他在群馬縣看到排隊買口罩的人多了。

他發現,不但排隊且購買數量還很多,而且有很多中國人。「當時我還比較納悶,為什麼買這麼多口罩?一問才知道,買口罩運往國內,為的是幫助國內的親友。」

是的,當時中國疫情吃緊,口罩、酒精等物資一度匱乏,有很多在國外的中國人買來給親友或捐贈給醫護。

後來,金泉在日本其他城市也看到這個現象,不僅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也成為緊俏商品。「目前市面上酒精還是可以買到的,其他有些緊缺。」

民眾就診流程有變化,必量體溫必問是否去過武漢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的公共衛生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考,而到了2月底,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急劇升溫,對於全球公共衛生系統來說都是挑戰。

目前,日本傳染病醫院是何情況?床位緊張麼?就診流程有何變化?民眾就診方便麼?

「日本設置有傳染科的醫院有近千個。」金泉透露,他所在的群馬縣前橋市也有定點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比較大點的醫院都能收治,但床位不多。」

(日本群馬縣前橋市前橋醫院)

近期去醫院,金泉會發現人人戴口罩,而且醫院加強消殺,就診流程也有變化。

「來了患者,工作人員先給你個體溫計量體溫,然後問『你近期有沒有發燒、咳嗽、流鼻涕的症狀?有沒有去過中國湖北武漢?』,之後醫生還會再問一遍。」金泉說,然後對於有出現以上不適的患者,會立即進一步排查。

金泉對醫院比較熟悉,有很多醫護朋友。他了解到當地醫護人員嚴陣以待,做好隨時碰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準備,隨時應戰。

北海道有老師確診,不排除全國學校分區域休學

眼下全球疫情急劇升溫。截至日本時間25日晚8點,日本全國當天新增10個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包括在日本感染的患者與來自中國的遊客等156例、「鑽石公主」日郵輪的乘客及船員691例、以及搭乘政府包機從武漢歸國的僑民14例。日本累計報告862例新冠肺炎病例。

「確實有點恐慌心理。」金泉稱,面對疫情越來越嚴峻的形勢,他發現普通民眾開始緊張起來,採取戴口罩、備消毒物資做好個人防護。

(前橋紅十字醫院)

另據亞通社最新報導,日本北海道確診的31日感染者中,有7人是學校的教師或工作人員。文部科學省25日向全國學校發出通知,對於發現感染者的學校,要實行關閉休學。通知稱,不排除在疫情擴大之後,要求全國的學校分區域實施休學。

日本農林省25日發出指示,全省800名機關幹部將實行彈性工作制,允許錯峰上下班和在家工作。這是日本國家機關中,第一個實施彈性工作制的機構

目前,金泉所在的城市學校還沒有停課,商場商店照常開門,購買東西還比較方便。「媒體關於疫情的報導增多了。」

猛獁編輯:彭豔

相關焦點

  •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博士專家團進駐贛州市立醫院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的協作醫院。今後廣東省人民醫院將分批次的安排醫學專家進駐贛州市立醫院,以人才培養為重點,精心打造一批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培育一批省級學科帶頭人,更好地服務於贛南老區人民的健康需求。  第一批醫學博士簡介  【李勇】 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贛州市立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廣東省人民醫院普通外科行政副主任兼普通外科一區行政主任、醫務處副處長。
  • 為祖國花朵的健康護航|記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醫學博士孫燕
    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病房,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矯健的身影穿梭其中,家長有需要,找她!患兒不聽話,找她!有難啃的「硬骨頭」,還是找她!她,就是兒童血液博士孫燕,在兒童血液病房,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燕姐」。面對疫情,她依然積極要求去發熱門診,她常說:「我是年輕人,又是科室的主力,我必須先上。」
  • 美麗事業,精彩人生——專訪臨沂市人民醫院醫學美容科:白南博士
    醫學美容與整形,是彌補先天不足或缺陷,修復外界傷害,改善外形,增加美感等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近日,記者採訪了臨沂市人民醫院醫學美容科白南博士,她從專業的角度詮釋了醫美的本質。白南,女,臨沂市人民醫院醫學美容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碩士畢業,2009年博士畢業於南方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學專業,從醫二十多年。
  • 疫情期間的100多條醫學常識
    疫情期間的100多條醫學常識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在抗疫期間,除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以外,對其他疾病也應積極認真地治療和預防。現在去醫院看病,有諸多不便。持續超過38度去發熱門診如果體溫持續升高大於38℃,或者伴隨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尿頻尿急尿痛、腹痛腹瀉等症狀,建議來發熱門診就診。4. 老年人、慢病人群發熱立即就診如果是老年人,或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支架術後、腫瘤、慢性呼吸疾病等等慢性基礎病的,體溫升高至37.3℃以上建議來發熱門診就診。
  • 出現發熱在家觀察還是馬上就診?
    發熱是否就診?要區分不同情況據了解,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熱(≥37.3℃)、乏力、乾咳等。那麼,如果出現發熱,是自己先觀察一兩天,還是馬上到醫院就診呢?馬希濤教授說,這需要分幾種情況來區別對待。
  • 三甲醫院醫學博士寫的看病神文
    來源:實戰財經來源:杏仁醫生我們經常在感覺不適的時候糾結要不要去看醫生?選擇急診還是門診?什麼時間去醫院人少點?看病前要準備什麼?如何讓醫生更好地幫到自己?上海市徐匯區某三級甲等醫院醫學博士寫了篇神文教我們「學會看病」!非常值得收藏和分享!
  • 發燒了 居家用藥還是醫院就診?
    發燒了 居家用藥還是醫院就診?「不少人因為新冠疫情不願意到醫院就診。那麼,到底是居家用藥還是到醫院就診呢?首先需要一個自我評估。」12月9日,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郝豔稱,如果符合居家條件,除退熱外,還需對症應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及治療感冒複方製劑,如自行處置後體溫仍不下降或全身不適症狀逐漸加重,需及時就醫。
  • 發熱、咽喉和胸口不舒服,害怕隔離不敢去醫院?醫生教你從容應對
    其實人的體溫本身就會波動,晚上的體溫可能會升高0.5~1℃。根據國外的《The Merck Manual》和《Murtagh's General Practice》等醫學專著,發熱可被定義為:「早晨口腔溫度>37.2℃,或在一天的其他時間口腔溫度>37.8℃。
  • 西安市多所醫院門診變動信息來了
    溫馨提示:  (一)請持身份證、就診卡及預約成功微信或簡訊通知,按照預約時間提前30分鐘來院就診。  (二)門診實行對所有來院人員測量體溫,詢問旅行史、接觸史等防控措施,請您積極配合。  (三)所有來院患者及家屬均需佩戴口罩,並儘量減少陪同人員。
  • 區人民醫院恢復接診:就診秩序井然,市民就診安全放心
    記者前往實地進行了探訪門診防護不漏任何死角您好,請出示健康碼請測一下體溫!……12月21日8時前後,就有患者陸續來到醫院,經過體溫測量、流行病調查和預檢分診後有序進入醫院診區候診。在醫院正門入口處,預檢分診臺的醫務人員有序地為每一位進入醫院的患者進行預檢排查,把好進院防疫第一關。醫院工作人員指導患者做好個人防護、進行手消毒。
  • 關注|敏感時期還能到醫院看病嗎?一個醫生疫情期間的就醫經歷
    抗擊新冠肺炎的「阻擊戰」已進入致勝的關鍵時期,全國各級醫院在做好本地防疫工作的同時不斷派遣醫療隊馳援湖北。那麼,在這個敏感時期,還能到醫院看病嗎?醫院是一個病患集中、人員密集的地方。為避免和減少交叉感染,各級醫院紛紛發出《告患者書》,建議非急危重症儘量擇期就診。但疾病不遂人願,該去醫院還得去。作為一個神經外科醫生,我近日就遇到了棘手問題。我的嶽父是一名警察,50多歲了,疫情期間仍奮戰在一線。上周二中午他接到群眾舉報,有個小區居民不戴口罩強行闖卡,並與管理人員發生言語和肢體衝突。在出警過程中我嶽父被撞倒,導致右側股骨頸頭下型骨折。
  • 發熱了這樣去醫院就診最安全,記者實地探訪發熱門診
    市民遇到哪些疾病,應該到發熱門診就診?就診的流程有哪些?近日,長江網記者分別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門診,了解發熱門診的就診和接診流程。72小時內體溫超過37.3℃,及時就醫1月12日,記者在同濟醫院看到,發熱門診獨立於院區,外圍被圍擋隔開,內設有預檢分診、診室、治療室、檢驗科、藥房、採樣室和留觀室。診區內,可見應急方艙CT。走進發熱門診,在檢驗科,一位發熱患者正在進行抽血檢查。
  • 患者到醫院就診,排隊過程中猝死,醫院是否有責任?
    一天早上,老方送孫女上學回來後突然感覺心口問的厲害,老伴就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就診並向醫院說明了老方的病例。 醫院方面稱現在有點忙,讓老方在一旁等待就診,好幾次老方難受得差點背過氣去,老伴多次詢問醫生用不用先吃點藥,但是沒有人理她。
  • 新冠肺炎疫情高發地區來穗人員居家醫學觀察工作指引(試行)(第七版)
    對相關人員及共同居住人員進行隨訪、測體溫,詢問是否有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如有上述呼吸道症狀的人員,須填報《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點監測對象醫學觀察登記表》(附件3),指引其前往定點醫院就診。對無呼吸道症狀的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人員採集其鼻咽拭子送檢,鼻咽拭子檢測結果陽性,應轉送其到定點醫院隔離治療,並進行傳染病網絡直報。
  • 湖北發熱門診完成改造升級 患者閉環管理「一站式」就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龍華 通訊員 杜巍巍發熱門診是疫情預警的「哨卡」,全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從去年起實施改造升級,「未雨綢繆」應對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風險。改造後的發熱門診怎樣運轉,患者感受如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近日進行了探訪。
  • 大年初一,我去了浙大一院發熱門診!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
    蔣華說,來醫院就診的也有一些確實是有湖北、武漢接觸史,個別已出現感染症狀。普通流感病人來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也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蔣華也為我們梳理了幾種情況,讀者可就自身情況進行對照,再決定是否去醫院就診。「如果近期去過武漢或跟明確感染的人有過接觸史,同時出現感冒症狀、發熱超過37.5度或有呼吸道咳嗽等症狀的市民,一定要及時到定點醫院進行檢查,不要自行居家隔離。」
  • 【溫馨提示】科學防疫,這些要牢記——專訪市疾控中心、市中心醫院...
    【溫馨提示】科學防疫,這些要牢記——專訪市疾控中心、市中心醫院專家 2020-10-15 21:3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外來人員拒入 每天多次消毒 進出登記量體溫
    累計核實密切接觸者525人,尚有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2月3日,南方都市報記者隨機走訪了確診病例涉及小區或場所。這些小區或場所的防控措施做得如何?記者來到小區內的一個東南入口,居民進入小區不僅要測量體溫,還要填寫相關人員健康服務登記表,表格填寫內容除了姓名、聯繫方式、住址等基本信息,還具體到來穗航班、是否有武漢工作或者生活經歷、是否食用接觸野生動物以及居民的目前健康狀態比如有無發熱、乏力、乾咳等信息。
  • 男子年前從湖北飛上海,親屬開車接機,全程戴3M口罩足不出戶,5天後...
    新增確診病例中,3 例有湖北省旅居史,1 例有湖北以外地區旅居史,2 例為此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年齡最大的 67 歲、最小的 32 歲。女性 2 人、男性 4 人。所有病例均已在定點醫院救治。已追蹤到密切接觸者 43 人,均在接受隔離醫學觀察。
  • 銀川三家醫院發熱患兒就診流程有變
    發熱患兒就診需先排查 1月13日,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樓2樓兒科,分診臺的護士告訴記者,發熱患兒需先前往兒科發熱門診。在兒科發熱門診,接診護士介紹,醫生會要求家長告知發熱患兒近期是否前往外地,是否接觸過由外地返寧人員,綜合評判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在就診前做核酸檢測。 在銀川市中醫醫院的導醫臺,導醫員向記者介紹: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對16歲及以下的發熱患兒,建議直接去銀川市婦幼保健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