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全世界最為科幻的艦艇,別具特色的三體設計讓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恍若來自未來,各式各樣的多用途模塊更是無比契合艦艇多用途設計的時代潮流,航母級別的動力讓瀕海戰鬥艦擁有了高達45節的航速,但是這樣一種極其科幻的艦艇,在服役尚且不滿十年之時就進入了生命末期,即將退役。
時代的局限性,得天獨厚的90年代,過於樂觀的全球發展預判
90年代,對於美國而言,是其獨霸全球的時代,蘇聯已經解體,東歐各國處於政治動蕩當中。西歐國家因為長期的軍備競賽,早已疲憊不堪急需休息,廣場協議之後的日本已經喪失了與美國爭雄的能力,剛剛開始開放的東方大國動蕩不已。
在當時的美國精英看來,這是美國。獨霸全球的契機,這一時間的美國是最強的沒有之一,就算美國停下來等那些國家二三十年,他們也不會有一個國家能追上美國。因此美國海軍需要的是一系列的低成本的用於封鎖他國,領海的快速機動艦艇,陸基航空兵與艦載航空兵需要的是低成本的隱身戰鬥機,而不是一連串的各種專業化的戰機。
生不逢時的獨立與自由
因為90年代的錯誤的戰略預判,美國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喜提f35,美國海軍喜提最大火力僅僅是一門57毫米速射炮的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項目誕生之初並沒有加裝反艦飛彈)瀕海戰鬥艦服役之後,美國擁有了:
艦長 127.6米,艦寬 31.6米,吃水 4.27米標準排水量 2176噸,滿載排水量2784噸,最大航速45-50節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長127.4米,寬13.16米,吃水。深度3.96米。標準排水量2176噸,滿載排水量3089噸,最大航速45節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無論是獨立還是自由兩極瀕海戰鬥艦均非常完美的達成了,美國海軍在90年代所下達的設計目標。
高達45節的航速,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追上各國海軍的主力艦艇。
火力比較貧弱,但是美國海軍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會希望同美國爆發直接的矛盾,所以美國海軍需要的就是能夠快速機動的警戒性艦艇。這種警戒性艦艇能夠反海盜就行了,要那麼多幹嘛?
並且瀕海戰鬥艦的各種任務模塊,讓瀕海戰鬥艦能夠輕鬆適應各種戰場。問題就是瀕海戰鬥艦沒有必要存在了。
進入新世紀以來,英法等歐洲國家的發展速度非常符合美國對其的預想,在北約這個幹啥啥不成吵架第一名的群體內。NFR-90北約共同護衛艦計劃告吹。英國跑了單幫,整出來一個除了價格以外其他都不突出的45型護衛艦。義大利和法國共同研發的地平線級護衛艦,設計的還算不錯,但是先天劣勢導致沒有裝備。4陣面相控陣雷達。德國的f-124與f-125,那都是浪費噸位的代表。西班牙,荷蘭挪威等國建造的五千噸左右的護衛艦則是小艇扛大炮,適航性堪憂(英斯塔號護衛艦一擊即沉,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噸位太小)
但是美國萬萬沒想到,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軍用工業哀鴻遍野,尤其是蘇聯時期各大造船廠幾乎挨個倒閉的情況下,俄羅斯人竟然能夠在一兩千噸的小船上裝上巡航飛彈,4000噸的艦艇上裝下7000噸級別的軍艦的武裝與雷達,很明顯獨立和自由都打不過俄羅斯的那群小艇扛大炮。甚至都不一定能打過俄羅斯的破冰船。(伊萬帕帕寧級武裝破冰巡邏船能夠搭載8發口徑巡航飛彈)
日韓的海軍發展速度也超出美國的想像,誰能想到日本在21世紀20年代就擁有了整整4艘準航母和6艘區域防空艦?韓國這個位於戰爭威脅之下的半殖民地,居然也能夠擁有兩艘準航母,以及堪稱三流國家最強軍艦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至於那個被美國視作假想敵的國家進入新世紀更是體現著什麼叫財大氣粗,什麼叫沒有歷史包袱,海軍迅速發展壯大,甚至於有了比美國海軍還要好的驅逐艦,而且各種帶盾的區域防空艦更是一造一大群,4000噸級別的護衛艦造了三十多艘,一千多噸的打雜艦更是造了不知道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瀕海戰鬥艦能用來幹嘛?反艦導?連個反艦飛彈都沒有難道用57mm艦炮擊沉假想敵艦艇?防空?瀕海戰鬥艦隻有幾十發垂髮地獄火!是地獄火!賊差的那種,攔截個小艇或者民用飛行器還行,指望攔截反艦飛彈還是洗洗睡吧。
反潛?就造了這麼點數量也不夠啊,特種任務,還是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再加上多用途任務模塊需要提前更換,所以瀕海戰鬥艦的優點就剩一個航速快了。
但是光一個航速快用022攔截不就完了麼?畢竟濱海戰鬥艦瀕的是他國領海啊!
即便是美國海軍認識到瀕海戰鬥艦火力貧弱的問題之後亡羊補牢似的給瀕海戰鬥艦加上了兩座四聯裝的反艦飛彈,但是額外加裝的反艦飛彈嚴重破壞了瀕海戰鬥艦的隱身外形,導致瀕海戰鬥艦喪失了引以為傲的隱身能力。
如果世界發展如同美國所料,那麼濱海戰鬥艦會成為美國海軍高瞻遠矚的象徵。然而戰略環境變動導致美國海軍不再需要這種樣樣都能幹,啥都不行的辣雞,而是帶盾帶防空飛彈帶反艦飛彈的小型伯克!
淪為廢鐵的科幻戰艦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瀕海戰鬥艦的維護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在瀕海戰鬥艦落伍之後被美國海軍視作了眼中釘肉中刺,甚至於通用和洛馬設計的以瀕海戰鬥艦為基礎的護衛艦也被嫌棄了,曾經風靡全球備受追捧的瀕海戰鬥艦成為了美國海軍的敗筆,成為了美國海軍手中繼續拋售的不良資產。等待著瀕海戰鬥艦的是在拆船廠的焊槍之下淪為廢鐵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