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袋破裂燙傷4歲女童 這些取暖神器可能也是「定時炸彈」

2020-12-26 上遊新聞

寒冬取暖,你家用啥法寶?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

12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醫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來被各式各樣取暖設備燙傷兒童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上升趨勢。

「怎麼也想不到,平時用得好好的熱水袋突然就破裂了,漏出的開水還把我女兒燙傷了。」市民鍾先生說到,前一周周末的中午,鍾先生4歲的女兒甜甜準備午睡,正當甜甜接過媽媽灌好開水的橡膠熱水袋時,熱水袋瞬間從中間爆裂,滾燙的熱水噴湧而出落在甜甜的大腿根。

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

「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鍾先生說,「以後使用熱水袋時,僅在睡前放在被子裡先暖被窩,孩子睡覺時就取出,避免意外發生。」

「近日接連收治了由取暖設備造成燙傷的患兒,」重醫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袁心剛副教授稱,因摔倒手按在暖氣片上被燙傷的、腳不小心踩到烤火爐上被燙傷、晚上睡覺時皮膚直接接觸熱水袋導致燙傷的患兒都有不少。

「這些燙傷雖然看起來面積較小,但深度可能較深,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瘢痕增生攣縮、關節功能障礙。」袁心剛醫生提醒,孩子燙傷後請到立即正規醫院處理,不要用土辦法處理,避免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新聞多一點>>

兒童燙傷後,牢記三步急救法

首先迅速離開熱源。其次,進行冷療,用乾淨流動的冷水對創傷地方進行衝洗降溫10-30分鐘左右;去除傷口上的衣物,但不要隨便撕扯孩子衣物,儘量使用剪刀剪開衣物,同時要避免剪刀傷到皮膚,或弄破水泡;用無菌紗布或乾淨的毛巾、棉布覆蓋傷口並固定,保持傷口清潔。最後,及時到醫院就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宋劍

相關焦點

  • 「過冬神器」實為「定時炸彈」?熱水袋破裂燙傷女童
    天氣越來越冷了,寒冬臘月裡取暖,你的抗凍法寶是什麼?相信很多小夥伴會說是空調或者說是暖氣,其實我們今天要說的可不是這些大的,常規的哦。而是那些小法寶,出門我們總不能抱著這麼兩個大東西吧,於是接下來要請出我們的「主人翁」了!
  • 熱水袋突然破裂燙傷女童 醫院近期接連收治燙傷患兒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本周末,鍾先生4歲的女兒甜甜(化名)準備午睡,正當甜甜接過媽媽灌好開水的橡膠熱水袋時,熱水袋瞬間從中間爆裂,滾燙的熱水噴湧而出落在甜甜的會陰部。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深圳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組副主任醫師熊竹表示:「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就是用熱水袋在孩子身邊一直放著就燙傷了,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這個孩子後來做了植皮手術。」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些「禦寒神器」要當心……
    但大家不知道這種取暖方法可能讓娃「很受傷」……👇暖水袋、電熱寶、電熱毯使用得小心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看到這裡,家長們可能會有疑問這些「保暖神器」最多也就40-50°C怎麼還會把人燙傷呢?
  • 爆炸、燙傷、漏電...冬天這 4 種「取暖神器」很危險,千萬別給孩子用!
    為了讓孩子們溫暖過冬,爸媽們也是各顯神通,電熱水袋、電熱毯、電暖器、暖寶寶。。。各種取暖「神器」輪番上陣。可是,你知道嗎,這些暖身又暖心的取暖設備,很可能是寶寶身邊隱形的「定時炸彈」,爆炸、漏電、燙傷孩子的事件屢有發生,簡直令人觸目驚心!前些天,人民網都出來發聲了:冬季使用取暖設備,要注意安全隱患!
  • 天冷一直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低溫燙傷!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0日訊 低溫還能燙傷?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不燙卻能傷人尤其老人和小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
  • 以案釋法:熱水袋破裂致女孩下肢燙傷 該由誰擔責?
    正文 來源:荊州新聞網 時間:2020-04-30 09:22荊州新聞網消息(通訊員張艾)在寒冷的冬天,不少人都習慣用熱水袋取暖,價格不貴又使用方便。但你知道嗎?小小的熱水袋可能藏著大大的隱患,使用質量不合格的熱水袋,一旦發生破裂或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 熱水袋灌進開水後炸裂 常州8歲兒童被燙傷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說到取暖,北方靠暖氣,南方則靠神器,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等是比較常見的「取暖神器」,但是如果取暖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大家可要當心了。常州8歲的小孫同學比較怕冷,晚上睡覺媽媽都會給他準備一個熱水袋,誰知前幾天晚上剛躺下沒多久,熱水袋就炸了。家長說,當時把燒開的熱水灌進熱水袋之後就出事了。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隨著冬季禦寒方式越來越多,因為焐熱水袋被燙傷前來就診的市民比以前少了,但這仍是每年冬季的常見問題,而且兒童燙傷的概率要明顯高於成人。
  • 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常州88歲老人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出現潰爛
    隨著冷空氣的來襲,各種取暖用品受到追捧。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
  • 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看科普·懂生活低溫還能燙傷?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低溫還能燙傷?溫吞吞的熱水袋, 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
  • 冬季取暖防燙傷,低溫燙傷不知不覺,這些物品小心使用
    現在的防寒高科技有很多,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水袋、電暖寶、電褥子等,大多數時候,這些裝備都很安全,但是燙傷的時候,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有一個女大學生,睡覺的時候用普通的橡膠熱水袋,臨睡前裝了滿滿一大袋開水放在被窩裡,結果熱水袋破了,造成身上多處燙傷。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暖寶寶取暖?當心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來源:健康中國低溫還能燙傷?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 ……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低溫還能燙傷?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
  • 熱水袋竟會低溫燙傷?這些常識你都該知道
    雖然最近各地都在大幅度降溫,但是小夥伴們表示並不擔心,畢竟有熱水袋等取暖神器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
    原創 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看科普·懂生活低溫還能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 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
  • 小澤溫馨提示,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
    南方真正的「取暖神器」是什麼呢?暖寶寶、暖手寶、熱水袋絕對必備。 但,這些「取暖神器」也引發了不少低溫燙傷事件。 低溫燙傷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44℃~50℃)的熱源,從而造成由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低溫損傷發生時並不明顯,由淺入深。因為這些取暖物品的溫度通常並不會很高,例如暖寶寶、熱水袋,我們能夠感覺到的溫度一般只有40℃~50℃,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會慢慢適應這種溫度。
  • 是暖手神器還是定時炸彈?揭開暖手寶不為人知的一面
    所以用的最多還是暖手寶了,不過每到冬天由暖手寶引起的安全事故就層出不窮,懷裡的暖手寶究竟是暖手神器還是定時炸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注水式熱水袋熱水袋絕對是目前市面上最為便宜安全的一種暖手寶了。熱水袋通常採用的是PVC材質,當然也有其他材質的,比如有採用純銅製作的暖手寶,叫「湯婆子」,是一種中國古老的熱水袋。當然無論是那種材質的熱水袋,都是通過加熱水的方式來取暖的。當然熱水袋雖然便宜安全,但是每次使用都需要煮熱水,再加注熱水,確實有一些麻煩。
  • 暖手寶、熱水袋...是冬季取暖,還是一場「文火烤肉」?
    寒潮來襲,尤其是南方沒有暖氣,暖寶寶貼、暖手寶、電熱水袋等「取暖神器」紛紛登場。但由此引發的低溫燙傷的事情也並不少...比如,暖寶寶、熱水袋,或許你感覺溫度不高,通常只有40~50 ℃,但抱著睡了一晚上,尤其是直接接觸皮膚後,第二天可能身上的一塊肉就「熟了」,皮膚出現紅斑、水皰、脫皮或發白,又痛又癢。很多低溫燙傷看上去只是起了個小水皰,但損傷可能已經深達皮下組織,不僅很難癒合,還會留下疤痕。而且低溫燙傷嚴重的可以傷及到骨骼,這不是誇張!
  • 冬季取暖 小心低溫燙傷
    低溫還能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兇手!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45℃-50℃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在冬季高發,約佔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