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小寒凍成一團,沒有最冷只有更冷。中國天氣網推出2021年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提醒小夥伴們1月6日至7日,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全國各地寒冷升級,10省區需小心凍傷。
寒潮來了,它帶來了強勁的降溫。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後,華北、黃淮等地的低溫程度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多地氣溫之低或為歷史同期少見。對此,中國氣象部門發布了「凍哭預警地圖」,警示10個省區的民眾小心防凍。在筆者看來,這份預警地圖,更是對政府發出的一份民生警示圖。
極端的寒潮下,老百姓的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亟待關注。比如市政供暖、公共設施、電力供應等。再如,那些弱勢勞動者的低溫福利、防寒措施是否到位?敬老院、福利院、救護站、貧困家庭、流浪漢、殘疾人、拾荒者的保暖如何?這些都需要政府的關懷和關愛。
前不久的一個凌晨,山東臨沂蘭山區一名環衛工人倒在路邊雪地。被發現時,老人已凍僵,沒有了生命體徵。環衛工老人被凍死的悲劇,是低溫勞動者權益保護缺失的真實寫照。「凍哭警示地圖」再次對民眾發出了防寒預警,那麼,對於極端低溫下的勞動者,就應當竭力保障他們的低溫福利,確保這些勞動者的生命和健康。
竊以為,低溫來臨,民生亟待關懷。政府應督促各用人單位落實低溫福利,比如低溫補貼,比如在極端低溫的情況下,可以停止有害健康的工作,等等,畢竟,人的生命才是最珍貴的。進入寒冬以來,一些地方政府深夜搜尋流浪漢,將他們送至救護站,確保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溫暖過冬,正是體恤民生,以人為本的體現。
這是罕見的寒冬,又恰逢罕見的寒潮,越是天寒地凍,越能考驗政府對待民生的態度。希望入列「凍哭警示地圖」的10個省份,能收到警示信號,把寒冷條件下的民生保障工作做好,確保困難群眾生活、低溫勞動者的健康得到保障。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