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懷孕的人,哪怕平時再行事再果斷,遇到分娩這件事也會犯糾結。
老人說「都說順產對大人小孩好,順產的孩子聰明,順產好恢復。」
剖宮產的寶媽說「原本我是順產,之後太痛了又生不出來,順轉剖了,還是一開始就剖吧,減少痛苦……」
那麼到底是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但事實上,醫生們認為,任何被現代醫學認可的醫療方式,並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一般來說,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鼓勵產婦順產。
但存在以下幾種情況的妊娠應該優先選擇剖腹產。
正常順產的步驟裡,胎兒是頭部進入骨盆,即「入盆」,然後進入「產道」,如果是孕婦骨盆結構異常,比如骨盆狹窄,有過骨折,以及胎頭與骨盆不對稱等,都不能讓胎兒順利娩出,為了母親和胎兒的安全,需要剖腹產。
當陣痛開始出現,也就意味著產程開始,產科學對產程的定義裡有明確分類,通常宮頸擴張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初產婦的宮頸擴張時間平均比經產婦長,需14~16小時,超過20小時稱為產程延長。子宮收縮力量的異常、胎兒身體或胎位或胎向異常、母親產道異常等都會造成產程遲滯,甚至發生危險,所以必須順轉剖。
有的產婦在懷孕期間身體就有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臟病,需要經過醫生的綜合評估之後,不能順產的,也要選擇剖腹產。
生產前的4周,醫生會要求產婦定時檢測胎動,每周到醫院監測胎心,為的就是防止孩子在宮內出現窘迫。如果發現胎兒出現宮內窘迫,應該立即剖腹產。
產科對巨大兒的定義為胎兒體重等於或超過8斤,產前檢查時,都會記錄胎兒的頭尾,身長等,評估孩子的體重,如果產科醫生評估胎兒體重可能大於8斤,現在一般會先鼓勵順產,如果不適合,就會剖腹產。
前置胎盤或是胎盤過早與子宮壁剝離而造成大出血,也不適合順產,必須實施剖腹產手術。
孕後期極易出現胎兒臍帶繞頸,以及胎位不正的情況,如果胎兒臍帶繞頸嚴重,不能支持胎兒順利娩出,或者胎位是臀位的話,都不適合順產,只能進行剖腹產。
在孕檢時就能發現是單胎還是多胎,如果是多胞胎,孕媽更要仔細照顧自己和寶寶,在生產方式上,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順產,一來是產婦身體條件難支持這麼長的產程;二來,多胎容易胎位不正,只能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