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1955年開國授銜,群星薈萃,將星璀璨。從1955年到1964年,解放軍共產生1614名開國將帥,他們功勳卓著,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然而歲月不饒人,時至今日,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後,開國將星僅存9位。
這9位開國將星都是少將軍銜,其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有4位,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
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有2位,分別是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有3位,分別是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扶之、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塗通今。
陳紹昆少將,1921年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18歲參加八路軍,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十幾年的革命生涯中,陳紹昆一直在前線帶兵打仗,但幸運女神似乎一直眷顧於他,戰場上竟然從來沒有負傷。1955年陳紹昆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逝世時99歲。
鄒衍少將,1915年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崇賢鄉霞光村,15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2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林海雪原》的主人公楊子榮正是他部下的戰士,曾奉命帶人進山偵察,智擒「座山雕」,英雄事跡被廣泛流傳。1955年,鄒衍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他已經105歲高齡了。
詹大南少將,1915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槐樹灣,16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詹大南將軍曾經兩次救過徐海東大將的性命,被引為美談。抗美援朝戰場上,詹大南率軍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堪稱奇蹟。1955年,詹大南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105歲。
楊永松少將,1919年出生於廣東大埔縣,12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楊永松擔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政治處技術書記,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建國後,他擔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為我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101歲了。
黎光少將,1914年出生於四川儀隴,19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黎光原名黎光裕,他曾經率部消滅了一隊百餘人的日軍,惹得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勃然大怒,發誓要找黎光裕報仇,無奈之下他改名叫黎光。1955年,黎光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106歲。
楊思祿少將,1917年出生於江西於都,16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紅軍時期,楊思祿參加了少共國際師,在這支年輕的隊伍中逐漸成長。全國解放後,楊思祿調到空軍工作,最終成為老紅軍中為數不多的空軍飛行員。1955年,楊思祿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如今103歲。
張力雄少將,1913年出生於福建省上杭縣通賢鄉障雲村燕子塔自然村,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紅軍時期,張力雄在參加堅守高臺的戰鬥中,身負重傷,被群眾藏匿於民宅,最終獲救。1955年,張力雄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如今107歲,是現存年齡最大的開國將軍。
王扶之少將,1923年出生於陝西省子洲縣 ,12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3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抗美援朝戰場上,王扶之擔任志願軍39軍115師代理師長,作戰中被敵軍炮彈炸中所在的坑道,險些喪生。1955年,王扶之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如今97歲,是現存年齡最小的開國將軍。
文擊少將,1918年出生於河北霸縣,19歲參加八路軍,2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戰功赫赫,九死一生。如今老將軍的心臟旁還留有一塊炮彈片,令人欽佩。1955年,文擊被授予炮兵大校,1964年晉升為炮兵少將,如今102歲。
塗通今少將,1914年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塗坊鎮塗坊村,18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紅軍中的白衣戰士,在戰場上救人無數,深得將士們的喜愛。建國後塗通今赴蘇聯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對我軍醫學事業貢獻突出。1955年,塗通今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如今106歲。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後,開國將星僅存9位,分別是鄒衍、詹大南、楊永松、黎光、楊思祿、張力雄、王扶之、文擊、塗通今。其中年齡最大的是張力雄少將,如今107歲;年齡最小的是王扶之少將,如今也已經97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