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媒學院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浙江傳媒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學校簡介

浙江傳媒學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傳媒院校。迄今已有43年辦學歷史,其中本科辦學18年,「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新聞與傳播碩士)辦學9年。2004年9月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蒞臨學校考察時曾有「緊跟時代、突出特色,不負『北有北廣,南有浙廣』美譽」的重託。秉承習總書記的重託,學校實現了「擴容升本」「優本辦碩」「固本擴碩」三次跨越式發展。學校在全國8所傳媒類高校中綜合辦學實力位列第2,學校辦學和學科建設各項指標走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在2018、2019年軟科和武科排名中分別位列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第1、第2。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浙江省第四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等稱號。

學校現有杭州下沙和桐鄉烏鎮兩個校區,佔地1305畝,總建築面積57.7萬平方米。設有16個二級學院(部、中心),現有在校生14000餘人。學校學科涵蓋藝術學、文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5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優勢突顯、特色鮮明、基礎紮實的學科專業體系。有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傳播學、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省一流學科,其中戲劇與影視學為省一流學科A類。有41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2個(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國家一流專業4個(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製作、數字媒體技術)、省一流專業10個(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與影視文學、動畫、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攝影、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工程、文化產業管理、音樂表演)。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939人,其中正高職稱130人、副高職稱296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等國家級人才及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省教學名師、省「151人才工程」各層次培養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入選教師等省部級人才80餘人。

學校科研創作成績顯著,近五年先後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72項,其中重點重大項目5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00多項,教師榮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五個一工程」獎等科研成果獎以及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電影金雞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白玉蘭獎、德國紅點設計獎至尊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高層次創作獎項40餘項。

學校聯手行業合作培養傳媒應用型人才,全面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和教學改革工程。現有國家級教學平臺2個、省級教學平臺14個、省級教學團隊4支、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建有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含國家級、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及海外實習基地)360餘個。與華策影視集團合辦華策電影學院、與浙江廣電集團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與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共建出版專業、與字節跳動聯合成立浙江省短視頻學院。近五年學生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45項。

學校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近80所高校開展交流合作,現有在校留學生250餘人,學校是「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浙江省對臺交流基地」,並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國際人文交流與傳媒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秉承「敬業、博學、求真、創新」的校訓,本著立足浙江、面向全國、緊貼傳媒、服務社會的宗旨,力爭成為卓越名校、傳媒名鎮、藝術名片,為邁向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傳媒大學而努力奮鬥!

二、研究生教育概況

學校於2011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試點單位,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現已連續招收9年,現有在校碩士研究生323人。研究生培養實行雙導師制,校內骨幹教師擔任學業導師,新聞傳媒一線專家擔任業界導師。自辦學以來,向中央電視臺、新華網、光明網等國家級媒體,浙江廣電集團、湖南廣電集團等省級媒體及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網易、阿里巴巴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輸送了一大批有紮實功底、有責任擔當、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複合型傳媒人才。學校還分別與美國、英國、韓國及港澳臺知名高校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2019-2020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顯示,我校在全國150所設置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高校中位列第2。

三、招生專業、方向及計劃

2021年擬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200人(含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3人)。2021年實際招生數(含各方向實際招生數)以教育部最終下達的指標為準。

招生專業

招生方向

所屬單位

計劃招生數(人)

新聞與傳播 專業碩士 (0552)

廣播電視新聞

(含話語與傳播、影視傳播)

新聞與傳播學院

72

數字媒體與智能傳播 (含融媒體計算)

新聞與傳播學院

97

全球傳播與傳媒教育 (含媒介素養)

國際文化傳播學院

5

新媒體運營管理

(含廣告與品牌傳播)

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

17

口語傳播

(含播音與主持)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9

合計

200

四、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起到錄取當年的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五、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並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採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2.網上預報名時間: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報名流程: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須在我校規定時間內(一般為11月中旬)提交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或學籍在線驗證報告等有效證明文件。

4.注意事項:

(1)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後,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餘額等信息,並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調劑志願。

(2)考生應按我校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3)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4)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徵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並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5)考生應當認真了解並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願。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後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複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6)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並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複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

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考生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並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

2.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准書》和《退出現役證》。

(2)所有考生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採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六、考生報考資格審查

根據教育部規定,學校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

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準予考試。

七、初試

(一)列印準考證:2020年12月19日-12月28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列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列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或書寫。

(二)考生憑下載列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複試。

(三) 考試初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

(四)考生報名時須籤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並遵守相關約定及要求。

(五)初試科目

12月26日上午8:30-11:30,10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12月26日下午14:00-17:00,204英語二(100分,不招收其它語種的考生)

12月27日上午8:30-11:30,334業務課一(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150分)

12月27日下午14:00-17:00,440業務課二(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150分)

每科考試時間為3小時,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八、複試與體檢

我校在規定時間向考生公布初試成績,並根據教育部研究生招生複試分數線及要求確定複試考生名單。考生可在我校學科建設與研究生管理處官網上查詢是否進入複試。

(一)複試實行差額複試。

(二)複試重在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三)複試時間及複試具體要求參見當年度浙江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錄取工作方案。

(四)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為準)參加複試的考生,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複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須參加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幹課程的筆試。

(五)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可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享受加分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六)體檢由我校在考生擬錄取後組織進行,體檢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B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進行,體檢不合格者我校不予錄取。

九、錄取與調劑

(一)我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教育部和浙江省有關招生錄取政策規定,根據招生計劃、複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複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二)我校將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記錄,對考生在報考時填寫的考試作弊受處罰情況進行核查,將考生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複試、體檢及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錄取。

(三)定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籤訂定向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書和定向就業合同。

(四)在我校第一志願未錄滿的情況下,將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接收校外調劑考生。考生調劑基本條件:

1.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願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五)通過國家初試分數線但未達到我校錄取要求的考生,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可以向外校調劑。

(六)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十、學制及學位

(一)根據學校相關人才培養方案,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3年,學習方式為全日制。

(二)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培養方案的規定內容,按照學校研究生學籍管理和學位授予的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頒發相應的學歷證書,並授予碩士學位。

十一、畢業生就業

畢業生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

十二、學費及獎學金、助學金

(一)學費:10000元/學年。

(二)獎學金

1.優秀新生獎學金,獎勵標準為6000-20000元。

2.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按學年分類和等級設定)

3.國家獎學金,獎金 20000元/生,學校每年根據上級部門劃定的名額進行評選推薦。

4.各類專項獎學金。

(三)助學金

1.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不包含定向培養的學生)。

2.助研津貼,資助額度為不低於1500元/生。

3.可通過申請「三助一輔」崗位等途徑解決生活經濟困難。

十三、其他

(一)我校將嚴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使我校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複試或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三)根據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規定,學校不舉辦任何形式的業務課考前輔導班,不指定參考書目和參考資料,不辦理郵購書籍業務。

(四)請隨時關注浙江傳媒學院學科建設與研究生管理處官方網站。

十四、報考諮詢

單位:浙江傳媒學院學科建設與研究生管理處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998號

聯繫人:潘老師、汪老師;聯繫電話:0571-86832041

電子郵箱:yjsc@cuz.edu.cn

網址:http://yjsw.cuz.edu.cn/



相關焦點

  • 「南浙北遼」,遼寧傳媒學院和浙江傳媒學院!
    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傳媒高校成為近年來行業關注的熱點。浙江傳媒學院和遼寧傳媒學院作為兩所國內赫赫有名的傳媒類院校,一直備受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素有「南浙北遼」的美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覽這兩所優質傳媒高校,深入了解「南浙北遼」。
  • 浙江傳媒學院校考昨日啟動
    候考的考生自信滿滿  昨日,浙江傳媒學院杭州考點藝考初試啟動。陰雨連綿中,有5000名以上考生參加考試,初試時間是2月22日-24日,三天累計將有17000多名考生參考。  「換什麼衣服,化什麼妝,沒必要,我要是考官,肯定不看這些。」浙江傳媒學院招辦主任劉平說,「我們需要看到考生的本真面貌」。
  • 2020浙江傳媒學院擬聘用人員公示
    根據2020年9月12日發布的《浙江傳媒學院公開招聘人員公告(2020年第四批)》規定,經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和考核,現確定下列人員為我單位擬聘用人員並公示如下:見附件公示時間:從2020年12月11日到12月21日,共7個工作日。
  • 2019浙江傳媒學院錄取分數線匯總
    浙江傳媒學院2019年在各省市錄取分數線如下下面帶大家了解下浙江傳媒學院的基本情況基本信息院校類型:語言辦學類型:本科辦學性質:公立隸屬於:省政府所在地區:浙江特色專業影視攝影與製作動畫文化產業管理攝影網絡與新媒體戲劇影視文學數字媒體技術
  • 中國的三大傳媒大學,其中浙江傳媒學院排名第二
    學校前身源自1954年創建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學校目前擁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0專業碩士點。2個「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當中,該校11個一級學科上榜,其中最好的是新聞傳播學和戲劇影視學,被評為A+。
  • 浙江傳媒學院:紅色舞劇賦能鄉村振興
    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2月4日),由浙江傳媒學院文明辦、諸暨市公安局、楓橋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楓橋鎮楓源村聯合主辦的「奮進新徵程奮力新跨越」——校地局文明共建文藝演出暨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子項目紅色舞劇《紅》巡演在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文化禮堂舉行。
  • 2020浙江傳媒學院招聘人員7人公告(第五批)
    根據《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規定,浙江傳媒學院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單位浙江傳媒學院:浙江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學校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預算形式為財政適當補助。
  • 方興東:浙江傳媒學院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院院長
    方興東,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浙江大學和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後。「網際網路口述歷史」(OHI)項目發起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球網際網路50年發展歷程、規律和趨勢的口述史研究》項目首席專家,網際網路實驗室創始人兼主任,博客中國創始人,浙江傳媒學院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原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2019年南加大(USC)安納伯格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新媒體傳播、網際網路歷史與文化、網絡治理與數字經濟等。
  • 浙江傳媒學院或將有資格培養研究生,今後潛力巨大
    近日,浙江傳媒學院官網透露,由該校作為責任單位、浙傳副校長李文冰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申報的「融媒體環境下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現代治理模式研究」獲批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浙江傳媒學院是我國以「傳媒」命名的8所本科高校之一,並且是目前僅有的3所公辦傳媒本科高校之一(另外兩所是中國傳媒大學、山西傳媒學院)。由於區域學科布局、我國傳媒學科發展起步晚等原因,我國傳媒類高校有博士碩士授予權的並不多。
  • 2020武義縣首屆農產品創意包裝設計大賽在浙江傳媒學院啟動
    2020武義縣首屆農產品創意包裝設計大賽在浙江傳媒學院啟動 2020-10-13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傳媒學院劉興宇教授與潭州教育達成二度合作
    近日,浙江傳媒學院劉興宇教授再次走進潭州教育,與潭州達成二次深度合作。潭州教育相關負責人就《播音與主持藝術》課程的相關合作與劉興宇教授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此次與潭州教育達成的《播音與主持藝術》課程合作,也預示著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劉興宇教授將通過線上授課的形式,以獨具特色的播音主持風格,不斷提升學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
  • 浙江傳媒學院舉行紅色舞劇《紅》巡演 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與發展,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2月4日),由浙江傳媒學院文明辦、諸暨市公安局、楓橋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楓橋鎮楓源村聯合主辦的「奮進新徵程 奮力新跨越」——校地局文明共建文藝演出暨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子項目紅色舞劇《紅》巡演在楓源村文化禮堂舉行。
  • 中國第10所傳媒院校?西安傳媒學院要來了!
    這將是繼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南京傳媒學院、山西傳媒學院、河北傳媒學院、武漢傳媒學院、四川傳媒學院、遼寧傳媒學院之後新一所傳媒命名的高校。而此前已有媒體報導,河南省教育廳公示了四所獨立學院申請轉設為普通本科學校的情況,其中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準備申請轉設為「河南傳媒學院」。也就是說,待這兩所學院轉設完成後,我國將擁有10所傳媒院校,來看看它們的介紹吧!
  • 南京傳媒學院,更名成功!由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並更名!
    南京傳媒學院,就是原來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而成,並更名為「南京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是江蘇省唯一一所傳媒藝術類應用型大學,於2004年在南京創立的獨立學院,與中國傳媒大學合辦!教育部要求所有獨立學院於今年年底完成轉設;有三種轉設結果,一轉民辦,二轉公辦,三停止辦學;江蘇有2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還有24所獨立學院於今年年底前要完成轉設,時間緊,任務重!江蘇目前有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完成轉設成民辦本科,並更名為「南京傳媒學院」!
  • 2021浙江傳媒學院藝術類招生,9個專業需校考,其它使用聯考成績
    在國內的傳媒學院中,除了中國傳媒大學之外,排名第二位的估計就是浙江傳媒學院了,這所創辦於1978年的學校,目前學科建設已經覆蓋了藝術學、文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5大學科門類。2020年浙江傳媒學院招生計劃總人數為3570人,其中藝術類計劃人數為1950人,佔總人數的54.62%,而其中播音與主持藝術類380人、影視編導類895人、美術類425人、音樂類125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85人以及部分其它專業。
  • 「浙江傳媒學院」教師創作小雞彩虹系列防疫兒歌
    浙江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動畫片《小雞彩虹》導演雷濤老師告訴我們,《小雞彩虹》系列防疫兒歌的創意策劃、歌詞寫作、視頻剪輯、歌曲演唱都來自浙傳師生:歌詞創作為16級編輯出版專業學生楊寧;後期合成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研二)學生劉暢;演唱為15級影視配音專業校友寇瑀恬。兒歌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熱烈的反響。
  • 「浙江傳媒學院」2021年藝術類本科考試招生公告!
    浙江傳媒學院2021年藝術類本科考試招生公告各位考生:為統籌做好考試招生和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經學校研究決定
  • 中國八大傳媒學院
    2、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素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高校,擁有兩個校區,分別位於杭州下沙和桐鄉烏鎮。
  • 盤點中國八大傳媒學院
    2.浙江傳媒學院浙傳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高校,該校是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高水平傳媒類高校,素有「北有中傳、南有浙傳」之美譽。3.四川傳媒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的成都理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2013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四川傳媒學院。
  • 楊立平任浙江傳媒學院黨委書記 發表離任感言
    楊立平2月23日上午,浙江傳媒學院召開教師幹部大會,宣布了省委關於浙江傳媒學院黨委書記調整的決定。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何杏仁,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處長蒲曉斌,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幹部處處長應方彩,浙江傳媒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等出席大會。大會開始,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處長蒲曉斌同志宣讀文件,浙江省委決定,楊立平同志任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委員、書記。楊立平,女,漢族,1963年10月生,溫州平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