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閉口絕對是愛美姐妹心中的痛,額頭長完下巴長,這批長完下批長。
打粉底也只是讓膚色更均勻些,凸起的一個個小包依舊礙眼。
在網上也看到過各種病因科普和解決方法。
大家都在說的時候,自己也免不了會留意一下,別人說得越多,自己就越在意,
搞得好像不把臉上那幾個小疙瘩去掉,就對不起自己的花容月貌一樣。
先看看你長的是「閉口」嗎?
我們常說「去閉口」,究竟什麼是「閉口」呢?
閉口也叫閉口粉刺或者白頭粉刺,是痤瘡(俗稱「痘痘」)的一種類型。
通常是直徑幾毫米的小丘疹,沒有明顯的毛囊開口或紅斑,顏色接近膚色或是白色、淡紅色。
不仔細看不一定能看到閉口,但用手去摸可以感受到它的凸起。
壹知膚護膚研究中心賀老師(sunny老師)提到在皮膚出油的過程中,
油脂可能會與皮膚代謝的廢舊產物、角質細胞混合,形成皮脂混合物。
當毛囊口角化異常時,皮脂混合物會被堵在毛囊口,無法排出。
這一堵,就形成了閉口粉刺。
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口不通暢等都是促成閉口粉刺產生的原因。
賀老師(sunny老師)提到閉口一般多發於油脂分泌旺盛的區域,
所以一般是在鼻翼兩側的面頰、額頭和下巴,其他位置,還真不一定是它。
這些情況不是閉口:
1.眼下
接近眼下位置,看起來疙疙瘩瘩的。
這種需要醫生幫忙解決,可能每個人都有,但是沒有完全的解決辦法。
還有某個時間突然出現,頂尖帶有一點點小白頭的,我們稱之為微粉刺。
與護理手法不當關係最大,可以去找醫生挑除。
2.鬢角處
位置集中的小疙瘩,可能伴隨著發黑的情況,甚至冬天會變紅。
賀老師(sunny老師)提到這種叫做毛周角化,俗稱雞皮膚,
與角質層代謝異常有關係,但是和油脂分泌關係不大。
輕度的可以用乳糖酸緩解,嚴重的找醫生,有必要的話用醫美手段改善。
至於眉心、鼻梁和下唇凹陷位置的疙瘩,也是與毛周角化關係比較大。
既然閉口和油脂分泌有關,應該是油性皮膚的專利才對,
但細分下來還是有很多其他原因會讓普通膚質也長閉口。
怎麼去閉口最有效?
除了注意清潔外,建議使用含有水楊酸的祛痘化妝水,用化妝棉來輕柔打圈擦拭皮膚效果更好。
當然,如果用專門的祛痘精華,或是調製調理液效果會更好。
刷酸很有效嗎?
像是維甲酸、水楊酸、果酸、壬二酸、杏仁酸等都可以幫助改善閉口,
使用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日常注意保溼,避免刺激,白天加強防曬。
長了閉口,平時還要注意什麼?
賀老師(sunny老師)提到長了閉口,應該減少對皮膚的物理刺激,
並且避免頻繁使用各種粉質類彩妝,儘量避開油煙重的環境。
與此同時,要做好日常清潔工作,減少角質的堆積。
當然,切勿過度清潔,否則皮膚反而會代償性產油過多,誘發粉刺。
很多朋友會關注對護膚品的選擇,如視黃醇、水楊酸、果酸等,
對於去閉口有一些輔助作用,只是效果沒有外用藥那麼強。
含有上述成分的護膚品(及藥物)最好不要疊加使用,避免增強刺激性。
護理皮膚之外,也要記得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熬夜,
以及減少甜食、低脂及脫脂牛奶的攝入,都有助於痤瘡的預防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