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 | 藏在微信「漂流瓶」裡的「秘密們」:騙局+色情頻發

2021-02-15 江蘇共青團

        微信「漂流瓶」原是模擬真實場景,為用戶提供新型社交的一種功能。陽光、沙灘、海水,集美好的元素於一體,網友們將自己的心事和寄語放入漂流瓶中,等待遠在千裡之外的人將其打撈。試想另一個場景,當你滿懷期待地打開一個瓶子,裡面卻是灰色地帶,遍布大小騙術騙局和刺目黃色信息,對這一功能的好感還存在嗎?

近日,有人向記者反映,通過微信的「漂流瓶」功能,撿到的「漂流瓶」中,暗藏著一些色情信息。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漂流瓶」功能,傳播色情內容,非法收取費用,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按照微信「漂流瓶」規則,每個微信號每天有20次「撿瓶子」的機會,撿到瓶子的機率不超過五成,大約每20次能撿到5~8個瓶子。

日前,記者做了測試,使用男性性別微信號,連續4天一共撿了25個瓶子,其中有7個瓶子中包含色情信息,如「掃碼加看片群」的圖片、「8.2日最新高清資源」的相關網址連結、「30元一小時裸聊」等內容。

記者掃描微信「漂流瓶」廣告內容中的二維碼,進入了幾個「看片微信群」。一個微信群的名字叫「138皇庭國際電影院」,微信群裡共有112個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掃碼進群。

在這個微信群裡,「群秘」發布消息稱,「拉6名好友入群,免費看片」,不邀人入群會被機器人定期清出群聊。當邀請好友入群,機器人會進行記錄。

群裡禁止聊天和發送廣告,會有「群秘」負責定期將色情短視頻發到群裡。

短短幾小時,微信群人數增加到400多人。白天,「群秘」發一些免費色情短視頻,晚上9點以後,「群秘」會發一些視頻連結,不過這些連結需要「打賞」才能觀看,也就是所謂的付費觀看。記者隨手打開其中一條視頻連結,該視頻名稱十分惡俗,需打賞3.5元才可觀看,而短短不到半小時,已有49人打賞。

另一個名為「天上人間」的微信群,短短半天,群人數也增加到了400多人。「群秘」很快換成「發包手」,在微信群裡玩起「在線賭博」。1天後,由於沒有報名賭博,記者被管理員「踢出」。

這些微信群「生命力」並不強,通常一兩天就會被舉報而被封群,為此,「群秘」經常會在群裡發二維碼,提醒大家「轉移戰場」。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微信」「淫穢色情視頻」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共有67條結果。其中2015年8個案件,2016年20個案件,2017年24個案件。其中,以「漂流瓶」「淫穢」為關鍵詞查詢則有9條結果。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5年6月至9月間,出生於1987年的安徽省廬江縣人龐某某利用註冊的4個微信號,以投放微信「漂流瓶」方式對外宣傳銷售色情視頻。

他通過微信紅包支付的方式,以每1至3部視頻1元的價格向購買者收取費用,共計銷售色情視頻文件74個。經廬江縣公安局鑑定,該74個色情視頻文件均為淫穢物品。

2016年10月,法院判決顯示,龐某某犯傳播淫穢物品罪,判處拘役4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

還有一個案例發生在廣東連平縣。判決書顯示,2016年6月至9月,出生於1987年的歐陽某某在網上下載淫穢視頻後,通過微信「漂流瓶」發布販賣淫穢物品的聯繫方式,讓有意購買淫穢視頻的人加微信號,由他的妻子葉某某(出生於1991年)通過微信與買家商談,發送淫穢視頻價目表,再通過微信紅包的支付方式進行交易。經物品審查鑑定,被查手機中的148部視頻為淫穢視頻。

法院判決顯示,歐陽某某犯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並處罰金5000元。葉某某犯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記者梳理發現,犯罪人員犯罪多是利用「漂流瓶」等方式招攬陌生人,並向這些陌生人傳播、販賣淫穢視頻和圖片進行牟利。犯罪嫌疑人多為無業游民,也有大學生,年齡不等。他們販賣的視頻每部售價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獲利金額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最終,他們都沒能逃過法律制裁。


有網友表示在「漂流瓶」中除了「色情內容」以外,還有好多詐騙、兼職、賭博的不良信息,還有網友表示要繼續加強監管力度,淨化網絡空間,對違法行為嚴懲不貸!

今年10月,微信發布公告稱,近期,一些帳號違反《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範》等規定,發布色情、低俗等違規內容,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閱讀體驗。一直以來,微信對損害內容生態的行為「零容忍」,接下來,微信平臺將繼續清理這類違規內容。

微信公告還稱,近半年來,微信封禁及處理髮送色情暴力類內容的帳號25841個,刪除相關文章43511篇;封禁及處理髮送低俗類內容的帳號82562個,刪除相關文章124898篇。

儘管微信多次公開表示對不良內容「零容忍」,但包括微信「漂流瓶」在內的平臺上,色情信息依舊屢禁不止,也影響了青少年群體的身心健康。

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律師樊國民說,較之於以前犯罪嫌疑人通過販賣、傳播淫穢影碟、錄像帶等物品牟利,利用網際網路進行淫穢信息的傳播更便捷、更隱蔽,並且是裂變式的傳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因此社會危害性也更大。

樊國民說,對於此類信息,一經發現可向網絡服務提供者、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網信辦違法網站舉報平臺等舉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條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視頻文件二十個以上的,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定罪處罰而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樊國民指出,公安、工信部等部門對於違法關鍵詞、敏感詞彙會提供相應的資料庫,但不少信息通過加入特殊符號等方式規避打擊,圖片也存在類似問題。

樊國民認為,對於網絡服務提供者而言,在傳統的技術手段過濾、接到舉報後人工處理之外,還應該引入更多的審查形式。要加大網絡服務提供者事前審查的義務,增加激勵機制,充分引入社會力量的參與。

打開漂流瓶,一不小心落入騙局,被動看到低俗信息,這件事本身對於因此感到不適的用戶來說,就是赤裸裸的騷擾。

  究其原因,「漂流瓶」功能的設計是不完善的,當用戶打撈起一個漂流瓶,只有「扔回海裡」和「回應」兩個選擇,兩者均不能反映和解決問題。「漂流瓶」界面內未設置舉報渠道,面對不合乎社交規範的信息,用戶既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也不能阻止其傳播,無法自行銷毀瓶子裡的色情信息,只能任由它們在「大海」裡肆意飄搖,進而導致更為廣泛地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會看到這些內容,其中不乏好奇心強、判斷力弱的青少年,後果不堪設想。微信是成熟的社交平臺,不是低俗內容的小作坊,不能成為不良信息蔓延和道德失範的溫床。

第二季·第六期  等你一起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 網友留言、紅網評論等

編輯:笑蕾、文軒

相關焦點

  • 微信漂流瓶被關停了,因為太色情
    微信官方說,這次關停,是因為他們發現,漂流瓶裡的色情信息、色情廣告,越來越多。人們逐漸淡忘了「漂流瓶」。不知從哪個版本開始,這個功能被默認藏了起來。群裡足足發了 212 部色情視頻,太拼了...我就納了悶,群裡的這幫發黃片的……費盡心思用漂流瓶吸引人進群,用獎勵誘使人拉好友,還辛辛苦苦往群裡發那麼多片。到底圖了啥?這事直到當天晚上我才搞明白。
  • 微信漂流瓶下線,當年的青春記憶已變成「黃瓶」
    漂流瓶為什麼下線?騰訊公司對外宣布:經用戶投訴與媒體報導,我們發現仍然存在用戶利用漂流瓶等功能發布色情內容或色情招嫖廣告的情況。對此,微信團隊進行了專項清理,並將暫時下線微信漂流瓶和QQ郵箱漂流瓶相關服務。此前,有媒體揭露這個問題。
  • QQ郵箱漂流瓶下線了?原因在這!
    這些具有「性暗示」意味的曖昧語錄,全都出自微信漂流瓶。只能讓人感嘆一句好刺(ke)激(pa)!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微信漂流瓶成為了滋生色情和犯罪的溫床。上面有各種約炮的、招嫖的、詐騙的信息,簡直讓人目不暇接。色情和貪婪被稱為是人類七宗罪其中兩宗,符合人性本能,卻不宜泛濫。最終,騰訊也意識到了這是個大問題。
  • 漂流瓶,碎於2019
    他翻遍了微信和手機通訊錄,也沒找到一個可以傾吐心事的聯繫人。百無聊賴中,他第一次在微信打開了「漂流瓶」。 第一個撈到的瓶子是一句抱怨,無聊至極的企企馬上接過話茬,飛速地點擊著屏幕。但對方始終只有這一句話,洶湧的熱情一下子撞在冰冷的堤壩上。 第二個瓶子是一句挑逗的話,回應之後收到一張群聊二維碼,群裡有好幾段讓人臉紅心跳的小視頻。
  • 五款代替漂流瓶的app
    漂流瓶的下線相信讓很多小夥伴深感惋惜,我曾經也是漂流瓶的忠實用戶,經常把漂流瓶當成我的樹洞,分享一些在生活中無法跟朋友、同事分享的秘密。漂流瓶下線後,我找到了幾款可以代替它的軟體,把它們推薦給跟我一樣在努力尋找替代品的你們。
  • 老年代步車亂象頻發 安全隱患突出、無證照管理等問題
    老年代步車受到消費者歡迎,但還存在安全隱患突出、無證照管理等問題老年代步車亂象頻發,如何破解老年人出行難題?數量不斷增長的老年代步車仍存在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亂象頻發、無證照管理等問題。有關人士呼籲,從源頭加強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
  • 傳播淫穢色情、提供詐騙賭博…100多款手機APP違法違規被清理
    傳播淫穢色情、提供詐騙賭博…100多款手機APP違法違規被清理 2020-12-0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文色情導航,藏在新浪微博裡
    覺得微博這種色色的問題,跟那些在微信裡,用色色小說吸引網友關注,用色色打招呼吸引附近的人…沒啥區別。都是用看上去色色的東西,吸引你,然後讓你下載安裝正經App,或者讓你買茶葉。。 色情引流背後的操作者,怎麼會放過,這麼大還完全免費的流量?於是,他們來了。看到過無數熱門微博,底下的評論區裡,都會出現他們的足跡:編一些色色的段子,或者發些色色圖片。。要是色情信息,上不了熱評怎麼辦?這幫人,會主動回復別人的熱門評論,然後,自己就強勢出現在前排。
  • 老年代步車亂象頻發 如何破解老年人出行難題?
    閱讀提示數量不斷增長的老年代步車仍存在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亂象頻發、無證照管理等問題。有關人士呼籲,從源頭加強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近年來,老年代步車因為駕駛靈活、售價低廉、易於購買等優勢,備受老年人等消費群體的喜愛,成了馬路上的「常客」。
  • 鳴鏑 | 顏值經濟下,醫美亂象頻發
    醫美作為顏值經濟中快速崛起的部分,在受到很多用戶青睞的同時,醫美亂象頻發也需要引起重視和反思。儘管近年來的醫美市場肉眼可見地壯大,但行業背後依舊存在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灰色產業鏈,一些醫美亂象讓人觸目驚心。 黑機構 黑機構是一切黑暗的源頭。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中顯示,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佔行業12%。
  • 網信辦推進移動應用亂象整治 首批清理處置105款應用程式
    中國網財經12月8日訊 據國家網信辦微信公眾號「網信中國」消息,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部分行動應用程式傳播淫穢色情、暴恐血腥等違法違規信息,提供詐騙賭博、招嫖賣淫等違法違規服務的網絡亂象,國家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自11月5日起組織開展行動應用程式信息內容亂象專項整治
  • 女藝人整形失敗,顏值經濟下,如何避免醫美亂象頻發!
    近年來醫美事故頻發,糾紛不少相關的違法違規操作也常常被通報,為大家揭秘醫美三大亂象希望愛美者們別被迷惑↓↓↓醫學美容是指通過侵入性的方法和手段達到美容目的的操作。醫學美容與生活美容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醫學美容會有破皮和侵入性操作,而生活美容是不能有皮膚的損傷。」
  • 馬化騰的漂流瓶被微信拋棄了,雖然更應該被拋棄的是附近的人
    【馬化騰的漂流瓶被微信拋棄了,雖然更應該被拋棄的是附近的人】漂流瓶真正的作用是什麼?漂流瓶最大的作用就是遇到一些陌生人,或者說它是一個陌生交友的方式。2011年11月11日,我第1次使用微信,也在那個時候開始,使用了漂流瓶。
  • 色情信息、灰產服務禁而不絕 閒魚離「鹹魚」還有多遠?|訴說
    除此之外,被禁止發布的原味內衣等物品,在閒魚和轉轉平臺上可輕易發現。有用戶在內衣商品的頁面下留言「出原味衣物」並留下微信號,通過微信提供了多種涉黃照片及視頻的價目表,價格從6元至600元不等。線上出售色情低俗類商品之外,在兩個平臺上均有提供上門的相關服務。在閒魚搜索「上門」二字,除了上門維修家電等服務售賣外,還有「全國上門推拿保健按摩」為題的信息,點擊後跳轉到相關淘寶店鋪。
  • 微信漂流瓶算什麼,QQ新功能比它刺激百倍
    這一玩不要緊,竟然意外發現了一個比漂流瓶還刺激的新功能。該功能藏在 QQ 群裡,在群聊天界面點擊右下角的「+」,彈出功能欄後。往右劃兩下即可找到「一起看」。點擊一起看的圖標自動進入選擇界面,有「體育直播」與「娛樂直播」供挑選。
  • 傳播淫穢色情等信息,105款APP被國家網信辦清理下架
    新京報快訊 據網信中國官微消息,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部分行動應用程式傳播淫穢色情、暴恐血腥等違法違規信息,提供詐騙賭博、招嫖賣淫等違法違規服務的網絡亂象,國家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自11月5日起組織開展行動應用程式信息內容亂象專項整治,首批清理下架貓途鷹、蘇格、面具公園、劇能玩、視界
  • 「血燕」「糖水」亂象頻發 燕窩市場怎麼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行業亂象亟需國標整治前不久,辛巴直播帶貨被打假一事,將燕窩送上熱搜,燕窩行業背後的問題也隨即暴露出來。中國新聞周刊通過調查發現,燕窩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尤其產品介紹五花八門,在多項關鍵指標上也相去甚遠。燕窩市場怎麼了?為何亂象頻發?行業又該如何規範發展?
  • 男子玩微信「漂流瓶」,竟收到女子神秘禮物!他信了這句話:「我最近失戀了……」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竹西北苑的劉先生玩微信「漂流瓶」,讓他體驗了一把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前兩天的一個夜裡,我『撿到』了一個漂流瓶,打開之後,上面寫著,『我最近失戀了,很傷心,之前買的禮物也送不出去了,如果你想要,我就寄給你』。」
  • 微信營銷的十大騙局揭秘,必看!
    騙局3,二維碼詐騙:騙子以低於市場價的物品為誘餌,但需要通過指定的二維碼、客戶端購買,騙取消費者進行二維碼掃描,實則藏有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銀行帳號、密碼等其他個人隱私信息。防騙提醒:不掃不明二維碼,一掃即安,必是木馬。
  • 斑馬英語等在線教育行業亂象頻現:1元打折課程背後是「空手套」?
    然而,在《證券日報》記者跟蹤調查多個在線教育平臺後發現,由於在線教育的門檻較低,行業並無規範的制度出臺,導致行業亂象頻頻出現,渾水摸魚、騙子機構跑路、退費難等狀況頻發,不斷挑戰「寶媽」們的神經。   暑假期間,是在線教育平臺招攬學員的寶貴窗口期,各大在線教育平臺開啟了「拉生源」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