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以後,氣溫逐步升高,天氣也會越來越熱,一些戰鬥力不強,扛不住紫外線照射的釣魚人,就會選擇夜釣。其實選擇夜釣的釣友,也並不完全是怕熱,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白天需要工作沒時間釣魚,只好等到夜間才出門釣魚。
從夏季氣溫來看,夜間的魚情的確要好於白天,魚情雖然好,但是釣魚人依然還是很糾結。因為夜釣到底是選用「夜光漂」還是「夜釣燈」?這兩種夜釣裝備,原則上是沒有好壞之分,雖然同樣都可以夜釣,但使用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所以老釣魚人,通常都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使用夜光漂還是夜釣燈。
一、夜光漂和夜釣燈的使用,是要根據釣點的水深水淺,選擇使用。
①淺水。在夜間垂釣時,大部分釣友都是喜歡選擇深淺交界,或者是相對較淺的區域垂釣,因為根據魚的習性,在夜間的時候,魚通常都是遊到淺水區覓食。
在淺水區作釣時,有人喜歡使用夜釣燈,也有人使用夜光漂,根據漁翁釣魚的經驗來看,當垂釣區域水深不超過1.2米時,不建議使用夜釣燈。夜釣淺水區時,在使用夜釣燈的情況下,由於釣位水深太淺,在垂釣的過程中很容易驚嚇到水底的魚群。
可能有釣友會說,一看你就不會用夜釣燈,不將燈光射入水中,平行水面不就不會嚇到魚群了!這樣的方法是可以,但還是會嚇到魚群。由於,水淺的緣故,在垂釣時只要稍微觸碰到光源,水面就會時亮時暗,此時魚兒自然會感到害怕。所以夜間在淺水區垂釣時,夜光漂的優勢,還是要大於夜釣燈。
②深水。夜間在深水區垂釣時,此時夜釣燈的優勢,明顯要好於夜光漂。釣位水位較深的情況下,使用夜釣燈垂釣時,就不用擔心在垂釣的過程中,因燈光和其它的一些因素,導致魚兒受到驚嚇逃走。其實夜釣燈的作用,不光是照射浮漂,實際上夜釣燈還有誘魚的作用。
夜釣燈的藍光燈,是野釣使用燈光顏色最為廣泛的一種,因為藍光燈的顏色泛用性很強,尤其是是適合野釣使用。藍光燈在照射水面的時候,將燈光斜射釣窩中,此時會招引一些小雜魚進窩,但小雜魚會在水面,不僅不會鬧窩,還能招引攻擊性魚類,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翹嘴魚。所以,在深水區或者深淺交界區域垂釣時,使用夜釣燈垂釣,效果好於夜光漂。
二、夜光漂和夜釣燈的使用,要根據垂釣的魚大魚小,選擇使用。
①大魚。喜歡夜夜釣守「大物」的釣友不在少數,漁翁就是其中之一。大魚之所以能長這麼大,那都是經歷過無數次的九死一生的考驗,所以才能被稱之為大魚。
夜間釣大魚,不僅講究環境安靜,燈光也同樣非常重要,尤其是垂釣青魚、大草和大鯉魚等大體型魚類。這就是為什麼,在夜間守釣大魚時,很少看見有人使用夜光燈垂釣,而使用夜光漂的居多的主要原因。
②小魚。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垂釣,在釣下魚時,都講究一個字「快」。垂釣中小型魚類時,使用夜釣燈的節奏,要明顯快於夜光漂,而且夜光漂在快速節奏釣魚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出故障,尤其是子線特別愛纏繞,著實讓人頭疼。根據這個情況,在夜釣中小型魚類時,建議還是使用夜釣燈比較靠譜。
三、夜光漂和夜釣燈的使用,要根據垂釣的環境,選擇使用。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夜釣要比白天涼爽,沒有強光照射,整個垂釣的心情都變得美麗。實際中的夜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美麗,尤其是一個人夜釣,不僅感到害怕,且蚊蟲非常多,所以夏季夜釣,就不得不提起蚊子。如果夜釣,選擇夜光燈看浮漂,拋開前面的弊端不說,另一個困難就是招蚊蟲。
夏季的夜晚,想在水邊的環境下,往往都是蚊蟲較為密集的區域,此時使用夜光燈垂釣,會將周邊的蚊蟲全部吸引過來,筆者曾經試過,驅蚊水、蚊香多管齊下,結果還是被咬的全身是包,但最後我還是扛下了所有。所以在夜間蚊蟲較多的時候,不建議使用夜光燈垂釣,雖然使用夜光漂也會有蚊蟲叮咬,但最起碼不會招引蚊子,也不會撲面而來。
在走的環境下垂釣,也不適宜使用夜光燈。原因浮是走水的環境下,浮漂就會順著水流慢慢的移動,原則上是可以釣,但需要來回的轉動夜光燈。夜釣轉動東光,老釣友都知道,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驚魚!在夜間垂釣,燈光來回的晃動魚在水底,會感到非常的害怕,尤其是在淺水,窩內魚則是越釣越少!
最後:夏季夜釣,夜光漂和夜釣燈各自都具有自己的優勢,夜釣燈適合垂釣快魚帶動節奏,通常適用於垂釣中小型個體魚類,尤其是使用粉餌垂釣。夜光漂雖然在夜間各種體積的魚都能釣,但使用拉餌釣節奏魚,就比較困難了,但非常適合夜間垂釣大體型魚類。所以釣具無好壞之分,具體使用要因地制宜才好釣魚。
釣友們,這是筆者結合自己,在夜間使用夜釣燈和夜光漂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對此,你們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轉發,喜歡請關注百家號《鯽魚剎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