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番茄工作法,到一分鐘法則:時間效率提高了,還是人心變浮躁了

2020-12-16 阿牧談教育

【引言】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卑微還是高貴,無論生病還是健康,每個人每天都進帳86400。

單位是秒。對,每個人每天擁有同樣的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鐘!

有的人爭分奪秒,有的人慢條斯理;有的人惜時如金,有的人度日如年;有的人聞雞起舞,有的人無所事事。時間的使用上,各有各的不同!

01看看商界大佬的時間管理

曾經,王健林一日工作時間表,刷爆朋友圈。

當年,這位62歲的中國首富,早上4點起床健身,然後飛行6000公裡,出現在兩個國家、三個城市,最終,晚上7點趕回辦公室,繼續加班。

商界大佬們,都是高效應用時間的高手。起得早,通常5點6點就開始了;分得細,通常15分鐘到25分鐘一個時間顆粒度。

普通吃瓜群眾,該怎麼破?

02番茄工作法

目前,番茄工作法非常流行。專心致志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在這25分鐘內,只能專注完成一件事。

網友反饋,這個方法,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受益者無數!

25分鐘的番茄時間,用於孩子的學習輔導上,也是屢試不爽。比如,在家訓練孩子的英語聽力,每天固定25分鐘。

03小田媽媽的抱怨與無奈

小田9歲了,每天比大人還忙得很。小田的英語水平不上不下,現在停滯不前,已經有3個月了。

小田媽媽找到我,希望給些專業的建議。分析情況後,我建議小田每天固定25分鐘,訓練聽力,這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只有這個功夫夯實了,後面的學習才會持續增長,否則會成為空中樓閣。

小田媽媽突然變得很無奈。她說:「每天25分鐘,看起來不難。但是,每天作業那麼多,抽不出時間啊。」

停了一會,她接著說:「語文預習和朗讀,需要20分鐘,英語打卡要15分鐘,練琴要半個小時,數學口算要15分鐘,課外閱讀還要一小時,根本就沒有時間了。這個5分鐘,那個10分鐘,那個半小時,但是,累加到一起,實在沒法呀!」

是啊,我能完全理解小田媽媽的無奈。

04成年人的時間管理,更忙碌

當了家長以後,發現在教育孩子方面,知識儲備不足,急需充電,每天應該抽出至少半小時,用於讀書學習。

可是,沒有時間啊!半個小時,時間太長了!很多人接受不了。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老師,在分享時說過,得到的每一節課程,控制在12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了,人們就會「缺乏耐心」聽完。

得到App上有一門課程,由知名商業顧問劉潤老師講授,冠名「五分鐘」。和賺錢有關的策略和指導,人們只能付出「五分鐘」的零散時間,碎片化地系統學習。

在網上的時間,超過3分鐘的文章,很少人能看完;短視頻變為小視頻了,一分鐘之內,或者是15秒、30秒。感覺超過一分鐘就太長了!

OMG!人們真的發展到這麼忙了嗎?

05真的沒有時間,還是不會管理時間?

小勇的爸爸,每天看起來很忙,早出晚歸,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小勇六年級了,媽媽有時候搞不定,需要爸爸參與教育。

小勇爸爸說沒有時間。可是,往沙發一坐,刷一刷小視頻,放鬆一下。結果,一刷就是一個小時。有時候,打一局5分鐘的電子遊戲,不小心就連打了七八局。

最後,小勇媽媽看不下去了,兩口子開始吵架,一吵又是一個多小時。和解的條件是,小勇爸爸要花時間,輔導小勇的數學,性格上和心理上也要正面引導,還要看書,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後來,小勇媽媽無奈地哭訴:他一看書馬上就來瞌睡,她已經非常無語了!

小勇家的慄子,不知道出現在多少家庭。

人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不會管理時間?

06一分鐘法則

對於拖延症,張明已經忍無可忍了。這一次,他突然看到了「一分鐘法則」,如獲至寶。

一分鐘法則:對於那些用不了一分鐘就能做完的事,立即去做,絕不拖延。

這個方法果真有效,張明發現自己的效率提高了至少2倍。

張明是個聰明人,竟然想到了,將「一分鐘法則」和「番茄工作法」巧妙地結合起來了!

他自己定了一個每日待辦事項目標:每天看書30分鐘,聽書30分鐘。每天專門花一個小時,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像,他不相信他能夠做得住!

他說:「我想到了要學習,心裡告訴自己,先看一分鐘,看一兩頁,馬上行動最重要。」就這樣,不知不覺就完成了。

07【小結】

每個人每天都有同等的時間,因為管理時間的效率不同,於是,世界上有了富人和窮人。

阿牧沒有想明白的是:從25分鐘的番茄工作法,到一分鐘法則,人們效率提高了,還是變浮躁了?

路過的朋友,你怎麼看?

我是阿牧,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相關焦點

  • 「時間管理」番茄工作法設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番茄鬧鐘 番茄工作法指的是: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番茄工作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在堅持完成了每一個時間段後,還會有著很奇妙的成就感。番茄鬧鐘是一種採用番茄工作法來管理時間的時鐘,它的任務分為6類:工作、學習、思考、寫作、運動與閱讀。
  • 《番茄工作法圖解》|拖延症、效率低,番茄工作法幫你搞定
    番茄工作法一個讓你愛上這種效率高的工作方法。本書在豆瓣評分為7.7分,在微信讀書評分8.1,8.2萬人閱讀。我們每一個工作你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我們想要很好的利用時間,來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工作方法。
  • 番茄工作法-迅速提高考試成績和工作效率,牛人一直在用
    時間是個貪婪的傢伙,她不用任何手段就可以輕鬆地擊敗你,我們每天都面臨著時間不夠用,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工作更高效,時間夠用嗎?答案就是-番茄工作法。時間管理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它可以讓我們有效地利用時間幫助你完成任務並且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 《番茄工作法圖解》:想提高效率?看這本書就對了!
    我手忙腳亂、忙東忙西,活兒還沒幹完轉眼就到中午,突然想起下午開會的準備還沒做,頭都炸了。只能中午加班,結果一個下午昏昏沉沉,下班回到家倒頭就睡,第二天接著惡性循環。 那時的我,真切希望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幹活不再那麼累!
  • 番茄工作法!一個「學渣」發明的時間管理神器,讓你學習紮實效率高
    我甚至想我是不是得找個計時教練,替我掐掐時間。後來我找到的卻是一枚廚房定時器,形狀好像 『番茄』。就這樣,我邂逅了我的番茄鍾。」而現在,他從事時間管理方面的培訓工作,研究並開發了不少有助於提高個人和團隊工作效率的工具。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了很多人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 全世界公認的高效工作法:番茄工作法,讓你迅速提升10倍工作效率
    許多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都會有以下經歷:拖延症——一直想著「那件事情一定要做了」,卻往往遲遲不能夠開始。越難越重要的事情,越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再多五分鐘綜合症——無論是娛樂還是工作,都很容易爛尾。想著玩會手機到9點開始工作,結果往往拖到10點還沒開始幹正事;下定決心晚上11點前睡覺,但是每天都拖到11點半,12點才睡覺。精神渙散——我們都知道被打斷的危害,但仔細想想,被別人打斷的次數遠遠少於被自己打斷。
  • 「二八法則、WBS分解法、頭腦風暴」:提高工作效率的3種有效方法
    總結起來,提高工作效率有下面4個好處: 提高工作效率能夠讓你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多勞多得,獲得更多經濟利益; 提高工作效率能夠有效的減少工作時間,從而有更多時間來自由支配,進行學習、娛樂、旅遊、休息等; 提高工作效率能夠更好的展現個人實力,給自己貼上能力強的標籤
  • 工作沒狀態?運用番茄工作法,在家辦公也有效率
    03 運用番茄工作法,提高在家辦公工作效率前面分析了在家辦公,注意力怎樣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以便更加高效地在家工作呢?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能通過集中注意力,管理好時間和提升工作狀態的方法。
  • 如何正確使用番茄工作法?
    1.你使用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沒有效果?因為使用錯了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的核心是工作-休息兩者結合,通過在頻繁短暫的休息時間來改善整體的狀態,從而來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這裡有一個重點:學習與休息的時間。
  • 《番茄工作法》充滿儀式感的時間流,讓你專注於當前的工作
    開始一項學習或者工作,卻總是幹擾不斷,導致效率極其低下?想要改變卻無從下手?不用焦慮了。弗朗西斯科·西裡洛在他的《番茄工作法:有效地使用每一點時間和腦力》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時間管理工具:番茄工作法。可以幫助我們輕鬆地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從而順利的達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 告別碌碌無為,提高工作效率,有意思的三分之一法則
    在生活中,無論是校長、主管乃至老師都需要做決策,但是沒有合適的方法和標準思路,決策就會消耗過多的時間,造成工作效率低、結果差的問題。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給我1小時的時間來回答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將先花55分鐘來弄清楚問題的所在。只要我理解了它是什麼,就意味著剩下的5分鐘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
  • 番茄工作法:全球公認的最為高效的工作方法
    在過去的工作中,時間對於大部分職場人來說,要麼是不夠用的,要麼是追逐我們前進的。番茄工作法的優勢就在於分割時間,並將事物分開處理,以提高我們完成任務的速度。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應該怎麼做?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通勤路上的時間相對固定,而活動場景也很單一,這是非常有利於我們聯繫番茄工作法的絕佳場景。如果你能提前設置好大概時間點,那麼我堅信一個月下來的通勤路上你能夠學習到不少東西。同樣的,我們也不能為了達到這一的學習效率而泡在公車上,因此,番茄工作法就是幫你把每一天分成小段,和乘車時間差不多。
  • 乾貨分享:番茄時鐘讓你工作效率翻倍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種讓你工作效率翻倍的好方法,那就是番茄時鐘工作法。番茄時鐘工作法是一種時間管理理念,能夠讓你快速進入專注狀態,從而使你能夠更快地完成工作減少拖延。番茄時鐘工作法的發明人Francesco Cirillo使用形狀像番茄的廚房計時器作為他的個人計時器,因此使命名為番茄工作法。比較流行的番茄時鐘APP是Forest 專注森林,排在效率第一名,你可以下載到免費的。過程很簡單:設定工作時間25分鐘,25分鐘結束後,休息5分鐘,休息5分鐘後,再工作25分鐘。
  • 《番茄工作法》:除了番茄時鐘其餘那些你不知道變優秀的習慣
    都聽說《番茄工作法》吧?一個番茄時鐘是30分鐘,25分鐘用來工作,5分鐘用來休息。這是平時聽說的番茄工作法。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剛看到《番茄工作法》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想,就是把時間分開,專心做一件事情然後休息還用得著用一本書來講解嗎?所以一直沒買,後來為了湊單,買了《番茄工作法》這本書。
  • 學習:番茄工作法(乾貨+案例)
    而沒有計劃就容易導致漫無目的浪費時間,使用番茄工作法就可以很好解決。場景:一打開手機,那個手啊不自覺的點開了微信,再看看朋友圈,點讚評論完。刷刷微博,刷刷抖音,刷刷知乎。番茄:碎片化時代帶來的便是專注力的缺失,使用番茄工作法將瑣碎時間整合為大段時間,提高效率。
  • 番茄工作法-專注的神奇力量
    現實中往往會發現,很多人在做著這件事情的時候,忍不住的想起下面還有其他好多事情等著在,不斷的走神,不斷的焦慮,最後反而苦惱了自己,做事的效率也降低了,原來擔心做不完就變成真的做不完了。不能專注當下,是我們很多煩惱的來源。神奇的番茄工作法今天向你推薦一個神奇而可靠的方法來大幅度的提升做事的效率,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番茄工作法」。
  • 最近風靡的番茄工作法:25分鐘只做一件事
    ,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最近風靡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裡洛於1992年創立的。他在大學生活的頭幾年,曾一度苦於學習效率低下。「於是我和自己打賭,下猛藥,狠狠鄙視自己說:我能學一會兒習嗎?真正學上10分鐘?我得找個計時教練,誰來替我掐表呢?
  • 高效能養成——番茄工作法
    我本人並沒有刻意的使用什麼所謂的時間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是「大事急辦,小事隨緣」;一來因為市場上管理時間的方法各有優異,今天這個好明天那個好;二來與其花時間尋找一個靠譜的管理時間的方法倒不如管理好自己。不過,在這幾天的思考中,我逐漸的明白在單位時間內提高效率與管理自己並不衝突,其本質上是一致的。
  • 番茄工作法可訓練專注力?3個訓練專注力方法,有效提高效率!
    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三個訓練專注力的方法,讓大家也可以輕鬆完成工作,好好利用時間去平衡生活。 訓練專注力方法#1 番茄工作法 一至五的上班族,應該也有這個經驗:集中不到,默默地坐著好幾個小時也沒有完成任何工作,加上吃飯、開會、滑手機等等,結果最後到快放工時才急急把手上的工作完成(或加班⋯⋯)。
  • 實踐了1000個番茄時鐘後,番茄工作法對我的改變
    好在自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也嘗試了很多方法一直沒有得到緩解,直到偶然間發現了番茄工作法,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就有了這篇文章。什麼是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1992年義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裡洛創立的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相比於複雜的GTD系統來說,番茄工作法執行起來更加的簡單。現在科技如此發達,只要有手機,就直接可以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