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卑微還是高貴,無論生病還是健康,每個人每天都進帳86400。
單位是秒。對,每個人每天擁有同樣的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鐘!
有的人爭分奪秒,有的人慢條斯理;有的人惜時如金,有的人度日如年;有的人聞雞起舞,有的人無所事事。時間的使用上,各有各的不同!
01看看商界大佬的時間管理
曾經,王健林一日工作時間表,刷爆朋友圈。
當年,這位62歲的中國首富,早上4點起床健身,然後飛行6000公裡,出現在兩個國家、三個城市,最終,晚上7點趕回辦公室,繼續加班。
商界大佬們,都是高效應用時間的高手。起得早,通常5點6點就開始了;分得細,通常15分鐘到25分鐘一個時間顆粒度。
普通吃瓜群眾,該怎麼破?
02番茄工作法
目前,番茄工作法非常流行。專心致志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在這25分鐘內,只能專注完成一件事。
網友反饋,這個方法,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受益者無數!
25分鐘的番茄時間,用於孩子的學習輔導上,也是屢試不爽。比如,在家訓練孩子的英語聽力,每天固定25分鐘。
03小田媽媽的抱怨與無奈
小田9歲了,每天比大人還忙得很。小田的英語水平不上不下,現在停滯不前,已經有3個月了。
小田媽媽找到我,希望給些專業的建議。分析情況後,我建議小田每天固定25分鐘,訓練聽力,這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只有這個功夫夯實了,後面的學習才會持續增長,否則會成為空中樓閣。
小田媽媽突然變得很無奈。她說:「每天25分鐘,看起來不難。但是,每天作業那麼多,抽不出時間啊。」
停了一會,她接著說:「語文預習和朗讀,需要20分鐘,英語打卡要15分鐘,練琴要半個小時,數學口算要15分鐘,課外閱讀還要一小時,根本就沒有時間了。這個5分鐘,那個10分鐘,那個半小時,但是,累加到一起,實在沒法呀!」
是啊,我能完全理解小田媽媽的無奈。
04成年人的時間管理,更忙碌
當了家長以後,發現在教育孩子方面,知識儲備不足,急需充電,每天應該抽出至少半小時,用於讀書學習。
可是,沒有時間啊!半個小時,時間太長了!很多人接受不了。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老師,在分享時說過,得到的每一節課程,控制在12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了,人們就會「缺乏耐心」聽完。
得到App上有一門課程,由知名商業顧問劉潤老師講授,冠名「五分鐘」。和賺錢有關的策略和指導,人們只能付出「五分鐘」的零散時間,碎片化地系統學習。
在網上的時間,超過3分鐘的文章,很少人能看完;短視頻變為小視頻了,一分鐘之內,或者是15秒、30秒。感覺超過一分鐘就太長了!
OMG!人們真的發展到這麼忙了嗎?
05真的沒有時間,還是不會管理時間?
小勇的爸爸,每天看起來很忙,早出晚歸,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小勇六年級了,媽媽有時候搞不定,需要爸爸參與教育。
小勇爸爸說沒有時間。可是,往沙發一坐,刷一刷小視頻,放鬆一下。結果,一刷就是一個小時。有時候,打一局5分鐘的電子遊戲,不小心就連打了七八局。
最後,小勇媽媽看不下去了,兩口子開始吵架,一吵又是一個多小時。和解的條件是,小勇爸爸要花時間,輔導小勇的數學,性格上和心理上也要正面引導,還要看書,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後來,小勇媽媽無奈地哭訴:他一看書馬上就來瞌睡,她已經非常無語了!
小勇家的慄子,不知道出現在多少家庭。
人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不會管理時間?
06一分鐘法則
對於拖延症,張明已經忍無可忍了。這一次,他突然看到了「一分鐘法則」,如獲至寶。
一分鐘法則:對於那些用不了一分鐘就能做完的事,立即去做,絕不拖延。
這個方法果真有效,張明發現自己的效率提高了至少2倍。
張明是個聰明人,竟然想到了,將「一分鐘法則」和「番茄工作法」巧妙地結合起來了!
他自己定了一個每日待辦事項目標:每天看書30分鐘,聽書30分鐘。每天專門花一個小時,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像,他不相信他能夠做得住!
他說:「我想到了要學習,心裡告訴自己,先看一分鐘,看一兩頁,馬上行動最重要。」就這樣,不知不覺就完成了。
07【小結】
每個人每天都有同等的時間,因為管理時間的效率不同,於是,世界上有了富人和窮人。
阿牧沒有想明白的是:從25分鐘的番茄工作法,到一分鐘法則,人們效率提高了,還是變浮躁了?
路過的朋友,你怎麼看?
我是阿牧,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