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5日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戴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小孩豈有完美乎?」7月5日,「武當山康輝旅遊」第35屆楚才作文競賽暨「楚才小記者」招募活動閱卷初評結束,小學高年級組賽題《不完美小孩》,孩子們很有話說。學習、顏值、身高等槽點名列「不完美」前三甲,「別人家的孩子」屢屢躺槍,成親子對話框最不受歡迎的對象。
小選手們在「楚才小記者」招募活動現場奮筆疾書。記者向潔 攝
經過4天的緊張閱卷,第35屆楚才作文競賽暨「楚才小記者」招募活動閱卷初評結束,進入更為嚴謹的定評階段。長江日報記者從楚才競賽委員會了解到,縱觀19個賽題,小學高年級組6號賽題《不完美小孩》不僅是「翻牌子」人數最多的賽題,有近三成小學五六年級的參賽選手選作該題,也是閱卷組公認的最有看點的賽題之一。
「不完美」前三甲:學習、顏值、身高
「沒完沒了的培訓班讓我覺得:湖裡的魚兒不再歡愉地遊了,地上的草兒不再昂頭笑了,樹上的鳥兒不再唱動聽的歌了……唉,誰讓我不是父母期待的完美小孩,要衝出『別人家小孩』的陰影只能馬不停蹄地奔跑。」一位小選手在文中言及自己的暑假生活顯得萬般無奈。
另一位五年級學生在文中這樣描述身為「學霸」的他在一次考試失利後的畫面:我小心翼翼地從書包裡抽出試卷,遞到媽媽手上。媽媽瞥了一眼試卷上的分數,分分鐘從「慈母」變成「後媽」,開始了長達十餘分鐘的批判:「你看看你,才考了這麼點兒分?你看看這些題,哪個不是因為審題出的錯誤?你看這…… 」
長江日報記者隨手翻閱了百餘份「不完美小孩」發現,這些學生們筆下的不完美主要來自於家長與老師的評價,學習達不到預期,是他們認為的「不完美小孩」的標配。除此之外,在許多小選手的「不完美」詞條裡,個人顏值、身高問題也屢屢上榜。
「發球的一瞬間,一個高大的對手衝了過來,將球搶斷。隊友努力搶球,總算將球傳了回來。我猛地一個三步上籃,可是又被對手一個狠狠的蓋帽蓋了下來。媽媽在一旁長嘆一口氣,『唉 ,這孩子太矮了,不夠完美啊!』」一位小選手不禁在作文中用一整段「吐槽」媽媽的「完美計劃」——因為身高是「短板」,媽媽急得團團轉,把他帶到醫院做各種檢查,又是打針又是吃藥……聽說打籃球有助於長身高,迫不急待地給他報了籃球培訓班。練了一個月不見長高,媽媽又開始長籲短嘆。
小選手們在「楚才小記者」招募活動現場奮筆疾書。記者向潔 攝
「別人家的孩子」成親子對話框最不受歡迎對象
生活中,提及「別人家的孩子」,總是伴隨著豔羨。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大部分「小楚才」 並不願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是親子對話框中最不受歡迎的對象,還往往會陷入被孤立的傷感。
一位小選手說,她就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但她內心十分清楚,小區裡的小夥伴都不喜歡她,每次大家一起玩,看到她走近了,就會露出芥蒂的眼神,「喲,看看誰來了,別人家的孩子來了。誰想回家吃『竹筍燒肉』誰就跟她玩……」
「公開課上,同學們都盼著我出糗 。我搞不懂,我改掉了缺點,變得更完美了,為什麼同學們反而對我疏遠了,就連我最好的朋友也不願向我敞開心扉。」另一位小選手在文中寫道,他努力「進化成」長輩們為之喝彩的完美小孩,但在「進化」的過程中,友誼的溫度卻漸漸冷卻,在同學們眼裡他成了「高智商低情商」的怪胎。他害怕同學們的冷落,於是時不時出點糗,隔三岔五犯點錯,生活居然又變得美好、輕鬆起來。
小選手們在「楚才小記者」招募活動現場奮筆疾書。記者向潔 攝
家長不再一張「功利臉」,懂得欣賞不完美小孩
採訪中,多位閱卷組評委向長江日報記者反映了一個現象:儘管「唯分數論」,追求塑造完美小孩的家長還大有人在,但懂得欣賞不完美小孩的父母越來越多。
楚才作文評委、楚才作文特等獎獲得者指導教師、崇仁漢濱小學高級教師王麗娟說,《不完美小孩》是個材料作文,出自青春偶像組合TFBOYS的同名歌曲,這讓很多孩子都覺得很貼近他們的生活,並能大膽直抒胸臆。令人欣喜的是,在孩子們的筆下,80後的家長們不再是一張「功利臉」,不少媽媽不僅眼光長遠而且充滿智慧。
一位小選手通過「楚才」向媽媽表白,稱媽媽是「靈魂拯救者」。她在文中虛擬了一個叫「天情」的孩子,而自己則是成績被「天情」碾壓,只能屈居第二的「夏雨」。在自卑心理作怪下,「天情」的光彩如初放的牡丹,而她就是一株被人漠視的小草。回家後,捕捉到低氣壓的媽媽什麼也沒說,把她拉到一面鏡子前,讓她仔細觀察自己。媽媽告訴她,「小草雖不及牡丹雍容,但小草也有小草的優點,比如:生命力旺盛,朋友遍天下。」另一位小選手則通過兩張小紙條,展示了親子間對「完美」與「不完美」的重新定義:世上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正因為「不完美」,我們的人生才與眾不同。正視「不完美」,成就越來越好的自己。
【編輯:彭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