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丨假毛孔、假皮色,籽料的造假越來越多了

2021-02-16 和田玉

毛孔,是籽料的身份象徵之一。籽料可以沒有皮色,但必須有毛孔。如今,籽料造假泛濫,其中不乏毛孔的造假,那麼毛孔的造假方式究竟有哪些?

 

對於造假者來說,皮色的造假比毛孔造假難得多,有時候染出來的皮色適得其反,反而會顯得更假,而毛孔相比染色來說要低調的多。所以,如今市場上到處充斥著假的光白籽,它們形狀圓潤,有毛孔。

那麼這些毛孔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目前毛孔造假的主流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將一些切成塊狀的山料與碎石英或碎瑪瑙,放到大型報廢輪胎製成的滾筒中,和水一起攪拌。因為相互之間的碰撞之後,會出現一些坑狀的擦痕,但是與真的毛孔比還是有較大區別的。

如今在市場我們能看到大量的造假光白籽很多都是用這種方法滾出來的,因為造假方式簡單,所以如今光白籽的造假非常泛濫。

 

這種方法就是人為用雕刻工具裡的金剛石尖針搗出毛孔來,這種刻意的搗會給人一種深淺不一的感覺,之後用比較粗的油石打磨,會顯得稍微自然一點。

不過現在這種造假幾乎沒有了,因為太低端,大多會有太明顯的劃痕,屬於「一眼假」。

 

上圖,是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造假圖片,如此明顯的針搗孔,可以說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案例。

但事實上,造假者會刻意避免留下如此一致和規律的針孔,上圖這種造假也許只是一個新手的試煉罷了。

什麼是噴砂?噴砂是採用壓縮空氣為動力,以形成高速噴射束將噴料(銅礦砂、石英砂、金剛砂、鐵砂、海南砂)高速噴射到需要處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狀發生變化。

(噴砂毛孔)

跟滾料差不多,噴砂也是撞擊的原理,毛孔都是撞擊出來的,一般噴砂的第一遍效果可能不太好,這時候就重複一些滾料、噴砂的流程,一遍不成就多弄幾遍,如此反覆,直到毛孔比較像為止。

 

噴砂出來的毛孔可以算得上比較像了,但依然缺少靈性,最大特點就是表面雖然有細微深淺的毛孔坑洞,但「太愣了」,很不自然。

酸蝕的假籽

噴砂出來的效果都不是很自然,怎麼辦?這就用到酸蝕這種方法了。經過噴砂或者鑿出來的毛孔一般都很呆板生硬,經過酸咬之後,會變得自然一些。但酸蝕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留下酸蝕斑。

 

上圖中可以明顯看出酸蝕後留下的痕跡,但造假者總會有辦法。首先是控制酸蝕的強度,其次把帶痕跡的料子再經過噴沙或再進一次滾筒,這時就很難辨別了,甚至很多行家也會為此買單。如果再做一些過臘處理,那就在相當程度上接近真正的毛孔了。

 

▲如此造假,你能看得出來嗎?

另一種酸蝕法,是先把滾圓好的玉料在強酸裡泡一段時間,強酸會腐蝕玉料的表面,形成一個一個的小坑,而且玉料的局部會變的脆弱。然後再把玉料和石英瑪瑙的碎片一起滾磨,經過強酸腐蝕的料子會更容易撞出一個一個小坑,玉料表面的毛孔分布也很自然。如此造假出來的毛孔,殺傷力也是極大。

傳說如今又使用類似3D印表機的機器——列印複製到山料上面,成品只留一點點毛孔皮,再加上成熟的拋柔光技術,無論你是新手還是高手,看毛孔,只能靠猜了。

 

如今,毛孔的造假工藝十分純熟,但過於逼真反而假。天然的毛孔的關鍵在於不同大小、疏密、深淺錯雜不一的分布的複雜性,而天然的複雜性是造假者遠遠不能達到的。不過因為毛孔本身就很細小,對於細微區別的把握,也需要玩家們細細去揣摩。

 

關於和田玉的染色,只要存在著對玉顏色的追求,就存在著人工染色的可能。最初的人工染色僅是追求玉器的美感,隨著俏色王器的價格攀升,玉染色便成為造假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藏友可能仍然不清楚,那些造假的料子是怎麼煉成的?

 

▲冷沁法

最常見的染色方法。用化工染色劑、冰乙酸、無水乙醇、苯酚等十餘種藥水的配合作用下,給浸入的玉料著色。一般浸一周左右,然後把著色過假的部分磨去,留下仿真度高的,再經過滾筒就會自然很多。

 

烤皮

先用冷沁法著色。然後用棉布或紙把玉料包裹起來,浸透調配好的藥水,然後緩慢加熱,藥水會源源不斷的沁入料子裡面。

 

熱處理

用噴槍對局部的一點,用瞬間的高溫改變結構,使表面變得疏鬆,然後塗抹藥水,又叫點皮。

 

酸蝕法

將玉泡於氫氟酸、硝酸、硫酸和鹽酸等溶液中,取出後加熱著色,用鹼出紅色,用高猛酸鉀出黃色,用硫化汞出黑色等。酸的比例、浸泡時間及配方不同,效果不一樣。最後把牙骨粉或環氧樹脂(加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乙二胺)或水晶透明漆塗滿表面稍加打磨,使其產生玻璃光,看似鮮豔,實則不自然。

 

火燒法

火燒法是將玉塗上氫氧化鈉,用石灰(氧化鈣)裹好,置鋸末裡悶燒二天,取出即為雞骨白。如趁熱浸一下冷水,即產生牛毛紋,如冷水中加高錳酸鉀即成血色牛毛紋。需著色時也是趁熱浸入染料中,最後用砂紙加上羊油打磨出光即成。

 

高壓法

高壓法是在需著色處塗以硫化汞(黑)、三氯化鐵(黃)或氧化鐵(紅)等,再用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矽酸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點羊油將玉包裹在內,放於封閉的不鏽鋼高壓釜裡,加壓加溫(壓力80~120個大氣壓,溫度 160℃~200℃),四天後取出,用二氧化碳加熱風吹乾,再用硫酸還原,玉表呈白灰皮和玻璃光,有色處自然沁入色澤。

 

雷射染色法

目前,又出現了一種新的作偽方法:雷射染色法。這種加色方法通常與雷射熗色翡翠的方法大致相同,可使皮色差的和田玉籽料形成較為理想的各種皮色。這種方法沁出的顏色雖然均勻、鮮豔美麗,但有飄浮感,沒有真皮籽料的顏色老氣深厚。

面對層出不窮的造假手段,玉友們可要擦亮眼睛,積累豐富的鑑別知識,多去市場探索發現,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呦!

相關焦點

  • 和田玉籽料如何造假?毛孔和皮色是如何形成的?
    做仿籽的滾筒和田玉籽料毛孔的形成過程:和田玉籽料在經受千萬年的衝擊碰撞後,在表面會留下因不同的小石塊和石英砂撞擊而形成的微小裂縫及坑窪點,這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鐵離子,它沉澱後在玉石的微裂縫中與空氣發生氧化作用,和田玉中的氧化亞鐵在氧化前提下轉變成三氧化二鐵,所以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就是這樣形成的。
  • 市面上和田玉籽料,有哪些皮色造假方式?
    在家是當下玉石市場的一種高發現象,一些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歡,一些是為了彌補資源短缺的需要,其中備受人們喜歡的和田玉籽料皮色就是造假中很常見的一種,這樣的造假主要是源於人們對籽料皮色的喜歡,而市場上的籽料供不應求造成的。
  •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鑑別怎麼看?
    和田玉小講堂: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鑑別怎麼看?相信不少朋友曾經疑惑過,和田玉籽料一向是人們所追求的,可是皮色往往出現了很多造假的現象。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鑑別或許咱們該好好學學了。
  • 和田玉籽料皮色是怎麼做假的,真假皮色怎麼辨認?
    近年來,隨著新疆和田玉料的日益枯竭以及市場對於和田籽料的追捧,致使和田玉籽料的價格一路瘋漲,甚至比和田玉山料和其他地區的料子高出十幾倍,於是許多商家看到其中的「商機」,以次充好
  • 天價和田玉籽料的七種皮色特點!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才是最美
    如今,和田玉籽料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甚至和田玉籽料的天價也出現了。看市場上和田玉籽料天價。特別是和田玉小籽石的光潔度、細度、密度都很好,特別適合收藏和玩耍。它美麗的皮色在價格比中佔了很大的比重。今天就來說說和田玉籽料的膚色特徵,和田玉籽料的膚色之美才是真正的美。和田玉籽玉有一層棕紅色或棕黃色的玉皮,所以習慣上稱為皮色和田玉籽玉。還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剪玉的藝人以各種皮色命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棗皮紅、金黃、黑皮籽等等。世界上許多玉都有這種顏色,但不如和田玉漂亮。用皮色可以做出漂亮的玉,自然就變得有趣了。
  • 怎樣判斷籽料的真皮假皮?染色和田玉如何辨別?它的特徵是什麼?
    上期文章給大家介紹了和田玉籽料皮色的形成與分類,今天給大家講講籽料的真皮色與假皮色。第一點:通過皮色深淺的過渡來判斷,真皮色一般具有自然過渡的層次感。天然的皮色,是和玉石肉質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由深到淺有一個整體過渡的過程,不是死板的敷在表面、而是自然的漸變,不會像假皮色的色調那樣生硬呆板。
  • 和田玉真假籽料如何分辨!這幾種製作假毛孔的方法,你中過招嗎?
    籽料的毛孔是和田玉籽料的主要特徵之一,這裡毛孔是個象形詞,就像我們人體皮膚表面的汗毛孔,是很細密的凹進玉石表面的小坑。分布在籽料周身的表皮上。毛孔是肉眼鑑別和田玉籽料的主要依據之一,在測光角度下用肉眼就能觀察得很清楚。
  • 「大開門」的和田玉籽料是什麼樣的?開不開門真的很重要嗎?
    所以大開門的籽料品質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為本身也是有了這些瑕疵,才讓它變成大開門的籽料。不過並不是說大開門的都是瑕疵過多的籽料。因為畢竟之後還得巧雕嘛,你確定是真籽料後,然後把瑕疵去除,或者利用,不就又成一塊好玉器了嗎?市場上大開門的籽料大多數是秋梨皮,黑皮或者油煙皮的居多,因為這些皮色造假的比較少,而且特徵也比紅皮更加明顯。
  • 和田玉籽料皮色是怎樣形成的?影響皮色的因素有哪些?
    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中最珍貴的一種,價格在玉石市場也是如日中天,很多人為了一塊好的和田玉籽料更是一擲千金,除了它溫潤細膩的玉質之外,它多樣的皮色也是很多藏家追求的因素之一,那麼它的皮色是怎樣形成的呢?影響皮色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 和田玉的分類和鑑別方法
    我們平時說的和田玉都是廣義的和田玉,產地也是非常多。市場上最常見的和田玉主要產地有新疆青海和俄羅斯韓國,這兩年又出來個貴州羅甸玉。新疆和田籽料的辨別方法主要看毛孔和皮色,由於新疆籽料前幾年的過度開採,現在新疆籽料越來越少,每年都要升值50%左右,這點是其它任何產地的和田玉都不具備的功能,其它產地的和田玉隨市場起起落落,升值不穩定。
  • 淺談和田玉真假皮色
    當地政府亦採取發放「採玉證」來限採,2007年10月,當地政府頒布和田玉禁採令,2011年8月,當地政府再次下令,並且關閉了和田玉礦區中重要的源頭玉龍喀什河料場,嚴令禁止在該地採挖玉石,2014年,當地政府又實施了更加嚴格的玉石禁採令,使得該年份的新疆籽料產量驟降為0,2017年8月,和田所有礦區再次接到通知全部停挖,但時間持續的並不長
  • 真皮VS假皮,你會看和田玉「臉色」嗎?
    ,其手段主要有用山料冒充籽料,以及染色做假皮。染色做假皮的方法可謂「百花齊放」,多種多樣,如酸蝕法、血沁法、鐵鏽浸染、煨炙染色、鹼蝕法、礦物質溶液等。但和田玉無論如何造假,還是有讓人識破的地方。從皮色、滾料、汗毛孔、裂紋及溫潤識別入手,可窺見一二。真籽料在河水中經千萬年衝刷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很自然,叫做活皮。
  • 什麼是和田玉籽料,詳細介紹
    大家都知道在和田玉的市場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玉石,而在這裡面就有一種名為和田籽料的玉石,它可以說是很多玉石收藏者的最愛,因為和田玉籽料的質地是非常好的,手感又佳,它作為把玩件深受大眾的喜歡,那麼當我們喜歡某一件東西的時候,第一件事當然是先去了解它,對它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去玩
  • 和田玉籽料形成原因及特點分析的科普小文。小白速看
    這裡有必要提一句,籽料形狀一般都不好看而且奇形怪狀的。所以如果在市面上見到大塊而且好看的籽料,那麼就要當心了!只有兩種情況,要不有問題,要不買不起!2、其次就是籽料的獨特的玉皮。籽料的玉皮上最明顯的兩個特徵就是「汗毛孔」和它獨特的皮色。這也是鑑定籽料的一個重要標準。皮色和毛孔之間還是有點聯繫的。
  • 揭秘和田玉拍賣史上最高價1.35億元籽料真相
    經過淺拋光後觀察發現這塊籽玉的沁色越來越紅紫,而且還發現隨著天氣、光線和溫度的變化色度會有細微的變化,比如陽光下以桃紅為主色調,陰天時色卻是以紅紫色為主色調,再比如用冷水衝泡後就會比未泡前要紅紫的多,而且相當明顯,這現象比較奇特。
  • 籽料:灑金皮下出好肉
    真正的和田玉籽料,價格不菲,由於這種灑金皮和田玉籽料在鑑別真假比較有難度,加上目前眾多和田玉籽料愛好者對於皮色的偏愛,導致市場上造假比較嚴重。那麼,備受關注的灑金皮籽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灑金皮的顏色為金黃色,以不均勻的點狀或片狀分布在籽料的表面,看上去像是金子灑在玉石表面一樣,因此得名灑金。
  • 關於新疆和田玉皮色的一些「造價」一定要注意
    在和田玉的市場上,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和田玉籽料去了皮,神仙都分不清,但在這場騙局泛濫中,我們不想區分清楚都不行了,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如何用毛孔把它們區分清楚!我們自己最好是看和田玉籽料表面那些比較細微的毛孔,因為他們不管和田玉的質地細膩到什麼不的同程度,都會有毛孔的出現,而且通過這些毛孔真的非常細膩到像人的毛孔一樣,但是可這樣的毛孔我們必須用放大鏡才能看得到!
  • 100年前,這種和田玉就很受追捧,如今翻了多少?
    這類和田玉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玉石界所認同,民國時期有關這類和田玉的記載。所記載的這段話,是說和田皮色籽料中的一件東西要數白金,可見,它的價值是很高的。時至今日,經過多年的發展,皮色籽料仍然值錢,還增加了數千萬倍,成為和田玉中的佼佼者,許多玩家還不惜重金,四處尋找好皮子。
  • 和田玉籽料的皮色種類,籽料皮色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今天我們來聊聊和田玉籽料的皮色種類,籽料皮色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我們最為喜歡的叫做紅皮 :紅皮中以棗紅皮最為貴,但是紅皮有深有淺。有些深褐色的,可能像鐵鏽一樣,我們稱之為鐵鏽皮,有些顏色淡一點的稱之為灑紅皮,但都屬於紅皮這個門類。
  • 揭秘:和田玉7大造假方法,觸目驚心!
    你以為和田玉染色是只存在於現代?NO NO 和田玉造假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不過由於技術手段落後,只能做到玉石染色,拼接等,這些很容易鑑別出來。 而近些年不法商販在數次「技術革新」後,研究出的造假方法日漸成熟,用來給新手吃藥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