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鉤弋夫人因為一點小錯,遭到了漢武帝的厲聲譴責,鉤弋夫人驚恐萬狀,拔下簪珥飾物,披頭散髮向武帝求饒。面對鉤弋夫人的哀求,武帝毫不猶豫地將她送入掖庭並賜死。
漢武帝為何殺鉤弋夫人,一直是一個謎,大多數人同意漢武帝的說法,即「主少母壯」。
鉤弋夫人被賜死後,武帝問外界對此有何反應,侍從們說:「人們都說既然立她的兒子為太子,為何要殺他的母親?」
武帝說:「這正是你們這些見識低下的人所不知的,以前國家之所以混亂,是因為皇帝年少,太后專權,濫殺無辜,沒人能制止,呂后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我要賜死她。」
這當然是漢武帝冠冕堂皇的解釋,事實上,武帝沒有、也不願意說出賜死鉤弋夫人的真實原因。
鉤弋夫人是一個心計很深的女人,她自始至終都在欺騙武帝,而且每次都得逞。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她最終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初武帝巡狩經過河間時,有一個方士說,天降祥雲,必有奇女子生長此地。武帝急令人尋找,果然在那裡找到一個美麗的趙氏女子。
更為離奇的是,該女子自出生時兩手緊握,十多年了,誰也無法將她的十指掰開,誰知,武帝用手一摸,姑娘的手便奇蹟般地伸展開了。
一向迷信的武帝大為驚訝,當即將這個美麗的奇女子納入後宮,稱為:「拳夫人」,後改為「蜷夫人」,居於鉤弋宮,故又稱鉤弋夫人。
這種騙人的把戲,甭說在今天,即使在當時,恐怕會有很多人一眼看穿,可是鬼迷心竅的武帝卻信了!
初次行騙就輕易得逞,這讓勾弋夫人嘗到了甜頭。後來,鉤弋夫人懷上了龍種,於是鉤弋夫人和他的同黨們又精心策劃了一個新的騙局。
一般正常孕婦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而騙子們卻大造輿論,硬是將她變成十四月懷胎,所生之子自然非凡夫俗子。
漢武帝老來得子,本來就樂不可支,當聽說鉤弋夫人十四月後才生下一個男孩,滿心歡喜地說:「我聽說唐堯在娘胎中懷孕十四月才生,而今鉤弋夫人也如此。」於是將鉤弋夫人的宮門改為「鉤弋門」,劉弗陵被稱為鉤弋子。
很顯然,這是以鉤弋夫人為首的騙子集團又一次陰謀,沒辦法,武帝就吃她這一套。她們這麼做,很顯然是對太子之位產生了覬覦之意。
要想扶劉弗陵上位,必然要先除掉衛氏集團,除掉太子劉據。於是「鉤弋集團」先是污衊誹謗太子,說他調戲宮女,又說太子聽到武帝生病時面露喜色,還說太子乘坐馬車在專供天子行走的「馳道」上奔馳。
可是,這些伎倆都沒有扳倒太子,於是騙子們又想到了「巫蠱」這一招,朝著衛氏集團的要害部位捅去,直至捅入心臟。
後來,江充被太子殺死,蘇文被武帝活活燒死,騙子集團幾乎全軍覆滅,但鉤弋夫人始終不動聲色,隱藏得很深,她成了這場陰謀最大的受益者。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派心腹調查後發現,太子劉據完全是被人陷害而死,而害死太子的罪魁禍首既不是江充,也不是太監蘇文,他們只是衝在前臺的的打手而已,而真正的幕後兇手是心如蛇蠍的鉤弋夫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鉤弋夫人為她的所作所為付出應有的代價。武帝怒不可遏,將要無罪處死鉤弋夫人,還為自己的行為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所以,當鉤弋夫人得知陰謀敗露,立即驚慌失措地向武帝哀求。當武帝將要送她去掖庭時,她還心存僥倖地往回看,以為罪不致死,哪知,武帝卻絕情地說:「趣行,汝不得活。」看來,一切都是心照不宣了。
武帝之所以不願說出處死鉤弋夫人的真實原因,是因為一旦她的罪行公布於眾,會讓人看到她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女騙子,美女蛇,如此一來,就會毀掉劉弗陵。
而劉弗陵已被武帝選定為大漢未來的接班人,武帝已沒有更合適的繼承人選,為了大漢的江山穩固,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安排。
這是一則選自《資治通鑑》中的故事,宮廷內的權力鬥爭往往充滿刀光劍影,其激烈程度不亞於百萬雄師對壘。而女人是宮鬥永遠的主角,她們是天生的陰謀家,為權力而生,又為權力而死,讓後世之人為她們的命運沉浮而嘆息。
轉載自:談史論道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