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是旅行中非常快樂的一環,很多小夥伴兒在出行前就早早列好了購物清單,也有小夥伴兒是臨時起意想要隨便買買。總之不管是什麼情況,大多是不會空手而歸的。
如果到南半球的雪梨旅遊,有什麼購物中心推薦呀,答案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商場的維多利亞女王大廈Queen Victoria Building。
南半球最贊的購物體驗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建於1898年,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羅曼復興式建築。它完美地融合了復古與現代雙重元素,也成為「全世界最漂亮的購物中心」。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面積非常大,整整佔據了一個街區,四周為喬治街、市場街(Market Street),約克街(York Street)和逐依街(Druitt Street)圍住。走進大廈內,去感受這座南半球最富麗堂皇的購物中心。
裡面聚集了眾多的設計師時尚單品、高端品牌、珠寶首飾和咖啡館。 而大樓的頂層則完全是純藝術品及古玩的天地,有一些極具特色的歷史文物收藏,免費觀看,喜歡研究歷史的朋友就不要錯過了。
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而樓梯和走廊牆壁上的精美油畫又讓人仿若置身於博物館中。其實這裡空調強勁,每天夏天都是當地人比較喜愛的市中心理想避暑地。精緻的拱門、七彩玻璃華麗的穹頂、及層次分明地磚地板,使顧客在這座富有濃濃古典風格大樓中購物成為一種特別的體驗。
我們家小孩對託馬斯小火車非常感興趣,所以目標就是三樓的玩具店。通過外面的透明櫥窗就能看到裡面的陳列的各種小火車模型,有穿隧道的,過鐵橋的,完全一個火車王國。
店內可以找到這種古董的車型,很多都是從來沒見過的,完全刷新眼界。
玩具店很大,商品種類很多,旁邊還有一個兒童試玩區,最後挑了幾輛寶寶喜歡的託馬斯小火車,就完成這次購物行動了。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的建築歷史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不僅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可以滿足女性購物的欲望。從建築歷史的角度來看,這裡也是一處很不錯的旅遊景點。雪梨1842年建鎮起,維多利亞女王大廈所在地就由雪梨市議會管理。 這裡最早是鎮集市,在巴拉斯蘭總督任內建成一座「簡單的倉庫建築」。在麥覺理總督任內,建築師弗朗西斯·格林威(Francis Greenway)曾設想在此建造「宏偉的城市廣場」。19世紀30年代,在此建造了「四座堅固的石質廳堂」,有當時的新南威爾斯政府建築師安普洛斯·哈侖(Ambrose Hallen)設計。
歷史上曾被廢棄而幾乎被拆,直到接近20世紀末才由馬來西亞華商整修恢復原貌,並恢復最早的商業用途。
俯瞰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屋頂可見屋頂諸圓頂的排列,這座「有著主教座堂般尺寸」的大廈的設計師是蘇格蘭人喬治·麥克萊(George McRae),他在1884年移民雪梨。當時的雪梨正在大興土木,新建房屋中沒有任一風格佔據多數,因此麥克萊提供了四種不同風格的設計(哥特復興式、新文藝復興式、安妮女王式和羅曼復興式)供市議會選擇。
市議會最終選定的維多利亞時代羅曼復興式設計反映了美國建築師亨利·霍布森·理查森(Henry Hobson Richardson)的風格影響:被選中的麥克萊設計中對立柱、圓拱的使用,及鋪張的細節設計都具有「理查森式羅曼式」的特色,這是一種在1877年到1886年之間確立的折衷主義風格。
必遊打卡點,復古文藝風格玻璃窗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面積非常大,樂玩君將一些必打卡的點,列出來,方便粉絲們挖掘和打卡。大廈中央部分大量採用彩色玻璃窗採光,包括一扇半圓形的大型「車輪」窗,圖案為雪梨市的紋章。
精美油畫、鑄鐵陽臺、馬賽克地板配合彩色玻璃窗,這些色彩豐富的元素都小姐姐拍出一些極燃酷的照片的源泉。
此外,整個屋頂中央設置南北向的拱頂天窗,使得建築內部得到大量自然光照。建築細部的柱廊、圓拱、欄杆和圓亭等都具有細膩的維多利亞式特徵。值得我們細細去欣賞一番。
南半球最大的吊鐘
吊鐘位於購物中心中央。據說,這是請專門為英國皇室打造鐘表的工匠所做,一到整點會播放音樂玩偶劇。
外型是仿蘇格蘭的貝爾莫勒城堡(此座城堡正是維多利亞女王和王子最喜愛的度假勝地)。
在2樓的巨鍾,據說是南半球最大的吊鐘,每半個小時會上演庫克船長發現澳洲新大陸的故事,還會告訴你當天的日期,並可以欣賞澳洲幾個知名的景點。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共四層,每層都有高雅的維多利亞風格的商店,在這種具有濃濃古典風格大樓中購物成為一種特別的體驗。而樓梯和走廊牆壁上的精美油畫又讓人仿若置身於博物館中,非常特別,旅行雪梨,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