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動起來」

2020-12-13 金臺資訊

志願者加入垃圾分類行動、酒店停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外賣平臺增設環保反饋機制……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區內各部門各行業也紛紛行動起來,積極落實《條例》相關內容,持續推進轄區的垃圾分類工作。

新版「生活垃圾分類LOGO」社區亮相

5月6日早上8:30,聽濤雅苑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馮彥飛已換好工作服,在居民樓前設置的幾個廚餘垃圾投放點開展廚餘垃圾檢查、轉運工作。不同以往的是,伴隨著《條例》的正式實施,投放點也迎來了新面貌,增添了帶有新版「生活垃圾分類LOGO」的公示牌。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版LOGO以綠色為主基調,由綠色的英文字母C和灰色、紅色、藍色圓球組成,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公示牌在小區內設置的廚餘垃圾專用投放點和其他三類垃圾投放桶架上均有增設,公示牌上對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別用不同顏色字體和區塊劃分,並對每類垃圾包含的投放物種類和投放要求進行分別羅列。同時,展板上還設有專門區域,對各垃圾投放點管理單位、收集服務單位、責任人、電話、服務時間、垃圾去向等均進行了公示。公示表最下方還提供了鄰近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投放點位置。

據介紹,目前,聽濤雅苑小區內共計39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均已在4月底完成新版LOGO的安裝。有害垃圾桶設置方面,小區將結合實際情況購買兩個,分別安置在小區兩個大門出入口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引導居民到固定點投放。接下來,垃圾分類標識牌也將在榮華街道其他小區進行安裝。

與此同時,新版「生活垃圾分類LOGO」也在中芯花園社區內的垃圾固定投放點亮相,博興街道還製作了宣傳展板放在投放點,向過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這些標識牌不僅漂亮,圖文並茂的形式也使垃圾分類變得更直觀,讓我們投放垃圾時心裡更有底了,怕分錯直接抬頭對照下就行。」一位到投放點投放垃圾的居民表示,垃圾分類標識牌的增設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居民的垃圾源頭分類投放意識。

區內45家酒店不再主動提供「六小件」

「您好,我們將不再主動為您提供『六小件』了,建議您今後入住時可以自己準備。」5月1日起,在位於經開區榮華南路10號院1號樓的北京亦莊智選假日酒店,前臺工作人員在接待入住賓客時都會加上這句話。

據該酒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落實《條例》中關於旅館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物品的規定,在此次新規正式實施前,北京亦莊智選假日酒店早早就根據集團整體工作安排,完成了對所有員工的政策培訓,並提前一天開始著手撤掉酒店內未入住客人的客房的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等「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取而代之的是酒店根據集團要求製作的一封信,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向賓客宣傳《條例》新規,多渠道做好提示告知。在該酒店工作人員看來,停止一次性用品的主動提供不僅有利於環保事業,也為企業節約了成本。

同樣的對話和場景也出現在位於榮華中路19號朝林廣場C座的北京朝林松源酒店。5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該酒店,在酒店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前往客房,在房間的洗手間內,牙刷、梳子、浴擦等「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均已不見了蹤影。同時,該酒店還充分利用前臺旁的電子屏,用中英文雙語形式加大對入住賓客的宣傳、告知。「我們還製作了電子宣傳海報,在每個客房的電視上顯示,使宣傳覆蓋面更廣。」該負責人補充說。

而上述兩家酒店的行動只是經開區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為做好對新版《條例》相關規定的落實,5月1日前,經開區宣傳文化部就已第一時間與區內酒店對接,及時做好政策宣傳、指導,並在「五一」假日期間開展到店檢查。目前,區內營業中的45家酒店已全部取消「六小件」的主動提供服務。

「志願藍」加入「環保綠」

穿上藍馬甲,戴上綠袖標,自打今年4月以來,家住博興街道亦城茗苑社區的老黨員王正保的志願工作又多了項新內容——指導居民正確垃圾分類。原來,眼瞅著垃圾分類新規就要執行,社區黨支部、服務站早早行動起來,將社區的「志願藍」編進「環保綠」隊伍,進一步在社區內營造垃圾分類良好氛圍。

社區的垃圾分類志願指導服務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段,結合自己的生活作息時間,老王大多時候都申請下午1點到4點半的班次。經過撤桶並站工作後,社區目前只剩下一個固定點,然後配合限時流動點的方式投放生活垃圾。老王的任務就是盯著居民從家裡拎出來的垃圾袋,檢查是否正確分類,並指導大家正確投放。

說起來,老王其實是個性格內斂的人,但得知社區招募垃圾分類志願指導員後,一心想為社區建設出力的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知道自己腿腳不好,他就提前出門保證每次準時到崗,對居民分類不合格的,他也認真負責地指出來,不厭其煩地向大家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熱心的不只是老王,還有社區的年輕人。收到社區服務站的邀請後,還在上高中的李家駒、王新元、賀宇歌積極響應入列,成為社區垃圾分類志願指導員隊伍中的「三小將」。學校尚未開學,幾人在家上完網課後,就根據自己排好的班次到站點上崗,協助社區物業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根據每位居民的垃圾分類情況,為大家發放獎勵兌換券,並叮囑大家做到垃圾不落地。

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董思念告訴記者,如今,社區的垃圾分類居民志願指導員隊伍已有10多人,覆蓋了老、中、青三代。「目前,我們正在籌備組建志願宣傳引導隊,並創新更多形式,發動更多社區志願力量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

外賣平臺增設「環保反饋機制」

難得休息,「五一」假期,家住城鄉世紀廣場莫爾空間的餘女士選擇「宅」在家,外賣則成了她每日餐飲的重要方式。也是在這幾天,她「解鎖」了點外賣的環保新方式,這得益於外賣平臺設置的環保反饋機制。

餘女士常用的外賣點餐平臺是美團,「五一」期間,她打開App點餐時發現,下單界面在醒目位置作出「因北京新條例要求:商家不得主動向您提供一次性餐具,請按需選擇餐具數量」的文字提示。用戶下單時則可在「餐具數量」一欄勾選「無需餐具」或幾份餐具,若選擇「無需餐具」則可獲得10g螞蟻森林能量的獎勵。同時,平臺還增添了「後續訂單餐具設置」,方便用戶根據日常習慣選擇「依據餐量提供」和「無需餐具」。

關於美團外賣平臺上的「環保選項」,餘女士回憶,在此前的點餐便已存在,不同的是,5月1日前,即使自己在下單前勾選了「無需餐具」的「環保單」,取外賣時依舊會收到店家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條例》正式實施後,她欣喜地發現,點外賣選擇「無需餐具」時沒有再收到餐具。同時,收到餐品後,她還發現,美團外賣平臺還設置了反饋評價選項,對商家是否按顧客需求提供餐具進行選擇。「這種閉環方式的設置挺好,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一種督促、提醒。」餘女士笑著說。

不只是美團,記者體驗發現,餓了麼平臺也已上線「環保選項」。對於《條例》實施後帶來的變化,一家經營麻辣燙生意的門店老闆表示,在此前幫點單顧客的配單中,因擔心顧客漏點餐具而造成的投訴、差評,及補送帶來的成本壓力,不論顧客是否選擇「環保單」,默認按照飯菜數量放餐具已成為很多商家的「下意識動作」。此次《條例》的正式實施則給商家吃了「定心丸」,讓商家可以更加放心地養成「綠色好習慣」。

相關焦點

  •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可一回到宿舍,他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因為宿舍和所在樓層的公共垃圾桶挨得很近,垃圾桶常常滿得溢出來,夏天臭氣燻天,老鼠、蒼蠅、蟑螂也常常在附近出沒。為了垃圾桶的事,南昌大學2015級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這位理工男動起了腦筋,當時他沒想到,他後來做的是一個超前的項目。
  • 垃圾分類 我們在行動
    12月是垃圾分類的提升總結月,同時也是2021年垃圾分類工作的起點月,為了使我鎮現有垃圾分類成果繼續提升,同時也夯實基礎,我鎮撰寫了《垃圾不落地 快快動起來——致劉家店鎮村民的一封信》,開展了冬季垃圾分類「六進」活動,即黨員、志願者帶著《致村民的一封信》分別走進家庭、進超市、進飯店
  • 【垃圾分類·社區動態】垃圾分類這麼幹 讓筧橋「清」起來
    社區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單元,也是城市自治的基本細胞,更是垃圾分類工作的前沿陣地,只有社區、小區的垃圾分類落實做細了,全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才能有質的提升。目前,網點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同時,也會向小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相關知識,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促進了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提升了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養成了垃圾分類好習慣。
  • 垃圾分類知多少?趣味活動中學起來
    垃圾分類知多少?「趣味活動很有意義,垃圾分類小知識入腦入心」「垃圾分類美化了居住環境、節約了資源,希望大家堅持下去」為進一步規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昨天(10月20日)上午,夏陽街道界涇港社區開展垃圾分類趣味宣傳活動。
  • 歌曲唱起來,垃圾分類很簡單
    垃圾分類正如火如荼地在惠州開展,相信大家也發現身邊多了很多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為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惠州市有些單位還編寫了垃圾分類公益歌曲,通過淺顯易懂的歌詞,讓大家更直觀地認識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具體內容。小惠特意選擇了三首,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芝罘區公共機構率先動起來,開啟垃圾分類新風
    8月10日下午,芝罘區召開全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宣講培訓會,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倡導「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理念。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體現。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發揮公共機構在垃圾分類工作的引領示範作用,率先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 共同行動起來,做好垃圾分類這個「關鍵小事」
    《銅陵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於6月1日起施行,我市成為全省第二個完成垃圾分類地方立法的城市。
  • 垃圾分類之歌
    最新發現就是,我們一直在聊的流行音樂,和垃圾分類早有關聯。再準確一點說,流行音樂早已為垃圾分類的這一天做好了理論和實踐準備。聊到垃圾分類,聽歌的人怕過誰?不信我們來看。 最近《樂隊的夏天》很火。裡面有一支老牌樂隊叫面孔。
  • 讓垃圾分類和音樂一起「律動」起來
    浙江在線7月23日訊(記者 朱柳燕 王妙春)7月21日上午9點,悠揚的音樂響起,在「生活垃圾四分類,紅綠藍灰排排隊」的口號聲中,富陽區富春街道桂花路阿湯麵館老闆湯師傅拎起分類好的垃圾袋,奔向門口的清運車,將易腐垃圾破袋投進綠桶,再將袋子與其他垃圾一併投入灰桶。
  • 【提醒】疫情期間的垃圾分類怎麼做?快學起來!
    分類指南疫情期間的垃圾分類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人們的垃圾分類意識日益增強,分類的準確率也明顯提高。但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勢洶洶,也為人們帶來了不少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的困擾。疫情期間生活垃圾增量,如日常防護使用的口罩、手套、護目鏡,以及有發熱症狀的居民家庭生活垃圾等。這些垃圾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二次感染。那麼,疫情期間,垃圾分類工作該如何進行呢?為了檢驗大家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程度;現在請做好準備,一起來挑戰回答一下以下問題吧。
  • 垃圾分類手工怎麼製作?垃圾分類貼畫diy手工作業製作方法教程
    基本信息 ◆ 類型:動態立體貼貼畫 ◆ 圖樣:垃圾分類diy手工動態貼貼畫成品效果,大號A4左右,很大張; 學校要交垃圾分類手工作業的,也可以用它!
  • 四胞胎女孩拍「垃圾分類歌」MV 平時看到垃圾會撿起來
    原標題:四胞胎女孩拍「垃圾分類歌」MV 平時看到垃圾會撿起來   近日,北京望京的一家四胞胎女孩演唱了一隻垃圾分類歌,並拍攝了視頻。
  • 垃圾分類「動」起來,「紅藍棕黑」最時尚!
    &nbsp&nbsp&nbsp&nbsp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nbsp&nbsp&nbsp&nbsp《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上海垃圾分類工作將進入「法治時代」。
  • 踐行垃圾分類 東城區多方參與垃圾分類「雲」洽會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池夢蕊)6月10日,為貫徹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多元視角探討社會組織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方法,搭建東城區垃圾分類服務供需對接平臺,東城區召開了「踐行垃圾分類·共建綠色東城——東城區多方參與垃圾分類雲洽會」。
  • 綠色家庭 | 家庭收納學起來 垃圾分類不用愁
    綠色家庭 | 家庭收納學起來 垃圾分類不用愁 2020-07-29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圖鑑,女生必看指南
    所以,垃圾分類會了嗎???女生們要分類的垃圾實在是太多啦穩住,別慌這次,為大家準備了女生專屬垃圾分類指南趕快記起來是誰的小眼睛還沒有看老師可回收物、垃圾分類科普課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綠色生活「YI」起來——觀音堂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外展活動
    為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響應北京市有關垃圾分類政策,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提高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分類能力,推動垃圾分類知識在社區中更廣範圍的普及,11月15日下午,觀音堂社區黨委、觀音堂社區聯合立德社工在觀音景園一區及二區廣場開展主題為「垃圾分類我先行
  • 發明智能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奧特曼「變身」垃圾箱…… 看小學生...
    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是促進形成生活垃圾分類良好習慣的重要舉措。如何讓「小手」動起來,主動拉住「大手」?9月25日,在重慶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參會人員走進渝北區龍山小學了解學校開展垃圾分類的情況。
  • 垃圾分類在指間,漷縣鎮舉辦垃圾分類進鄉村系列宣講會
    為進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理念,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倡導廣大居民和家庭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和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12月17日下午,漷縣鎮環境辦和「小巷管家」志願者們來到軍屯村,開展了垃圾分類專題宣講活動,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堂生動全面的垃圾分類科普課。
  • 20個場所試行垃圾分類示範創建
    群眾邊玩邊學分類知識 主題文藝表演、互動遊戲、展板宣傳……當天,主辦方在活動現場安排了豐富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在主題文藝表演中,原創節目群口快板《垃圾分類好處多》,節奏歡快,語句琅琅上口,生動地向群眾宣傳垃圾分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