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引爭議,正準備論文回應

2020-12-18 澎湃新聞

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引爭議,正準備論文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03 18:22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1月30日,英國DeepMind團隊宣布在蛋白質結構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其第二代「阿爾法摺疊」(AlphaFold)方法精準預測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摘得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冠軍。

這一進展被輿論視為繼AlphaGo以3:0戰勝世界圍棋冠軍後,人工智慧的再度發威。有網友擔憂「結構生物學家是否會因此失業」,也有人認為,在代碼正式公開之前,所謂的重大進展可能只是炒作。

眾所周知,在人體內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獨特的3D結構。弄清楚蛋白質摺疊成什麼形狀被稱為「蛋白質摺疊問題」。這在過去的50年中,一直是生物學的重大挑戰。

此間,生物學家主要利用X射線晶體學或冷凍電鏡(cryo-EM)等實驗技術來破譯蛋白質的三維結構。但這類方法耗時長、成本高。目前,科學界已經在生命體內發現了2億多個蛋白質,但只有約17萬蛋白質的結構經實驗破解,並被上傳至公開的蛋白質數據銀行(Protein Data Bank)。

DeepMind團隊的AlphaFold(「阿爾法摺疊」)程序在此次競賽中戰勝其餘100多個團隊。《自然》新聞評論稱「它將改變一切」,「將極大地加快了解細胞組成部分的工作,並使更快、更先進的藥物發現成為可能。」

DeepMind團隊對比賽結果感到興奮,他們在博客中將AlphaFold稱為應對生物學50年重大挑戰的「解決方案」,並對「AlphaFold對生物學研究和更廣闊世界的影響持樂觀態度」 。

事實上,這不是DeepMind對蛋白質摺疊問題的第一次挑戰。

早在2018年,DeepMind第一代人工智慧程序AlphaFold便參與了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首次參加國際比賽的AlphaFold在「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任務中排名第一。當時,第二名的準確率與AlphaFold相差甚遠。2020年1月,DeepMind團隊將相關研究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並公開了代碼。

第二代AlphaFold強勢歸來,創建了基於注意機制的神經網絡,經過端到端訓練的優化整體構建結構,使用序列、結構和宏基因組等信息細化結構。此次比賽中,第二代AlphaFold方法的中位分數為92.4(滿分100分),預測最具挑戰性的蛋白質的平均得分為87,比次優預測高出25分。

對於第二代AlphaFold的比賽結果,中國人民大學數學科學研究院教授、清華大學北京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合作研究員龔新奇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等人創辦的科學自媒體「返樸」表示,在欣喜的同時,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的同行對AlphaFold2有一些保留意見。

「工程化明顯,依賴於強大的GPU計算資源和代碼優化團隊;谷歌公司幾乎可以收集全球所有網絡信息,雖然看起來AlphaFold2的自動化程度很高,但他們在人工操作中使用了哪些信息值得關注;預測對了結構,但不等於明白了蛋白質摺疊過程和原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則評價稱,「這次人工智慧贏得CASP的新聞亮點有兩個,一是AI,二是準確度高。這確實是突破,但是有了兩年前的新聞(註:2018年,DeepMind開發的第一代AlphaFold首次參加CASP並且拔得頭籌)做鋪墊,現在這次委實是意料之中。」

對於所謂「結構生物學家都要失業了」的調侃,她表示,結構生物學的主語是生物學,是理解生命、是做出生物學發現。「結構本身只是手段,它們是為了回答問題、做出發現。」

AlphaGo之父、DeepMind聯合創始人兼CEO 戴密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對媒體表示,DeepMind計劃讓AlphaFold變得有用,以便其他科學家可以使用它。此前,DeepMind公布了第一版AlphaFold的大量細節,以供科學家複製該方法。

DeepMind目前尚未發表第二代AlphaFold的相關論文,但在博客中表示,正在準備有關該系統的論文,以適時提交給同行評審期刊。

在論文正式發表之前,「阿爾法摺疊」是「重大進展」還是一場「炒作」的爭議恐將持續一段時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人工智慧,DEEPMIND,AlphaGo,ALPHAFOLD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
    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Nature:這可能改變一切剛剛,一個困擾生物學家50年的難題,被AI解決了。去年年底,谷歌DeepMind推出了一種名為AlphaFold(一個用人工智慧加速科學發現的系統,它基於蛋白質的基因序列,就能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的算法。
  • DeepMind AI 人工智慧破解困擾科學家 50 年的蛋白質摺疊結構難題
    DeepMind AI 人工智慧破解困擾科學家 50 年的蛋白質摺疊結構難題過去推動的Folding@home計劃,就是希望透過使用者貢獻空閒運算效能,透過連網協作方式組成龐大運算資源,藉此研究蛋白質摺疊結構,就連NVIDIA過去也曾藉由GPU
  • 重大事件上鏈—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
    近日,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上,DeepMind推出的AlphaFold系統的總體中位數得分達到92.4GDT,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AlphaFold是一種能夠基於蛋白質的基因序列,利用AI預測蛋白質3D結構的系統。
  •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這意味著什麼?-虎嗅網
    蛋白質摺疊50年來重大突破,AI破解預測難題蛋白質的形狀與其功能密切相關,預測蛋白質結構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蛋白質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世界上許多重大的挑戰,比如發展疾病的治療方法或者找到分解工業廢物的酶,從根本上來說都與蛋白質及其所扮演的角色有關。
  • 生物學50年難題被DeepMind解決了,蛋白質版「阿法狗」預測結構準確...
    △圖源:Deepmind兩年前,上一版本的AlphaFold便已經取得了裡程碑的突破,但是,仍然沒有完全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而這次AlphaFold 2,則更進一步。這一巨大的突破,直接引爆了全網,Nature、Science紛紛報導,生物屆和AI大牛們也紛紛祝賀。
  • DeepMind解決蛋白質摺疊難題!運算時間縮至數小時
    谷歌人工智慧部門DeepMind在預測蛋白質結構方面邁出了一大步。公司表示,其已經解決了關鍵的「蛋白質摺疊問題」,並將解決問題的運算時間從數月縮短至數小時,這有助於加快藥物發現速度,有可能破解一個類似於繪製人類基因組的問題。
  • AlphaFold抗疫,DeepMind公布六種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預測結果
    DeepMind 開放的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預測結果下載連結: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deepmind-com-v3-datasets/alphafold-covid19/structures_4_3_2020.zip為什麼要用深度學習預測新冠病毒蛋白結構?
  • AI解決生物學50年大挑戰,破解蛋白質分子摺疊問題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生物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蛋白質摺疊問題被 AI 破解了。11 月 30 日,一條重磅消息引發了科技界所有人的關注:谷歌旗下人工智慧技術公司 DeepMind 提出的深度學習算法「Alphafold」破解了出現五十年之久的蛋白質分子摺疊問題。最新一代算法 Alphafold 2,現在已經擁有了預測蛋白質 3D 摺疊形狀的能力,這一複雜的過程對於人們理解生命形成的機制至關重要。
  • DeepMind新突破!首次用深度學習從第一性原理計算分子能量
    他們還計劃將FermiNet用於蛋白質摺疊、玻璃態動力學、晶格量子色動力學等研究項目,以將這一願景變為現實。論文地址: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PhysRevResearch.2.033429代碼地址:https://github.com/deepmind/ferminet1FermiNet
  • DeepMind開源薛丁格方程求解程序:從量子力學原理出發,TensorFlow...
    藍色區域波函數為正,紫色區域波函數為負。(註:波函數平方表示電子出現的概率)誤差小於0.5%即可預測分子的能量,但這對於化學家來說遠遠不夠,要準確預測分子的形狀和化學性質,需要0.001%的精度,相當於以毫米精度測量足球場寬度。
  • AlphaFold 2發布背後,DeepMind AI去年巨虧6.49億美元
    今年花錢這麼多,但DeepMind的一位發言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產生這些支出的同時,DeepMind也取得了很多開創性的進展,比如蛋白質結構預測,解決了生物學50年的難題,還和谷歌的團隊合作,以將技術投入大規模現實應用。」
  • 「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人工智慧(AI)再度發威,攻克了生物學領域一項重大難題:預測蛋白質如何從線性胺基酸鏈捲曲成3D形狀以執行任務。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1月30日報導,「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CASP)競賽傳來喜訊:英國「深度學習」(DeepMind)稱其AI實現了上述成就,他們的方法將極大加快新藥研發進程。人體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包含幾十到幾百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的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作用,賦予蛋白質複雜的三維形狀,進而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
  • 再創新高:DeepMind一年燒掉6.5億美元,谷歌卻揮手免除15億債務
    這家公司因其大量研究成果被社區所熟知,比如打敗圍棋世界冠軍的 AlphaGo、預測蛋白質結構的 AlphaFold 2 等等。DeepMind 以在圍棋領域戰勝最強人類的 AlphaGo 開始廣為人們所知,2017 年 5 月,當時的世界第一選手柯潔在人機大戰中 0 比 3 落敗。
  • 快遞櫃超時收費引爭議 如何破解「最後100米」難題?
    近期,豐巢快遞櫃宣布向用戶收取超時費,引發不少爭議和討論。一邊是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多個小區對收費快遞櫃「說不」,一邊是豐巢公司替快遞櫃超時收費遇阻「叫屈」。為方便居民隨時取件而安放的快遞櫃,能否破解快遞「最後100米」難題?有償使用到底是解決痛點還是加劇痛點?快遞櫃收費之爭,仍待各方博弈求解。  為效率還是為盈利?
  • 下圍棋的DeepMind成了「藥神」,這事兒和你我都有關
    Lupas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他本人花了十年時間,用盡各種實驗方法也沒能弄清楚一種蛋白質摺疊後的形狀,但藉助 AlphaFold 2 後,他在半個小時內就看清了那團彩色的,像是被手掌捏出特定形狀的「珠子項鍊」。知道「珠子項鍊」摺疊後的三維形狀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蛋白質如何工作。
  • DeepMind 星際爭霸AI登刊Nature!RTS遊戲已被AI攻克?
    AlphaStar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技術,雖然在論文中表明已經取得空前的成功,但是這些技術還是有幾處不明晰的地方。首先是人類數據的隱編碼z。論文沒有提到如何對人類數據進行編碼,也沒有提到過這個編碼是如何影響了訓練過程。論文表示,最終的智能體能採用多種戰術。然而這一方面還是存有一些懷疑之處,因為從1月份的比賽以及最終的錄像來看,AlphaStar很難體現出多種戰術。
  • 同陷論文爭議,李眉蓁要蔡英文出來面對!蔡剛剛回應了
    高雄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碩士論文遭爆抄襲,昨(22)日她表示,蔡英文的論文也是疑雲滿天飛,要檢驗的話應一視同仁。對此,蔡英文今日出席活動時,呼籲李眉蓁應誠實面對市民。關於論文爭議,李眉蓁表示,蔡英文的論文也是疑雲滿天飛,要檢驗的話應一視同仁,而「非分大小」,如果蔡英文回應了,自己也會按照她的標準回應。
  • DeepMind 的 AI 會玩多人遊戲雷神之錘 3 了!
    訓練結果論文結果表明,FTW 智能體的表現比基線方法(Self-play + RS )更好,並且超過了人類玩家的勝率。事實上,對參與者的調查顯示,智能體的協作能力比人類玩家更好。FTW 智能體的埃洛等級分(與勝率正相關)比人類玩家和基線方法都高。理解智能體除了結果評估,理解這些智能體的行為和內部遊戲表示複雜度也同樣重要。
  • 下一個諾貝爾獎:蛋白質摺疊
    多肽鏈經過摺疊之後就變成了一個一個的微型分子機械,也就是蛋白質分子,每一個蛋白質分子都有獨特的作用,正是由這些蛋白質分子摺疊成的機器,才有了人的各種生命活動。我們人體裡面到底有多少種蛋白質微型機器呢?據科學家估計有10萬種之多。據說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世界上所有的機器加在一起,從數量上也就跟你的小手指裡面的蛋白質分子機器總數差不多。神奇吧?
  • 谷歌與DeepMind的矛盾,或爆發於利益、終結於權屬
    醫療健康這門生意可比下棋打遊戲更「要命」圖註:谷歌AI大腦的負責人Jeff Dean在《1843》雜誌報導中,知情人士也對《1843》表示了自己的一些顧慮,包括哈薩比斯及核心技術團隊是否有能力破解AGI的密碼。他們指出了該公司鮮為人知的弱點,並對該公司廣為人知的人工智慧成功故事提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