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時間裝修的時候被人安利了個硅藻墊,驚奇它的吸水性和神奇性。後來了解到它這種吸水性是由於裡面含了一種吸水率較高的成分——硅藻土。這種土具有細膩、鬆散、質輕、多孔、吸水性和滲透性強的性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較普遍。今天,小礦就分享下這種物料及它的生產工藝。
硅藻土是一種矽質巖石,化學成分主要是SiO2,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MgO等和有機質。是一種生物成因的矽質沉積巖,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遺骸所組成。其化學成分以SiO2為主,可用SiO2·nH2O表示,礦物成分為蛋白石及其變種。根據它的分子結構特點,具有吸水性和滲透性強等特點。硅藻土由於其吸收性強、化學性質穩定、耐磨、耐熱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工業填料。例如複合肥料、建築保溫、橡膠、油漆塗料、造紙等行業。
根據硅藻的用途和使用行業的要求,硅藻土需要經過深加工,改變其粒度的分布狀態及表面性質。在深加工過程中,整個工藝包括磨粉、煅燒、選礦三大工藝。具體流程為:大塊的原礦→破碎→一段磨礦及乾燥→二段磨礦及乾燥→預分級→旋風器分離→粉狀產品(可作為終產品)→入硅藻土迴轉窯煅燒(或加熔劑煅燒)→磨礦冷卻→分選分級→填料級或助濾劑級產品。其中破碎和磨粉工藝和一般的石料加工相似。在選礦的時候,硅藻土選礦一般是採用重力選礦方法,分為乾式和溼式兩種。當硅藻土礦屬於高品位礦石時,可採用乾式分選,就是採用空氣分離機等除掉脈石,或採用旋轉式乾燥機除掉有機物、易揮發物和水分。而對於其低品位礦石,主要會採用溼法分選,具體是利用水力旋流器等除掉密度較大的脈石雜質。
有的行業對硅藻土品味要求不高,這時候採用粗選工藝即可。粗選工藝主要包括破碎、混合、磨碎和烘乾。因為原生硅藻土含水分高,對於聚塊破碎主要按下列情況進行,即:先將原礦用顎式破碎機破碎成粒狀,然後進行磨礦。與此同時,通過熱氣攜帶懸浮顆粒,在熱氣中,懸浮顆粒通過一些列風扇、旋流器、分離器和袋濾室,後把粉末分離成各種粒級,把無用的不純物質去掉,排出所吸附的水分,即得成品,袋裝或散裝經銷。
相對來說,硅藻土用途廣泛、加工工藝豐富,根據其具體使用行業採用不同的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