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最低氣溫已經能夠跌破10度的巴黎,本該在熱情似火的夏天迎來大批人潮羅蘭加洛斯已經褪去了熱度,而法國網球公開賽,卻沒有缺席。
在北京時間10月10日凌晨結束的兩場男子單打半決賽中,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分別擊敗阿根廷選手施瓦茲曼和希臘選手西西帕斯,成功會師決賽,這是第56次納德決,也是二人自2019年澳網後第一次在大滿貫決賽的舞臺上再次相遇。
在前55次對決中,德約科維奇以29勝26負的戰績領先納達爾,但在紅土場上,納達爾拿下了24場對決中的17場勝利。
回看這兩場半決賽,面對「地表最強170」施瓦茲曼,納達爾選擇了主攻他的反手,用帶著強烈上旋的反手壓迫將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在逐漸適應了法網的新用球後,納達爾打得更為得心應手,一盤下來,納達爾反手的發揮甚至比正手還要出色。
反觀德約這邊,西西帕斯在面對他的底線防守時毫不手軟,在先丟兩盤的情況下扳平,和蒂姆相比,打得更堅決的希臘人將比分死死咬住,並且能抓住德約發球狀態不佳的機會。
只是西西帕斯沒能頂住最後一盤的德約,底線+放短的節奏變化讓身高近兩米的西西帕斯陷入了不停的跑動中。打到決勝盤,可以看到西西帕斯的體能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22歲的希臘新星還是輸給了年輕和缺乏經驗,但他也讓我們看到了95後選手已經有了和巨頭掰手腕的資格,雖然聽起來有點絕望,但有希望總是好的。
說說這場決賽。
如果納達爾贏了,他將拿到自己的第20座大滿貫冠軍獎盃,第13座火槍手杯,成為當世無雙的紅土之神(他早已完成前無古人的巨大成就,也沒有人會質疑他在紅土場上的統治力),同時,大滿貫冠軍數量追平費德勒,並列第一。
如果德約贏了,他將完成雙圈大滿貫的成就,在女子網壇來,已經完成三次雙圈大滿貫的小威的影響力自不用說。但在男子網壇,現役選手還未曾有人完成這一成就,費德勒和德約的法網、納達爾的澳網冠軍都只有一個。
而如今費德勒的奪冠希望大概率鎖定在溫網和隨後的美網,一是草地的發上打法節省體力,二是美網的時間安排讓專注於澳網和法網的選手出現體能上的分配不合理,雖然不好聽,但「撿漏」這個詞應該是再合適不過的。
至於納達爾的澳網,可以這麼說,不出意外的話,德約科維奇的澳網冠軍比納達爾的法網冠軍還要穩,至少還沒有出現能夠挑戰德約的有力選手。蒂姆本可以,但經驗和意志力的差距就是球星和巨頭之間的一道鴻溝,邁步過去,新生代始終還是出不了頭。
所以對於曾經在法網擊敗過納達爾的德約,這是一次很寶貴的機會,如果他拿下今年的火槍手杯,三巨頭之間的冠軍數再次回歸等差數列。雙圈大滿貫的成就加身,也能讓德約在GOAT的角逐中擁有重要的一個籌碼。
考慮到德約打了五盤,納達爾打了三盤,體能上納達爾或許比德約要充沛。這場決賽的看點在於德約的正反手四條線能不能在納達爾的強上旋中找到變線的機會,在和西西帕斯的半決賽裡,德約的高壓和放短沒有顯示出太大的漏洞,如果能夠保持,不說加成很大,起碼也能給納達爾製造不小麻煩。
而納達爾這邊,需要說的東西就挺多的了。2015年那次輸給德約,是因為他在正手受迫之時都無法給出有效回應,最後被提速的德約順勢擊破。制勝分的減少讓納達爾的進攻體系受到了極大破壞,面對技術沒有致命短板的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的容錯率會小很多。
對手不是施瓦茲曼,不夠強力的反手頂不住壓迫,他也不是蒂姆,不會用激進而毫無保留的正反手抽擊打出失誤率不低的制勝球嘗試。他是場上的蜘蛛人,防守範圍和腳步到位率是德約最堅固的盾,密不透風的防線不會讓人輕易擊破。
還有一點要提一下,因為今年法網舉辦的時間和往常不同,羅蘭加洛斯的天氣已經降到了10度左右,降溫所帶來的球速反彈高度變化會影響到雙方球員的球質,對於納達爾這樣需要充分利用上旋的球員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具體的東西,還要看比賽中雙方的發揮。
而如今的男子網壇最精彩的部分,在於巨頭之間的針鋒相對,他們的相互追逐構成了人類對力量的最原始崇拜,每一個精彩的擊球回合,都是球迷心中的視覺盛宴,而巨頭也在這樣的比拼中,邁向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