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童患上甲狀腺癌!兒童頸部包塊不可忽視

2020-12-16 環京津網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杭秦雯)近日,南京市第二醫院甲乳疝外科一位特別的患者康復出院了。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她是近年來該院甲乳疝外科收治的年齡最小的一位甲狀腺癌患者。

孩子頸部腫大未重視,檢查發現患上甲狀腺癌

涵涵今年9歲,兩個月前涵涵媽媽無意中發現女兒頸部腫大,觸摸有一包塊,當時沒有重視起來。後來包塊逐漸增大,涵涵出現了聲音嘶啞的症狀。家人趕緊帶她到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檢查,B超提示:涵涵甲狀腺右葉不強均質略強回聲包塊(考慮甲狀腺癌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雙側頸部多發異常淋巴結(考慮:轉移)。

家人頓感晴天霹靂,「癌」這種疾病對於兒童來說,是一個發生率很低的病,可偏偏就發生在了這個美麗的小姑娘身上。傷心焦慮的父母多方打聽,了解到南京市第二醫院甲乳疝外科的張繼宗副主任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抱著希望來到了南京市第二醫院。

制定最佳手術方案,手術順利恢復良好

張主任接診後,考慮到涵涵的年齡和日後生活質量,對其進行了一系列術前檢查,又組織醫療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分析,制定出最佳的手術方案。

充分準備後,在全麻下進行了甲狀腺全切+右側Ⅱ、Ⅲ、Ⅳ、Ⅵ區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進行順利,術後恢復良好,未出現聲音嘶啞、手足麻木、乳糜瘻等併發症。

涵涵父母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了。經過術後的抗炎、對症支持治療,涵涵傷口癒合良好,康復出院。

頸部包塊、聲音嘶啞及飲水嗆咳等應引起重視

張主任介紹,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與成人甲狀腺癌相比具有癌腫增長迅速、頸淋巴結轉移早等特點,易誤診為頸部淋巴病變,應引起重視。

兒童及青少年患甲狀腺癌的原因尚未明確,目前公認可能是受環境影響和遺傳傾向因素導致。

大部分患有甲狀腺癌的兒童及青少年患者首發臨床表現為頸部包塊、聲音嘶啞及飲水嗆咳等。19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結節的惡性比例、頸部淋巴結轉移率、遠處轉移率均遠遠高於成年人,且淋巴結轉移多見於II、III、IV、V區,需及時發現並治療。

甲狀腺癌早診斷早治療,手術治療是首選方式

張主任表示,甲狀腺癌診斷方法主要為體格檢查、頸部超聲、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分子標誌物檢查、甲狀腺功能檢驗及特殊甲狀腺檢查。

由於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預後較好,目前手術治療為首選方式。激素替代和抑制治療也是公認的有效治療方式。適當合理的聯合核素治療及靶向藥物可以顯著提高患兒的生存期。臨床上會根據患兒病情及腫瘤特徵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相關焦點

  • 兩周前母親發現他頸部有包塊 一查竟是甲狀腺癌,孩子頸部出現這些...
    此前,因父母疏忽,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頸部右側喉返神經被甲狀腺腫瘤侵犯包裹而無法保留,並伴隨肺部癌轉移。醫生提醒家長,發現孩子頸部增粗、頸部異常包塊、聲音嘶啞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兩周前發現頸部有包塊 一查竟是甲狀腺癌8月8日,小浩在大坪醫院接受了長達8小時的甲狀腺癌切除術後出院。主刀專家、該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副主任徐琰很感嘆:「這個孩子由於沒有早發現早治療,就診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導致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損傷範圍廣、恢復相對緩慢,加上出現肺部轉移,給後期治療帶來很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 大爺脖子上包塊長了40多年,不疼不癢的,沒想到竟是甲狀腺癌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陳凌燕 實習生黃彩 通訊員王芳)脖子上包塊長了40多年,因為不疼不癢就沒在意,最終卻被確診為晚期甲狀腺癌。昨日,在湖北省腫瘤醫院治療的許大爺說,真後悔沒聽醫生的話。65歲的許大爺家住江夏區,18歲時他就因為右邊脖子前側有明顯鼓包到醫院檢查過,當時診斷為右側甲狀腺腫大,醫生建議他定期檢查。
  • 不可忽視的甲狀腺癌,被稱為「懶癌」,但它真的「懶」嗎?
    甲狀腺癌因病程長、發展緩慢、症狀輕、不易發現而被稱為「懶癌」。「懶癌」惡性程度低,90%可以治好,但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今天我們交流一下被嚴重忽視的甲狀腺癌。
  • 可能是患上了甲狀腺癌,女性朋友多注意
    導語:目前,甲狀腺癌的確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能與癌基因,遺傳,電離輻射等許多因素有關。早期甲狀腺癌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隨著腫瘤的生長,當相鄰組織受壓時,可能表現為頸部腫塊,頸部疼痛,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
  • 6歲女童沉迷電子產品患上頸椎病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溫紅蕾、黃潔瑩)6歲的女童反覆頭暈噁心,嚴重時影響到正常走路,但各項化驗檢查結果卻是正常。日前,她的頭暈再次發作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就診時,被診斷為「頸椎病」,而「元兇」就是從小不離手的手機、平板電腦。
  • 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頸部3個改變,當心甲狀腺癌來報導
    而且在所有癌症種類中,它是預後效果最好的一種,患者五年內的總生存率達到了80%左右,所以它在臨床上也被稱為癌症中的「懶癌」,這種癌症就是:甲狀腺癌! 不過,男性近些年患甲狀腺癌的病發率也有了漲幅趨勢,所以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不能忽視甲狀腺健康! 要知道甲狀腺就處於人體的頸部,當其發生癌變之後,頸部也會有異常表現!
  • 頸部包塊有10公分大,專家妙手端掉巨瘤
    72歲劉奶奶感覺走路喘甚至呼吸困難,罪魁禍首竟是長在頸部的10多公分的巨瘤。「腫瘤太大,壓迫了氣管,侵犯了動脈外壁,導致呼吸困難。若現在不行手術切除瘤子,待瘤子再長大,很可能要切動脈,這樣會給老人帶來更大創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志純教授說。
  • 甲狀腺癌如何診斷,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9歲的小鶴來自台州。他今年僅上小學四年級。三個月前,當小荷的母親為她穿衣服時,她意外地注意到小荷脖子右側的凸起。她按了它,小荷說她什麼都沒感覺。小河媽媽決定去觀察。不久,腫塊逐漸增加,但小荷從未感到任何疼痛。一家人很激動,決定帶孩子去當地醫院檢查。很快,B超檢查結果出來了:頸部兩側都有多個甲狀腺結節,右側較大的腫塊約為2.3釐米,邊界不清楚。
  • 甲狀腺癌「重女輕男」?出現這8個症狀中的3個就須警惕
    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大家好,我是米醫生前兩天,《黑豹》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患腸癌去世,年僅43歲。癌症越來越年輕化了.....今天跟大家再來說說一種很容易被人輕視的癌症——甲狀腺癌。甲狀腺疾病在近幾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門診上甲狀腺結節的患者越來越多,還有橋本甲狀腺、甲亢、甲減、甲狀腺癌.....而且,甲狀腺疾病還有性別差異,竟然是「重女輕男」!目前,甲狀腺癌男女發病率比例約為1:3,而且女性發病率的增長速度也遠高於男性。為什麼會這樣呢?
  • 4歲女童總喊餓,光吃不見胖!原來是得了這個病,非常容易忽視...
    4歲女童總喊餓,光吃不見胖!原來是得了這個病,非常容易忽視...家人趕緊將其送到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檢查,結果很是意外,園園不但患Ⅰ型糖尿病,而且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況兇險。好在經過醫護人員全力救治,園園轉危為安,但她需終身依賴胰島素以控制其血糖值。
  • 女性易受甲狀腺癌「青睞」!甲狀腺癌有哪些表現,教你4步可自查
    脖子上任何地方出現異常現象都有可能是癌症的先兆,甲狀腺癌的先兆症狀之一就是頸部出現包塊。甲狀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癌症之一,前期和多數癌症一樣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多數患者都是通過體檢、彩超等時偶然發現的。據全國腫瘤數據統計,我國甲狀腺癌患者每年新增人數約為20%,每十萬癌症患者中就有十人是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在性別表現中有明顯區別,女性患病人數高於男性,主要原因是甲狀腺激素對雌性激素比較敏感,女性不同年齡階段雌性激素波動水平較大,因此甲狀腺癌更容易找上女性。
  • 南通兒童頸部白癜風有哪些特點?
    核心提示:南通兒童頸部白癜風有哪些特點?頸部白癜風時常發生,而且近期在兒童頸部出現的也比較頻繁。裸露部位的白斑危害極大,所以在患白早期就需要及時發現並醫治,只是很多患者不知道早期是什麼樣的,就容易忽視。那麼,兒童頸部白癜風有哪些特點?
  • 杭州甲康醫院陳克龍專家解讀:查出甲狀腺癌怎麼辦?要開刀嗎?
    很多甲狀腺癌患者的就醫困惑不外乎這幾種:患上了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癌的一種)算重大疾病嗎?會要命嗎?手術、化療能不能康復?有哪些不良後遺症?會不會遺傳?還能正常工作生活嗎?等等...  關於甲狀腺癌,講幾個大家應該知道的「健康素養」:  1、偏愛女性,激素作祟  甲狀腺癌更重女輕男,多發於35歲~45歲的女性群體。
  • 真的不需要,甲狀腺癌可以治癒,只要滿足這些範圍
    甲狀腺癌是指位於頸部的甲狀腺發生了癌變。甲狀腺位於氣管前方,可以控制人體很多激素的分泌和新陳代謝的水平。說到癌症,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就是被判了死刑,其實並非如此,比如甲狀腺癌,有很大機率可以被治癒。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甲狀腺癌的相關話題。
  • 甲狀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容忽視!
    甲狀腺癌是一種源於甲狀腺濾泡上皮或濾泡旁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約佔全部惡性腫瘤的1%,是頭頸部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內分泌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長迅速,我國甲癌的發病率更是以每年20%的速度持續增長。
  • 熱乎乎的湯,卻成為3歲女孩患痛風的罪魁禍首
    可誰也沒想到在去年這個時候,廣州的一名3歲女童下肢關節腫痛走不了路,後被確診為痛風。原來女孩的爸爸自身患有痛風,卻忽視了孩子的飲食,一貫用湯來幫助女兒補充營養。醫生查過往病史,這名女童從1歲多開始每天喝2碗燉湯,導致腿疼隨後查出尿酸值已經五百多,依舊不注意直到患上痛風,引發了很多家長的關注。
  • 9歲女童身上離奇出現多處腫塊,原因竟是擼貓!這些症狀別忽視
    「擼貓」雖爽但大家也要注意了最近深圳一名9歲的小女孩經常「擼貓」,結果查出怪病……9歲女孩身上出現多處腫塊原因與貓咪有關今年,9歲的小星(化名)在姥姥家過的暑假。最讓小星開心的是,姥姥家有幾隻新生的「喵星人」。每天一睡醒,小星就跑去餵貓、逗貓,玩得不亦樂乎。
  • 3歲女童長期玩手機患上「扳機指」 不要把手機當孩子的玩具了
    長沙3歲女童雙手大拇指無法伸直還疼,被確診患上雙拇指狹窄性腱鞘炎,俗稱「扳機指」。女童患上「扳機指」的原因正是因為家人工作忙,長期給她玩手機。無獨有偶,江蘇一名9歲男童,經常感到脖子酸脹,手指發麻,父母帶他去做CT檢查。不檢不知道,一檢嚇一跳,孩子的頸椎已經變成一條直線!孩子長期低頭玩手機,已經導致頸椎嚴重變形。
  • 4歲女童患上糖尿病還酮症酸中毒,需終身依賴胰島素
    揚子晚報網10月21日訊(通訊員 王海峰 王平 劉威 記者 朱鼎兆)淮安四歲女童園園(化名)最近總是光吃不胖,而且三天前突然出現嘔吐、呼吸急促、精神不佳的症狀。家人趕緊將其送到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檢查,結果很是意外,園園不但患Ⅰ型糖尿病,而且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況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