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唐宋朝時期中國的詩詞文化達到了歷史的一個巔峰,特別是宋朝的詞壇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一位女子的出現使得這大宋詞壇更加絢麗多彩。
這個女子便是一代才女李清照。大家都曾讀過她的詞,而那一句「悽悽慘慘戚戚」更寫盡了秋天的悲涼。持才者多少都會有些傲物,這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身上不乏有幾分傲氣,在她的著作《詞論》中,幾乎評論了所有宋朝時期詞人,現代有人戲稱李清照為「李懟懟」。
在《詞論》中,李清照開篇點題「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引用故事從詞的源頭開始去梳理,直至今日,借而引出對當世詞人的評價。
首先評價的便是奉旨填詞的「柳三變」。李清照對柳永的評價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意思是柳永的詞雖然說得上好,但是用詞就一個字:俗!
要知道柳永在被貶後整日流連煙花酒巷,過得是風花雪月的生活。而他的作詞多是給那些風塵女子所聽,難免會有些庸俗。
再看張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絳、晁次這些人,李清照的評價是「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就是說這些人偶爾能說出兩三句好的詞,但整體看來支離破碎,生搬硬湊。
確實上述幾位都不是太有分量,對於張先的傳世之作也就是那首「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句。但接下來三位可是極其有分量的,其中就有一代「詞聖」蘇東坡,李清照也依舊筆下無情。
這三位是晏殊、歐陽修、蘇軾。而對於這三位的評價李清照先是用「直如酌蠡水於大海」來表明三位寫詞容易,借而說明他們學富五車。後來又加了一句「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直指命門,寫詩寫得登峰造極,這詞寫得不懂音律就像垃圾。
這還沒完,李清照又寫王安石和曾鞏「文章似西漢,若做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寫文章文採斐然,但是這詞都讓人讀完難以下咽。對於秦觀是「專主精緻,而少故實。」,光想著嬌飾詞藻,華而不實。而黃庭堅是「尚故實而多疵病」,這位寫得有料了但是毛病很多。
除了以上大名鼎鼎的詞人外,就連南唐李煜父子也難逃針砭。至於李煜父子寫的詞確實不錯,但是都是亡國之音。
至於這些詞人的詞為什麼詩文寫的堪稱一絕,而詞缺寫得不好?李清照也做了分析,因為詩文只需要分平仄,而詞要有五音、五聲、六律、清濁輕重,要精通樂理才能寫好。
李清照身為一個女子,敢如此直面評論大宋詞壇,實在說明她對自己的詞功底有很深的自信,當然我們讀過她的詞也不愧為「千古第一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