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曾四次訪華,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則是出現小插曲比較多的其中一次。1982年,柴契爾夫人再次來到中國,她所乘坐的紅旗車帶領著她來到國賓館門口,當然主車上的英國國旗,也讓早已等候在門口的接待人員對車上人的身份一目了然。
柴契爾夫人訪華的記錄中,有兩次都是為了香港而來,而1982年就是其中一次。另外,在此之前的訪華,她僅僅是英國保守黨的領袖,而此次來華則是政府首腦,新身份自然要有新的面貌和待遇,所以當紅旗車緩緩停到12號樓門口的時候,柴契爾夫人有些生氣。一般來說,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元首都會被安排在這家國賓館中,具體哪家相信大家都知道,我這裡就防止敏感詞不寫了。另外這種級別的貴賓也都會被直接安排住在18總統樓中,也難怪柴契爾夫人一下車看到是12號樓就不高興了。
DYT國賓館建成於1959年,從建成開始這家賓館就一直帶有濃重的政治氣息,只有各國首腦等重要的政治人物才能入住這裡。80年代時,國家開始改革開放,為了適應這種大環境趨勢,這家國賓館也慢慢揭下了神秘面紗,願意向大眾開放,在沒有國賓的時候,允許適當接待一些高自費客人。既然政策上有了更新,國賓館自然也要為了相比以前更多的接待量準備一下,所以開始了大規模的整修,重中之重的18號樓自然也不例外,而柴契爾夫人此次訪華時,18號樓正在裝修,所以才只能把她安排在12號樓。
事實上,12號樓的規格僅次於18號樓,被稱為是元首樓,為了跟18號樓有所區別,這棟樓的瓦沒有採用黃瓦而是用的藍瓦,別看規格略低,但當年毛主席可是非常喜歡12號樓,他每次到這裡都會住在12號樓,從建館開始這裡就沒住過別人。可這些都只有自己人知道,柴契爾夫人對這個安排還是非常不滿的,畢竟首次以首腦身份訪華就被降低外交待遇,誰應該都會不高興吧!後來是我方的接待人員給她詳細解釋,並帶她親自去看了18號樓的狀況,她才釋然。
而此次訪華後來也出了大家知道的糾結宴請菜單,在人民大會堂門口摔倒這些小插曲,「鐵娘子」的作風也在這幾次訪華中盡顯無疑,不過最終她還是被我國領導人對香港回歸的堅定信念所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