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慾壑難填,飲食慾、睡眠欲、色慾、財欲、名欲,都是習性之欲、造業之欲。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引發的五種欲,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是為五欲,它能使人生起貪慾之心,種下累生累世的因。享五欲自恣(zì放縱)之樂的人,當然去不了天道,墮落惡趣的人太多,生善道必需欲淺天機深。哪怕是人生天道,也存五欲,雖然天人比人間的欲望輕得多,但依然難了脫生死,在六道輪迴。
為什麼天道眾生仍然不能游離五欲河?這是因為他們,雖然可以過著無憂無慮安詳自在的生活,但是過於安逸,而失去修學佛法的因緣。《大智度論》裡面說,欲界天眾因為耽著於淨妙的五欲,所以心常狂惑;色界天眾則沉溺在禪定的喜樂中,不想出離;無色界天眾,卻因無色身,而無法修行。他們在天界只享福而未修學佛法,也沒有人世間那樣的機會培福造福,命終之後往往命運乖舛。無色界因著於樂境,命盡之後,墮入欲界,受禽獸形;色界諸天則從清淨處墮地獄受諸種苦痛。
天道眾生,最大的苦惱是在享受完天道的福報之後,就會經過天人五衰的階段,再度墮入六道輪迴中,甚至有的比人道眾生墮落的都深。這是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藏在阿賴耶識裡面,如果沒有相當的定力,智慧不開遲早要命。定力是控制,智慧開了才能化解,定沒有到開智慧的時候,不能化解。淨空法師講,定到九次第定,才會開智慧化解,這非常難!九次第定是阿羅漢,阿羅漢的那個定能生智慧,非想非非想天四禪八定,那是世間最深的定八定,也只是福,沒有開智慧。開智慧就好辦了,轉煩惱為菩提。
煩惱習氣藏在阿賴耶識裡頭,轉過來非常難。自己有一點小小的定功伏住了,就很得意,得意就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都屬於煩惱,必須要知道,定功還不夠,智慧還沒開,還要加緊努力。人天福報皆受五欲樂。我們有五欲,修道就要舍而不著。故維摩經雲,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堅法,三堅法,身命財寶。若忘身命棄財寶去封累而修道者,必獲無極之身無窮之命無盡之財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燒,劫數盡而不盡。故名堅法。
可見修道,非常難,而難得修道。有沒有一條易行之道呢?修淨土法門頗有成就的淨空老法師說:只有一條:念佛求生淨土極樂。求生淨土極樂的人,不要那麼深的定,小小的定把煩惱伏住了,就能帶業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讚嘆,我們要明了。明了之後,選擇這個法門,到極樂世界自然一切法門就圓滿、就通達。所以我們只有一個目標,邁向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李松陽20201031fccf0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