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區,在這裡永遠不缺創新!這不,今天又有好消息。
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啟動!
#速戳視頻,亮點話你知~~
珠寶玉石以保稅方式進境後集中進行展示,對客戶看中的珠寶玉石可以先交易後完稅,再正式進口交付,以後貿易更加便利~
10月21日下午,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啟動儀式在羅湖特力珠寶大廈舉行,海關推出一系列重磅進口珠寶玉石監管改革創新措施,進一步促進深圳珠寶玉石行業高質量發展。
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司長胡東升、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深圳海關關長陳小穎、深圳海關副關長塗琳、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羅湖區區長劉智勇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羅湖區區長劉智勇在致辭中表示,未來羅湖珠寶產業發展將有更多的機遇,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在此要特別感謝深圳海關一直以來對羅湖珠寶產業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針對珠寶行業進口展示難、採購成本高、交易效率低等痛點難點問題,專門啟動保稅監管模式改革,創新珠寶玉石產業全鏈條保稅監管模式,全程指導「保稅+平臺」建設。這一改革是深圳海關又一重大監管創新和惠企舉措,必將助推羅湖珠寶產業在新起點上實現跨越發展。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可觀看發布會直播。
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改革試點
地處深圳羅湖的水貝珠寶產業集聚區,共有黃金珠寶生產經營單位9000多家,年營業收入1200多億元,約佔國內黃金珠寶批發市場份額的50%。
以羅湖為代表的黃金珠寶產業一直是深圳的傳統優勢產業,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我國對泰國、印度等多個珠寶原材料來源地實行旅客入境強制檢疫政策,珠寶玉石傳統的進出口模式嚴重受阻。
為解決深圳珠寶行業進口原材料及產品展示交易平臺缺失,採購成本高、看貨難、產銷分離及相關配套服務不足等痛點、難點問題,深圳海關充分運用保稅政策優勢,釋放改革紅利,在水貝珠寶產業集聚區實施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試點。
推動珠寶玉石由傳統進出口模式向保稅物流供應鏈模式轉變,從境外看貨、分散看貨向深圳看貨、集中看貨轉變,進一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再疊加羅湖區出臺的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將促進珠寶玉石行業集聚發展、形成「虹吸效應」,將水貝打造成全球珠寶玉石原材料集散中心。
據了解,以往珠寶玉石需要在完稅後才能正式進口並在國內市場上交易,現在通過保稅服務平臺,客戶看中的商品可以先行交易再完稅並正式進口交付,減少資金佔用和交易風險,還可通過保稅商品鑑定中心嚴把質量關,有效降低經營風險。
深圳珠寶玉石保稅服務平臺將為深圳上萬家珠寶商事主體提供服務,帶動超過5萬人就業,預計在12月底前上架,展示各類珠寶的總貨值將超過2億元。
建設珠寶行業發展
「一平臺、五中心」
據悉此次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將以「一平臺」為基礎,著力打造「五中心」,組成完整的珠寶玉石業務鏈條。
一平臺
保稅服務平臺
五中心
保稅商品會展中心、保稅商品鑑定中心、保稅研發設計中心、保稅加工製造中心和保稅金融服務中心
你一定想知道此次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能帶來哪些好處呢?
珠寶玉石企業通過進駐保稅服務平臺,既能得到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指導與公共服務,也能享受改革試點相關的保稅政策優惠與改革便利。
此外,海關在辦理進口完稅手續方面,實現系統劃扣繳稅,整體的通關時間可比原有模式壓縮2-3天,通關效能顯著提升,也有利於進一步降低企業資金佔用、降低交易風險。
具體改革措施有哪些?來!都幫你劃好重點了!
以行業為單元開展保稅監管
由保稅服務平臺代表珠寶玉石行業建立海關監管電子底帳,統一辦理珠寶玉石通關及保稅業務,提供保稅服務,對項下保稅貨物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撥」。業內相關的研發、設計、倉儲、加工、展銷、鑑定等企業對照相應的資質準入條件,在辦理海關註冊登記手續後集聚保稅服務平臺開展業務,享受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指導與公共服務,以及改革試點相關的保稅政策優惠與改革便利。
應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保稅物聯」
在保稅貨物進、出、轉、存、銷環節,應用掃碼識別、數據身份採集等物聯網技術及5G技術與保稅業務場景相融合,貫穿保稅服務平臺的全業務流程和參與主體,實時更新貨物狀態,記錄並還原貨物移動軌跡,實現「保稅物聯」。
實施「網際網路+保稅」監管
海關根據監管要求,推進保稅輔助系統與企業信息化系統的聯網對接,實時獲取全產業鏈生產經營原始數據,實現監管系統通關數據、電子底帳數據與保稅服務平臺系統生產經營數據比對印證,開展遠程實時監控、實時預警與隨時線下點驗相結合的「網際網路+保稅」監管。
對接單一窗口,實現便捷申報
由電子口岸數據分中心提供技術支持,指導企業按照海關發布的接口規範與單一窗口對接,實現數據批量導入和便捷申報。
簡化手續支持保稅服務平臺項下貨物便捷流轉
在應用統一信息化系統完整記錄流程並實現庫位信息、庫存信息、視頻監控信息、訂單信息、資金結算信息等數據與海關實時聯網、相互印證的基礎上,保稅服務平臺項下的保稅貨物可無需向海關申報,在保稅服務平臺與進駐企業間自由便捷地進行調撥、流轉。
以專業檢測鑑定確保風險可控、貿易便利
海關對於珠寶玉石在保稅展示或加工製造後需內銷的,可結合聯網對接實時獲取的貨物流、數據流進行全程溯源,以及檢測鑑定機構的專業品質檢測鑑定結果進行價格和品質認定,確保珠寶玉石內銷監管「稅、證、質」三位一體、風險可控,並允許保稅服務平臺按照「分批內銷、集中納稅」的方式,辦理徵稅手續,提升貿易便利。
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現有保稅業務模式基礎上開展創新,先行落地開展珠寶原材料保稅展示B2B批發交易,同步積極探索開展保稅展示B2C零售、消費者直連工廠(C2M)、跨境電商「保稅+新零售」等多種新業態的組合疊加,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截至2020年10月20日,平臺完成進口額1529.28萬元、出口額927.38萬元、內銷金額(交易額)164.15萬元,已籤約入駐企業48家。
項目充分利用海關保稅制度創新優勢,通過保稅制度創新為珠寶行業增便利、降成本、聚產業,建設珠寶玉石 「一平臺、五中心」,推動珠寶玉石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立足羅湖、集聚灣區、輻射全國」的示範引領效應,探索並完善海關按照行業分類保稅監管以及對產業監管與服務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模式。
對於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大家也紛紛表示有話說,下面一起來康康~
深圳珠寶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宇輝:「珠寶玉石保稅展示實在是太及時了,整個行業都十分歡迎。國內的企業不用再跑去國外看貨、交易,對於國內的大型採購企業來說,一年可以節省在國外比如泰國、印度等設置看貨點帶來的辦公用房租賃、人工、差旅等成本上千萬元!」
蘭塔公司總經理張強:「中小珠寶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佔用和交易風險。以前每次進貨都要佔用我們公司60%以上的流動資金,壓力是很大的。現在通過平臺我們可以多次小量進貨,賣完一批貨再進一批貨,把更多的資金放在銷售上。同時通過保稅商品鑑定中心幫我們把質量關,可以有效降低經營風險。」
深圳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副處長羅傳勇:「作為深圳海關服務特區40周年再出發的八大項目之一,該項監管模式改革對穩定珠寶玉石產業鏈,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海關將繼續攜手地方政府加大改革力度,探索珠寶玉石保稅展示B2C零售、消費者直連工廠(C2M)、跨境電商「保稅+新零售」等多種新業態的組合疊加,不斷提升海關監管與服務,優化升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體系,吸引更多大灣區乃至全國全世界的珠寶企業入駐深圳,讓深圳的珠寶玉石產業更加閃耀。」
羅湖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推動珠寶玉石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