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網上詢問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一起來分析一下。
這個問題可以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到了35歲還沒有人生目標,應該怎麼辦?
現狀分析
她老公的問題,不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是他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可能以前有些經驗,但是一方面不清楚目標和方向,另一方面不願意做那些「苦活」,所以就高不成、低不就。
那麼導致的可能就是他在家賦閒一年,每天起得較晚、晚上睡得也很晚,打打遊戲、看看網劇,處理一下家務;與以前的圈子聯繫也較少,很少出去,出去也是找幾個人喝喝酒;可能報了一些培訓班,去學習的動力不強。整個人看起來沒什麼精神,似乎也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那麼怎麼辦呢?
1、找標杆,不斷追趕
問問她老公最欽佩的身邊的人是誰?這個人能力、收入、成就等方面都比她老公高,但是也沒高到哪裡去,她老公努力一下就可以追得上。
讓她老公以這個人為標杆,全面模仿他的行為、思路和格局,從而確定一個最近2年的前進目標,即兩年後能夠追趕並超過這個人,包括收入、人脈等。
兩年以後,讓她老公再確定一個新的追趕對象,重新開始一輪新目標的追趕計劃,幾輪下來,他在格局、成就上會有一個極大的突破。
2、下狠心,做好吃苦的準備
如果只是找到了目標人員,也制定了追趕計劃,但是沒有真正的實施,那麼依然是鏡花水月。所以你需要讓他知道「去做」比「去想」更重要,更關鍵。
中國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也是企業家和冒險家比歐美少的原因,但是這也是一個優勢,就是競爭者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執行力強的人其實挺少的。
3、少打遊戲,將時間投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估計這一年,她老公每天打遊戲的時間不會少於3個小時(推測的,不一定準),這些時間如果充分利用起來,那麼對人生、家庭會有巨大的推進作用,例如看看書、和別人喝喝茶,說不定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4、每天鍛鍊一次
之所以要強調鍛鍊,主要是三個原因:
(1)養成自律的習慣:如果每天窩在家中,很容易頹廢,從而引發更多的負面問題,例如吵架、過渡網購等,自律從鍛鍊開始,每天完成指定的鍛鍊量。
(2)磨鍊意志:每天的鍛鍊很枯燥,而且長期執行下來,會很好的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力,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不會淺嘗輒止。
(3)強壯身體:這是一個必然的收穫,也是支撐自己和家庭走得更遠的基礎。
進一步分析
如果未來要有一些成就,最好能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從而增強他的執行力。
那麼如何找到感興趣的事情呢?
拿出一張紙,在中間畫個豎線,將紙分為兩部分。
1、做個能力列表(在豎線左側)
除了遊戲等娛樂之外,他最擅長的地方是什麼?使用列表方式將這些擅長的內容按照優先級排個序。
這個列表中的內容越多越好,不要受傳統思維的約束,有什麼就寫什麼。(我以前給一個朋友輔導過,他寫了130多條能力。)
2、再做一個目標列表:寫一下他想做的事情(在豎線右側)
將個人想做的事情,或者想實現的目標 ,都詳細列出來,這一個列表可以天馬行空,即使是最玄幻的內容都可以寫出來。
以前一個朋友寫得很多,甚至包括了「希望有個時空門」、「希望能夠打敗秦始皇」這些不靠譜的目標。
3、將左右兩邊的表關聯起來
即如果要實現右邊目標的話,那麼左邊的哪些能力可以支撐這個目標。
一個縱橫交錯的連線圖出現了,在右邊的目標圖中找到連接線最多的那些目標。
4、重新排序與組合,找到目標
對這些連線最多的目標重新排序和打分,你就知道自己能夠實現哪些目標了。
你可以將這些目標中的一些內容組合成一句話,找到一條貫穿這些內容的邏輯和思路,你會發現,原來這才是你想要的東西。
前面3步都做好了,那麼到了這一步,你可能會產生發自靈魂的共鳴,有些淚點低的人,可能已經淚流滿面了。(哈哈,我當時就是這樣,在無數次的迷茫後,我做了上面的這些動作,終於確定我要做什麼了,那個夜裡,一個大男人喜極而涕。)
總結
總之,要積極的跑起來,找到方向和感興趣的事情、投入時間和精力、執行到位、保持鍛鍊,那麼他會有一個更有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