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的向日葵

2021-02-22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梵谷向日葵


余光中

梵谷一生油畫的產量在八百幅以上,但是其中雷同的畫題不少,每令初看的觀眾感到困惑。例如他的自畫像,就多達四十多幅。阿羅時期的吊橋,至少畫了四幅,不但色調互異,角度不同,甚至有一幅還是水彩。郵差魯蘭和嘉舍大夫也都各畫了兩張。至於早期的代表作《食薯者》,從個別人物的頭像素描到正式油畫的定稿,反反覆覆,更畫了許多張。梵谷是一位求變、求全的畫家,面對一個題材,總要再三檢討,務必面面俱到,充分利用為止。他的傑作《向日葵》也不例外。

早在巴黎時期,梵谷就愛上了向日葵,並且畫過單枝獨朵,鮮黃襯以亮藍,非常豔麗。一八八八年初,他南下阿羅,定居不久,便邀高敢從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羅同住。這正是梵谷的黃色時期,更為了歡迎好用鮮黃的高敢去黃屋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塊畫板上畫下亮黃的向日葵,作為室內的裝飾。

 梵谷在巴黎的兩年,跟法國的少壯畫家一樣,深受日本版畫的影響。從巴黎去阿羅不過七百公裡,他竟把風光明媚的普羅汪斯幻想成日本。阿羅是古羅馬的屬地,古蹟很多,居民兼有希臘、羅馬、阿剌伯的血統,原是令人悠然懷古的名勝。梵谷卻志不在此,一心一意只想追求藝術的新天地。

到阿羅後不久,他就在信上告訴弟弟:此地有一座柱廊,叫做聖多芬門廊,我已經有點欣賞了。可是這地方太無情,太怪異,像一場中國式的惡夢,所以在我看來,就連這麼宏偉風格的優美典範,也只屬於另一世界:我真慶幸,我跟它毫不相干,正如跟羅馬皇帝尼羅的另一世界沒有關係一樣,不管那世界有多壯麗。

梵谷在信中不斷提起日本,簡直把日本當成亮麗色彩的代名詞了。他對弟弟說:小鎮四周的田野蓋滿了黃花與紫花,就像是——你能夠體會嗎?——一個日本美夢。

 由於接觸有限,梵谷對中國的印象不正確,而對日本卻一見傾心,誠然不幸。他對日本畫的欣賞,也頗受高敢的示範引導;去了阿羅之後,更進一步,用主觀而武斷的手法來處理色彩。向日葵,正是他對黃色交響的發揮,間接上,也是對陽光黃色高調的追求。

一八八八年八月底,梵谷去阿羅半年之後,寫信給弟弟說:我正在努力作畫,起勁得像馬賽人吃魚羹一樣;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畫幾幅大向日葵,就不會奇怪了。我手頭正畫著三幅油畫……第三幅是畫十二朵花與蕾插在一隻黃瓶裡(三十號大小)。所以這一幅是淺色襯著淺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也許我不止畫這麼一幅。既然我盼望跟高敢同住在自己的畫室裡,我就要把畫室裝潢起來。除了大向日葵,什麼也不要……這計劃要是能實現,就會有十二幅木版畫。整組畫將是藍色和黃色的交響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動筆,因為向日葵謝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氣呵成。

過了兩個月,高敢就去阿羅和梵谷同住了。不久兩位畫家因為藝術觀點相異,屢起爭執。梵谷本就生活失常,情緒緊張,加以一生積壓了多少挫折,每天更冒著烈日勁風出門去趕畫,甚至晚上還要在戶外借著燭光捕捉夜景,疲憊之餘,怎麼還禁得起額外的刺激?耶誕前兩天,他的狂疾初發。耶誕後兩天,高敢匆匆回去了巴黎。梵谷住院兩周,又恢復作畫,直到一八八九年二月四日,才再度發作,又臥病兩周。一月二十三日,在兩次發作之間,他寫給弟弟的一封長信,顯示他對自己的這些向日葵頗為看重,而對高敢的友情和見解仍然珍視。他說:如果你高興,你可以展出這兩幅向日葵。高敢會樂於要一幅的,我也很願意讓高敢大樂一下。所以這兩幅裡他要哪一幅都行,無論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畫一張。你看得出來,這些畫該都搶眼。我倒要勸你自己收藏起來,只跟弟媳婦私下賞玩。這種畫的格調會變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顯得豐富。何況,你也知道,這些畫高敢非常喜歡。他對我說來說去,有一句是:那……正是……這種花。 你知道,芍藥屬於簡寧(Jeannin),蜀葵歸於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該歸我。

足見梵谷對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頗堅,簡直是當仁不讓,非他莫屬。這些光華照人的向日葵,後世知音之多,可證梵谷的預言不謬。在同一封信裡,他甚至這麼說:如果我們所藏的蒙提且利那叢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說真的也真值,則我敢對你發誓,我畫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蘇格蘭人或美國人出五百法郎。

梵谷真是太謙虛了。五百法郎當時只值一百美金,他說這話,是在一八八八年。幾乎整整一百年後,在一九八七年的三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倫敦拍賣所得,竟是畫家當年自估的三十九萬八千五百倍。要是梵谷知道了,會有什麼感想呢?要是他知道,那幅《鳶尾花圃》售價竟高過《向日葵》,又會怎麼說呢?

一八九零年二月,布魯塞爾舉辦了一個二十人展(Les Vingt)。主辦人透過西奧,邀請梵谷參展。梵谷寄了六張畫去,《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見他對此畫的自信。結果賣掉的一張不是《向日葵》,而是《紅葡萄園》。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場畫展中還受到屈辱。參展的畫家裡有一位專畫宗教題材的,叫做德格魯士(Henry de Groux),堅決不肯把自己的畫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在慶祝畫展開幕的酒會上,德格魯士又罵不在場的梵谷,把他說成笨瓜兼騙子。羅特列克在場,氣得要跟德格魯士決鬥。眾畫家好不容易把他們勸開。第二天,德格魯士就退出了畫展。

梵谷的《向日葵》在一般畫冊上,只見到四幅:兩幅在倫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在阿姆斯特丹。梵谷最早的構想是整組畫將是藍色和黃色的交響曲,但是習見的這四幅裡,只有一幅是把亮黃的花簇襯在淺藍的背景上,其餘三幅都是以黃襯黃,烘得人臉頰發燠。

荷蘭原是鬱金香的故鄉,梵谷卻不喜歡此花,反而認同法國的向日葵,也許是因為鬱金香太秀氣、太嬌柔了,而粗莖糙葉、花序奔放、可充飼料的向日葵則富於泥土氣與草根性,最能代表農民的精神。梵谷嗜畫向日葵,該有多重意義。向日葵昂頭扭頸,從早到晚隨著太陽轉臉,有追光拜日的象徵。德文的向日葵叫Sonnenblume,跟英文的sunflower一樣。西班牙文叫此花為gi-rasol,是由girar(旋轉)跟sol(太陽)二字合成,意為繞太陽,頗像中文。法文最簡單了,把向日葵跟太陽索性都叫做soleil。梵谷通曉西歐多種語文,更常用法文寫信,當然不會錯過這些含義。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嗎?

其次,梵谷的頭髮棕裡帶紅,更有紅頭瘋子之稱。他的自畫像裡,不但頭髮,就連絡腮的鬍髭也全是紅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盤顏色相似。至於一八八九年九月他在聖瑞米瘋人院所繪的那張自畫像(也就是我中譯的《梵谷傳》封面所見),鬍子還棕裡帶紅,頭髮簡直就是金黃的火焰;若與他畫的向日葵對照,豈不像紛披的花序嗎?

因此,畫向日葵即所以畫太陽,亦即所以自畫。太陽、向日葵、梵谷,聖三位一體。

另一本梵谷傳記《塵世過客》(Stranger on the Earth:by Albert Lubin)詮釋此圖說:向日葵是有名的農民之花;據此而論,此花就等於農民的畫像,也是自畫像。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陽,而文生之珍視太陽,已奉為上帝和慈母。此外,其狀有若乳房,對這個渴望母愛的失意漢也許分外動人,不過此點並無確證。他自己(在給西奧的信中)也說過,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徵。

從認識梵谷起,我就一直喜歡他畫的向日葵,覺得那些擠在一隻瓶裡的花朵,輻射的金髮,豐滿的橘面,挺拔的綠莖,襯在一片淡檸檬黃的背景上,強烈地象徵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而那深深淺淺交交錯錯織成的黃色暖調,對疲勞而受傷的視神經,真是無比美妙的按摩。每次面對此畫,久久不甘移目,我都要貪饞地飽飫一番。

另一方面,向日葵苦追太陽的壯烈情操,有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氣,令人聯想起中國神話的夸父追日,希臘神話的伊卡瑞斯奔日。所以在我的近作《向日葵》一詩裡我說:

你是掙不脫的夸父

飛不起來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輪迴

從曙到暮

扭不屈之頸,昂不垂之頭

去追一個高懸的號召...

相關焦點

  • 梵谷:向日葵
    名稱:《向日葵》作 者:梵·高創作地點阿爾Arles創作時間:1888 年8月尺 寸:91 × 72cm類 別:布面油畫收 藏: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梵谷博物館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像閃爍著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豔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仿佛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 梵谷與他的名畫《向日葵》
    著名荷蘭畫家梵谷是現代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向日葵》幾乎無人不曉。梵谷非常喜歡畫向日葵,這幾乎成了梵谷的代表作品。那麼梵谷到底畫過幾幅《向日葵》,為此有人專門作過統計,認為梵谷一生一共畫過11幅《向日葵》。
  • 致敬大師——梵谷《向日葵》
    在學習繪製這幅美麗的畫作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背後的小知識:這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所繪製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製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並分別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英國倫敦國家畫廊、日本東京興亜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美國費城美術館。這個系列的作品一共有7幅。其中有6幅被保存下來。
  • 梵谷《向日葵》紀念幣,太驚豔了!
    要說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大家一定會提到《星月夜》和《向日葵》。
  • 梵谷向日葵系列作品賞析
    向日葵 荷蘭 梵谷 油畫 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 1889《向日葵》是荷蘭畫家梵谷繪畫的一系列靜物油畫。當中有三幅繪有十五朵向日葵,另有兩幅繪有十二朵向日葵。十二朵向日葵 荷蘭 梵谷 油畫《向日葵》是梵谷在法國南部畫的同一題材的系列作品.他畫《向日葵》時, 精神異常激動, 向日葵金黃色的花瓣, 給他一種溫暖的感覺, 使他內心充滿激情地去畫那些面朝太陽而生的花朵.花蕊畫得火紅火紅
  • 梵谷究竟花了多少幅《向日葵》?
    梵谷是一位具有歷史責任感的藝術家,他是後印象派畫家的先驅,他的作品和對藝術的熱愛深深的影響了20世紀的藝術。《向日葵》是梵谷的代表作之一,他似乎非常喜愛畫向日葵,那麼梵谷一生中究竟畫過多少《向日葵》。為此有人專門做過統計,並認為梵谷大約畫過六幅《向日葵》。最初梵谷畫了四幅油畫《向日葵》,畫面上的向日葵數量不一,其中一幅畫中僅有三朵向日葵,另一幅中有五朵向日葵,剩下的兩幅分別有十二朵和十四朵,在1888年創作的十四朵《向日葵》被公認為梵谷的代表作,並拍賣至3950萬美元。
  • 梵谷名畫《向日葵》賞讀
    梵谷,一個世紀前,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用極為強烈的色彩對比和飽含激情的有力筆觸,畫出了金色的向日葵。仔細的看,它有與一般葵花細尖花瓣不同的橢圓花瓣,讓人親身體驗了梵谷對生命的體驗和神奇的光與影色彩。每次看梵谷的向日葵,都能讓我的靈魂為之震撼 他的畫,如燃燒般的絲柏、風吹過的麥田、夜幕中的咖啡廳,燦爛迷人的星光……,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溫暖和動蕩的激情,一幅幅狂囂般的畫面,都是梵谷孤獨內心底層最深的吶喊。
  • 梵谷為什麼畫向日葵
    拋開原文,再看一次視頻試著記住那些藝術詞彙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似乎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西方畫家了。這位生活在19世紀中後葉的荷蘭籍畫家簡直太生不逢時了。而梵谷卻對進步、財富、熱鬧無動於衷,選擇描繪貧苦的礦工、樸素的田園風光以及自然萬物的神性。或許一等的藝術家都是超越時代的吧。今天提起梵谷,恐怕大多數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向日葵作品。今天的視頻就帶大家講講這7幅世界上最出名的向日葵。
  • 解讀梵谷名畫《向日葵》《星夜》
    「最受喜愛的西方藝術家及其作品」,梵谷和他的《向日葵》《星夜》名列前茅。
  • 名畫圖鑑|梵谷為什麼喜歡畫向日葵?
    起初,梵谷深受傳教士父親的影響
  • 梵谷的油畫向日葵,是怎樣畫的?
    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 看梵谷《向日葵》的五個進階
    隨著年齡與閱讀的增加,梵谷的《向日葵》在我眼中,展現出越來越多的動人之處。1888年,法國,阿爾勒小鎮,梵谷成功邀請高更到自己的工作室一起畫畫,為了歡迎高更的到來,他著手準備繪製12幅向日葵來裝飾屋子。
  • 梵谷的七幅向日葵——童繪世界名畫系列
    前面我們介紹了梵谷在阿爾勒的三個臥室,第一幅就是為高更準備的。但是你知道嗎?另一副非常著名的《向日葵》也和高更有著不解之緣!高更和梵谷怎麼認識的呢?梵谷在去阿爾勒之前,就在巴黎就創作了四幅《向日葵》系列的草圖,都是向日葵被剪下的形態。
  • ——梵谷《14朵向日葵》其實是15朵
    我說荷蘭畫家梵谷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恐怕現在沒有人會反對,而我們提起梵谷的時候總會聯想到他的標誌性畫作《向日葵》。就算不懂藝術的人,大概也會在一些公眾場合看到過他《向日葵》,向日葵幾乎已經成了梵谷的代名詞。
  • 時隔65年:梵谷《向日葵》英國國家美術館再聚首
    一對雙胞胎在兩幅梵谷名作《向日葵》旁合影    2014年1月25日,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舉辦一場名叫《向日葵》(The Sunflower)的展覽。此次展出的作品為兩件同名梵谷畫作《向日葵》,其中一件為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the Van Gogh Museum)館藏品,另一件為英國國家美術館館藏品。此次展覽最大的亮點是:這兩件同名為《向日葵》的梵谷畫作將並列展出,這也是時隔65年後兩件作品再次相會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 為什麼梵谷這麼喜歡向日葵?原來畫向日葵是這樣一件美好的事
    野生向日葵主要生長在草原以及乾燥開闊的地區,在路邊、田野、沙漠邊緣和草地往往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向日葵生機勃勃,夏季開花,花朵明媚大方,仿似太陽的形象。它的花語是:沉默的愛,將它送給暗戀之人來表達愛意再適合不過,此外向日葵的溫暖光明也可以給予人鼓勵與勇氣。
  • 梵谷十大名畫之一《向日葵》高浮雕鍍金銀幣
    《向日葵》是梵谷的象徵,很多人看到這幅油畫就能想到梵谷,把後印象主義的特徵表現得非常好,強烈的色彩對比,畫中的向日葵花瓣富有張力,顏色鮮豔奪目。《向日葵》這枚幣採用了高浮雕、彩色移印、鎏金工藝,幣面細節非常好看,直徑達到了70毫米,屬於大直徑的幣,擺在客廳、書房或者辦公桌都很搶眼。
  • 梵谷的《向日葵》為何褪色?硫酸鹽是罪魁禍首
    撰文 Osman Mohamed翻譯 程翔審校 王樂鉻酸鉛顏料是文森特·梵谷的主要表現工具,他在畫作中大量使用這種顏料,包括其標誌性的畫作《向日葵》在內。梵谷樂於混合不同的顏料來得到豐富且吸引人的色彩,但他喜愛的富含硫酸鹽的顏料(由黃色的鉻酸鉛及白色的硫酸鉛混合而成)會在光下分解。這一變化也使得曾經生機盎然的黃色向日葵系列畫作黯然失色。
  • 梵谷的花花世界:除了向日葵,他還愛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花,太美了
    梵谷一生畫了864張油畫,在眾多的題材中,植物尤其是各種花一直是梵谷喜愛、也是最常見的題材之一。梵谷最著名的花系列創作當屬「向日葵」,他一共畫了7幅插在花瓶中的向日葵油畫,如太陽般怒放的向日葵是梵谷對熠熠生輝的太陽的執著體現,然而世人皆知梵谷的向日葵,卻很少知道其實他也同樣熱愛著其它富有生命力的花。對梵谷來說,夾竹桃是喜慶的、充滿生命力的花朵,它們不竭地綻放,總是「開出強壯的新芽」。
  • 你以為梵谷只會畫向日葵, 不會畫漂亮的表妹?進來看!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谷幾乎沒有受過什么正規的繪畫訓練。為弄到畫布、油彩和畫具而日復一日地奔波勞碌,精神上也不斷處於矛盾的狀態,為追求藝術的完美而承受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