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很火,但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劇名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注釋
疏:指稀疏。
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
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
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
鑑賞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儘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
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 感謝閱讀 ——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9年第2期
封面及目錄
作家人氣榜
葉落桃園(短篇小說)/劉慶邦/32
未盡胸臆之筆(評論)/孫鬱/44
現實中國
養老院裡的故事(報告文學)/修白/46
好看小說
玫瑰的榮耀(中篇小說)/王傳利/4
口紅式防狼噴霧器(短篇小說)/戈悟覺/76
心的形狀(中篇小說)/二湘/84
尋找綠日樂隊(短篇小說)/趙挺/99
那一綹兒(中篇小說)/鍾正林/110
侯發山小小說二題/127
歷史細節(小小說)/陳振林/130
新人自薦
換臉(短篇小說)/王書文/134
臉的黃昏——從劉遮陰到李威虎(點評)/黑豐/142
天下中文
驚蟄(散文)/陸春祥 /144
家風十日談(散文)/張建雲/149
還在聖·彼得堡(散文)/劉元舉/161
城市的聲音(散文)/武建華/167
故鄉的韶叨話(散文)/李昌祥/170
真情寫作
獨白(散文)/劉廈/173
我到哪裡尋找您?(散文)/郭冬/186
春日篇(詩)/谷禾/191
山水中國(組詩)/簡明/194
家門口兒的河(組詩)/史冰/197
夢江南(組詩)/秦錦屏/198
草和父親(組詩)/郭建賢/200
母親(外二首)/章穎/201
讓雨水停下來(外一首)/詩耘/109
父女倆(二首)/羅愛玉/143
文化觀察
【「新媒體時代,我們該怎樣閱讀」徵文選登】
我想,在碎片裡留一處精神棲息地/九木/202
新媒體時代,讓閱讀走下神壇/五月/204
淺談碎片化閱讀/吹萬/206
新媒體時代的閱讀/邱雲安/207
《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9年第2期
封面及目錄
004/生死戀【原載《人民文學》2019年第1期】王蒙
青梅竹馬,恩愛重於泰山;時代變遷,感情撕心裂肺。原來的美少年,現在的外企廠長, 溫文爾雅的他的命運是怎樣釀就的呢?
048/杏的眼【原載《小說月報·原創版》2019年第1期】李佩甫
他是車管所副所長,濫用職權也好,被人設計也罷,一個村子的青壯年都因為他的「條子」改變了命運。他是鄉民的恩人,也是被雙規的腐敗幹部。故鄉的杏樹老得快要成精了,不知它能否辨得清英雄和罪犯?
086/獻給艾米的玫瑰【原載《芙蓉》2019年第1期】李駿虎
她們是大學同宿舍的好友,畢業後踏上各自的人生旅途。她們性格不同,國籍有別,關於愛情與性也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關注她們的故事,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她們是粉墨登場的90後。
120/立水橋北【原載《啄木鳥》2019年第1期】林特特
一對大學畢業生情侶,傾盡兩家財力在京城首付買了一套婚房,誰知竟被告知房子並不屬於他們。男生絕望之際奔赴地震災區採訪,女生在原告的威脅中惶恐度日。他們的官司輸贏如何?他們的愛情是否經得住考驗?
150/成人記 【原載《長江文藝》2019年第1期】薛舒
母親帶著傻兒子艱難地生活,祈望從男鄰居處得到溫暖,但俗世男女精於算計,誰的肩膀會讓你白白依靠?長大成人是一場艱難的蛻變,她能否等到那一天?
178/ 盧梅森的旅程【原載《芒種》2019年第2期】陶麗群
三十八歲未婚的她忽然決定踏上一段一個人的旅程,去尋找多年前拋棄家庭的母親。母女重聚並不難,難的是兩顆心的靠攏。最終,這段獨特的母女關係能否抵達寬恕與愛?她又向母親隱瞞了什麼秘密?
一、凡向我刊投稿,務請自留底稿,並將紙質稿寄《北京文學》自然來稿唯一收稿地址:(100031)北京市前門西大街97號《北京文學》編輯部。
二、來稿勿寄我刊編輯或員工任何個人,以免丟失。寄往我刊編輯部的任何紙質來稿,均有專人登記、編號並交由編輯審讀,三個月滿未收到用稿通知,請作者另行處理。
三、因人力所限,除專題徵文活動外,我刊不接收電子稿。
四、我刊編輯杜絕有償審稿,也從未以任何方式授權其他單位及個人使用雜誌社名義接收稿件,更從未以發表稿件名義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審稿費和版面費,歡迎廣大作者讀者監督、舉報,一經核實我刊將嚴肅處理。
特此聲明。
《北京文學》編輯部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
國內郵發代號:2-85 國外郵發代號:M428
《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
國內郵發代號:82-106 國外郵發代號:M1780
刊社發行部電話:010-66031108
線上訂閱:官方微店、中國郵政、雜誌鋪
電子版合作: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